潮彩耀瓷都七技惊世
匠心传古韵四月逢春
4月12日下午,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在潮州谢金英大师工作室聆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彩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谢金英大师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潮彩技艺现有釉上潮彩,釉上堆金潮彩,釉中潮彩,釉下潮彩,色釉潮彩,结晶釉潮彩,高温亚光潮彩不同装饰技艺。
潮彩耀瓷都七技惊世
匠心传古韵四月逢春
4月12日下午,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在潮州谢金英大师工作室聆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彩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谢金英大师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潮彩技艺现有釉上潮彩,釉上堆金潮彩,釉中潮彩,釉下潮彩,色釉潮彩,结晶釉潮彩,高温亚光潮彩不同装饰技艺。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龙江非遗、御膳老汤精、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民俗文化展厅(记住乡愁、农村往事、巨源工商、乡村文化、士兵记忆、哈尔滨百年华章);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木版年画、唐卡、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编织;传统技艺:陶类、织锦、金属、景泰蓝、漆器、雕刻、编织、瓷器、乐器、服饰)等,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
三五百遗荟萃具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的十一大类,来自358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民族)的作品共5350件。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82位(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0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18位,堪称全国工匠大师匠心独运,绝艺荟萃,在这些技艺精湛的绝美作品中,您会触摸到沧桑岁月里中华文化的历史年轮,您会感悟到劳动生活中中华民族的深邃睿智。其作品尊尊蕴含崇拜,幅幅追求美好,件件祈福吉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走进家庭的发展愿景,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
谢金英
中国工美艺术大师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3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彩项目传承人
谢金英:中国工美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遗"潮彩"项目传承人,1993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建国以来首次评出17位对中国工艺事业杰出贡献者之一。2006年﹣2019年任潮州市工美协会会长,兼任中国美术陶瓷分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学会、大师联谊会副会长。广东文史馆工艺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潮彩"研究院院长。从艺60年对潮彩传承、培训、研究创新颇有建树,作品获国、省部级金奖80项,特别金奖4项,在1986年和1990年第六届和第九届全国工艺品百花奖评比中获得2项金杯奖。作品被国内外的博物馆、珍品馆、收藏家所收藏。带徒5人,四人获高级工艺美术师和省工艺美术大师,自编教材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学习班,受训人员近三千人,任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12年来,凝聚带领潮州市技艺人员弘扬发展了潮州工艺,并打造一支庞大工艺专业技术队伍,现有享受国务院特贴六人,国大师24人,正高级工艺师14人,高级工艺师380多人,省大师150多人,市大师250多人。保护发展了潮州现存43个工艺门类,凝聚带领全市大师、技艺人员为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于2003年和2011年分别向市人民政府提出申报"中国瓷都"和"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建议被政府采纳并申报成功。
