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习近平
2016年6月11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勃利黑陶代表性传承人杨海明大师到三五非遗博览馆参加全国国家级非遗项目(手工技艺和传统美术)传承人作品大展活动(04)
咏勃利黑陶
灵泥孕秀出勃利,巨匠奇思赋异姿。
盛誉遥传惊世目,黑陶一艺写传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不断努力,以不同形式为载体,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勃利黑陶:
勃利黑陶是利用东北黏质土经过滤、拉型、雕刻、压光、烧制等现