潮彩艺韵,匠心传承
4 月 12 日的午后,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踏入潮州谢金英大师工作室,仿若步入一座斑斓的艺术殿堂。日光透过窗棂,倾洒在一幅幅潮彩佳作上,熠熠生辉。
谢金英大师,这位国家级非遗潮彩技艺的掌灯人,目光中满是热忱,他的双手轻柔地抚过一件件未完成的作品,开启潮彩七种技艺的神秘之旅。从细腻勾勒轮廓的描线,似春蚕吐丝,笔笔精准定位画面格局;到精心填色,颜料在他的调配下,如灵动的精灵,在瓷胎上晕染出层次丰富的色彩,或明艳热烈,或淡雅清幽。还有那独特的洗染,仿若能赋予画面灵动的光影,让花鸟鱼虫仿若鲜活欲出。
王军馆长静静聆听,沉浸其中,这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两代人跨越地域,对非遗传承的坚守共鸣。此刻,潮彩技艺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在交流碰撞间,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熠熠华光,注定在岁月长河中留下更深的足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彩"项目·荣获1984年西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
荣获1986年第六届全国工艺品百花奖"金杯奖·
荣获1990年第九届全国工艺品百花奖"金杯奖·
荣获1984年第四届全国工艺品百花奖"银杯奖"·
潮彩精品作为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奖品
堆金潮彩20寸天球堆金《四季花鸟》
1990年第九届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
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
潮州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州是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中国瓷都、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之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潮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彩特点格调清新、布局大方、色彩丰富绚丽、线条流畅、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立意高雅,而成为富有地方传统风格的陶瓷装饰门类。具有中国画工笔画风味,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品。潮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潮彩大师和技艺人员的努力下完成了二次大的创新,从而形成了潮彩的独特风格。第一次创新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新了潮彩"釉上堆金新工艺",作品特点,流金溢彩,金碧辉煌。潮彩的第二次创新是在2000年开始,也是一次大创新,即把釉上潮彩恢复为釉下潮彩,"釉下潮彩"的最大特点是在传承潮彩技艺的基础上丰富了釉下彩的颜色,釉下潮彩作品深受国内外陶瓷界的专家学者的高度好评,同时也深受到收藏界人士的喜爱。釉上堆金和釉下彩在工艺美术品和艺术陶瓷的展览会和评比会上荣获"金奖"各100项。潮彩的装饰技法齐全,其多样的装饰门类形成了潮彩的独特风格,现有釉上潮彩、釉上堆金潮彩、釉中潮彩、釉下潮彩、色釉、结晶釉潮彩、高温亚光潮彩等几种不同装饰技艺潮彩。
潮彩承艺
春暮临潮郡,瓷坊谒谢翁。
王君虔意至,巨匠赤心融。
七技开灵府,诸颜耀碧空。
非遗弘远路,薪火韵无穷。
首联点明暮春时节,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来到潮州,踏入谢金英大师的瓷坊。“临”“谒”二字,体现出求艺的虔诚姿态。颔联描述王军满怀敬意而来,谢大师也怀着赤诚之心倾囊相授,双方心意相通,一心只为传承技艺。颈联着重写潮彩技艺,“七技”开启创作的灵感之门,缤纷色彩闪耀天际,夸张展现潮彩绘制后的惊艳效果。尾联升华主旨,表明非遗潮彩在长远的传承之路上,那星星点点的薪火,带着无尽韵味,必将永不熄灭,持续散发魅力。
潮彩缘聚
四月潮州沐暖阳,
瓷坊幸会艺流芳。
七般绝技惊心目,
薪火相传韵更长。
首句点明时节与地点,四月的潮州阳光和煦,营造出温暖而惬意的氛围,为这场艺术交流拉开美好的序幕。次句写众人在谢金英大师的瓷坊相聚,“幸会”一词突出机缘难得,“艺流芳”则强调此地艺术气息浓厚,潮彩技艺声名远播。第三句聚焦潮彩的七种绝技,一个“惊”字,直白有力地表现出技艺的高超,令人惊叹震撼。尾句升华情感,表明在众人的努力下,潮彩这一非遗技艺的薪火得以接续传递,未来发展之路韵味无穷,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期许,绵延不绝。
潮彩逢春
春日访潮州,瓷坊绝技求。
谢王传艺处,彩韵耀千秋。
首句点明春日时光,馆长踏上寻访潮州之路,开启这场与非遗潮彩的邂逅,营造出一种充满希望与探索欲的氛围。次句紧承上句,道出目的是前往瓷坊探寻潮彩绝技,一个“求”字,尽显求艺的虔诚与执着。第三句聚焦人物,谢金英大师与王军馆长相聚传艺之地,画面感十足,让人体会到非遗传承现场的庄重与专注。尾句展望未来,“彩韵”指代潮彩独特的艺术韵味,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潮彩必将闪耀千秋,传颂后世,短短十字,寄寓了对非遗传承发展的美好祝愿。
潮彩绮梦,匠心独绽
4 月 12 日的暖煦午后,阳光仿若为这场邂逅披上金纱,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怀揣着对传统技艺的尊崇,踏入潮州谢金英大师的工作室。一时间,仿若踏入了潮彩的梦幻之境。
谢金英大师,这位非遗传承的执炬者,目光炯炯,手指轻抚,开启潮彩七种技艺的神秘宝匣。看那釉上潮彩,颜料轻盈覆于瓷面,细腻勾勒,花鸟鱼虫瞬间有了灵韵;釉上堆金潮彩更是奢美,金线在日光下闪耀,为画面添一抹尊贵。釉中潮彩,色彩仿若从瓷胎内晕染而出,浑然天成;釉下潮彩藏锋于内,却难掩其清幽典雅。色釉潮彩如斑斓织锦,结晶釉潮彩奇幻似梦,高温亚光潮彩则低调内敛,尽显古朴厚重。
王军馆长沉浸其中,目光在件件作品上游弋,一饱眼福之际,更是一场灵魂与匠心的深度对话,让潮彩这颗非遗明珠,于岁月中愈发夺目。
潮彩赋
时维四月,岁在乙巳,暖日融融,惠风拂拂。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远赴潮州,入谢金英大师工作室,探潮彩之幽微,感非遗之魅力。
观夫潮彩技艺,源远流长,承千年瓷艺之底蕴,萃潮汕文化之精华。谢大师,非遗传承之楷模,匠心独运,技艺精湛。七种绝技,各呈异彩:釉上潮彩,敷色轻盈,绘就人间万象,花鸟鱼虫皆栩栩然;釉上堆金潮彩,金线勾勒,熠熠生辉,富贵之气满溢瓷间;釉中潮彩,色融胎骨,晕染自然,恰似天成神韵;釉下潮彩,青出于蓝,含蓄内敛,尽显古朴典雅之风;色釉潮彩,斑斓夺目,如绮霞铺陈,夺人眼目;结晶釉潮彩,奇幻莫测,仿若梦幻之境现于瓷上;高温亚光潮彩,低调奢华,质感厚重,诠释古韵悠长。
王军倾耳以聆,凝目而视,沉醉其中,感大师之赤诚,叹技艺之精妙。非遗之路,漫漫修远,幸有仁人志士,薪火相传。潮彩之光,必耀华夏,流芳万古,为传统文化添锦绣华章。
潮彩惊艳
四月潮城聚艺堂,
王军问技谢公强。
七般潮彩惊双目,
瑰宝非遗韵远扬。
首句点明时间是四月,地点在潮州城,众人相聚于艺术氛围浓厚的工作室,“聚艺堂”营造出一种文化与技艺交融的热烈场景。次句中“王军问技”突出了求艺者的虔诚探索,“谢公强”寓意谢金英大师技艺高超、功底深厚,能给予专业且精彩的传授。第三句聚焦潮彩技艺,“七般”强调种类多样,“惊双目”直白地展现出潮彩作品令人惊叹、目不暇接的视觉震撼,把潮彩的惊艳之感推向高潮。尾句升华主题,表明潮彩作为非遗瑰宝,其独特韵味必将随着传承发展,飘向更远,让更多人知晓它的魅力,弘扬传统文化之光。
潮彩雅韵
四月潮州逸韵长,
瓷坊深处觅奇章。
王军矢志求绝技,
谢老倾怀授妙方。
釉上堆金添贵气,
釉中融彩隐幽光。
非遗七艺惊眸处,
薪火赓传耀古邦。
首联描绘四月的潮州,处处弥漫着悠长的艺术韵味,点明时节与地域特色,为后文在瓷坊探寻潮彩技艺营造氛围。颔联叙述王军馆长怀着坚定志向前来求取潮彩绝技,谢金英大师毫无保留地倾心传授精妙方法,展现两人对传承非遗的热忱。颈联具体列举潮彩技艺,如釉上堆金,金色线条为作品增添华贵之气;釉中融彩,色彩与瓷胎相融,幽光隐现,尽显独特美感。尾联总结升华,赞叹这七种非遗技艺呈现出的惊艳效果,强调正是有像他们这样的传承者,让潮彩的薪火得以延续,在华夏大地闪耀光芒,弘扬中华古老文化。
潮彩观艺记
乙巳年四月之望,哈城三五非遗馆馆长王军,赴潮州谢金英大师之庐。庐内,宝器罗列,皆潮彩佳作,熠熠生辉,夺人目睛。
余随王军入内,亲睹谢老授艺。谢老,潮彩国遗之宗匠也,精神矍铄,指画之间,潮彩七艺尽显精妙。观釉上潮彩,色艳而不失典雅,花鸟鱼虫跃然瓷上;釉上堆金者,金线纵横,富贵逼人,仿若宫阙重宝;釉中潮彩,色润胎骨,恰似天成,望之浑然一体;釉下潮彩,清幽内敛,古韵四溢,如雅士藏锋;色釉潮彩斑斓夺目,结晶釉奇幻如梦,高温亚光厚重古朴。
王军悉心聆听,余亦沉浸其中。感非遗传承之重,此七艺非独为技,实乃潮汕文化之精魄所凝。愿诸贤继往开来,使潮彩之光,长耀华夏,不负先代之遗泽,启后世之华章。
上联:潮彩耀瓷都七技惊世
下联:匠心传古韵四月逢春
横批:艺韵流芳
上联中,“潮彩”点明主题非遗技艺,“耀瓷都”突出潮彩在潮州当地的辉煌成就,让瓷器之都因潮彩更添光彩,“七技”明确潮彩包含的七种独特技艺,“惊世”则强调技艺高超,达到震撼世人的效果。下联里,“匠心”体现以谢金英大师为代表的传承者们的专注与执着,“传古韵”表明他们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古老深厚的文化韵味,“四月”对应具体时间 4 月 12 日这个节点,“逢春”寓意潮彩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活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横批“艺韵流芳”高度概括,赞美潮彩艺术韵味悠长,必将千古流芳。
上联:王军赴潮郡求贤问道
下联:谢老传绝技点彩描金
横批:非遗焕彩
上联描绘了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不辞辛劳,奔赴潮州这片充满文化底蕴之地,怀着求贤若渴之心探寻潮彩技艺的奥秘,一个“赴”字彰显诚意与决心,“求贤问道”表明虔诚求教的姿态。下联聚焦谢金英大师,身为潮彩技艺的泰斗,毫无保留地传授独特绝技,“点彩描金”具体呈现潮彩技艺中上色、勾勒金线等关键步骤,凸显精湛技艺。横批“非遗焕彩”则是对此次交流传承活动的升华,意味着潮彩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二人的互动,必将焕发出全新的光彩,在新时代绽放光芒,吸引更多人关注、传承。
潮彩问艺记
乙巳年四月十二日,余随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赴潮州谢金英大师工作室。一路舟车,心怀憧憬,终至这艺术渊薮。
入得室中,目光所及,尽是潮彩珍品,其釉色绚丽,图案精美,仿若有灵。谢金英大师,鹤发童颜,精神抖擞,亲述潮彩七种技艺,从釉上之灵动到釉下之沉稳,色釉之斑斓、结晶釉之奇幻、高温亚光之古朴,一一详解,且现场演示。王军馆长倾耳聆听,不时颔首,其求艺之诚,溢于言表。
余亦沉醉其间,感悟非遗魅力。潮彩,承载潮汕历史,凝聚匠人心血,历经岁月淘洗,仍熠熠生辉。今得亲睹传承,幸甚至哉!望此后潮彩技艺,能广播四方,让更多人领略其风采,不负此行所遇,不负非遗之名。
上联:潮彩奇工惊远客
下联:匠心妙艺耀名城
横批:非遗溢彩
上联中,“潮彩”明确主体为潮州彩瓷技艺,“奇工”突出潮彩那令人惊叹的七种独特制作工艺,工序繁杂、技巧高超,足以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如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为之震撼,“惊”字生动地展现出潮彩给外人带来的视觉与心灵冲击。下联里,“匠心妙艺”强调传承者们凭借着独具的匠心,将潮彩打造成精妙绝伦的艺术,“耀名城”表明潮彩为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璀璨光芒,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横批“非遗溢彩”简洁有力地概括全联,寓意潮彩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绚丽多彩、光芒四溢的魅力,闪耀在文化长河之中。
潮彩逢缘
春日赴潮州,王军谒谢楼。
七技传薪火,瓷彩韵千秋。
首句点明时节为春日,背景设定为奔赴潮州,营造出一种充满希望与探索的氛围,开启这场非遗探寻之旅。次句“王军谒谢楼”,一个“谒”字突出王军馆长对谢金英大师的敬重,前往其工作室求艺,画面感十足,展现人物的虔诚姿态。第三句“七技传薪火”聚焦潮彩的七种技艺,强调传承之意,在当下,大师倾囊相授,传承者虚心学习,点点火种由此延续。尾句“瓷彩韵千秋”展望未来,寓意潮彩凭借其独特韵味,必将在漫长岁月中流传千古,闪耀华夏文化长河,短短二十字,尽显潮彩传承之美。
潮彩之光,传承之美
4月12日,午后的潮州透着别样的宁静与热烈。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怀揣着对传统技艺的热忱,踏入谢金英大师工作室。一入其中,仿若置身潮彩的奇幻天地。
谢金英大师,这位潮彩技艺的掌灯人,面带微笑,眼神中满是对技艺的挚爱,开启潮彩七种技艺的神秘大门。釉上潮彩,色彩鲜活,细腻地描绘着世间百态;釉上堆金潮彩,金线闪耀,为画面镶上奢华边框。釉中潮彩,颜料似与瓷胎相融,晕染出的意境如梦似幻;釉下潮彩,古朴清幽,沉淀着岁月的韵味。色釉潮彩,斑斓夺目,宛如打翻了颜料盘;结晶釉潮彩,奇幻结晶如星空散落;高温亚光潮彩,低调而不失厚重。
王军馆长沉浸其间,不时记录、问询,这是一场跨越地域的技艺交流。潮彩,这一非遗瑰宝,正凭借着大师们的坚守与传承者的热忱,在新时代熠熠生辉,续写着潮汕文化的传奇篇章。
潮彩问道
四月芳菲入凤城,
瓷都雅室艺光盈。
王军远至求真谛,
谢老亲传释至精。
七法奇工勾世象,
千般彩韵绘繁荣。
非遗瑰宝传薪火,
潮起韩江韵纵横。
这首七律开篇点明时间是四月,地点在潮州(凤城),描绘出工作室里满是艺术光芒的景象。颔联写王军馆长前来探寻潮彩真意,谢金英大师亲自传授精妙技艺。颈联具体描述潮彩的七种技法神奇地勾勒世间万象,多样色彩绘制出繁华画面。尾联强调非遗潮彩传承火种,如同韩江浪潮,韵味四溢,在时代里纵横驰骋,尽显其魅力与传承力量。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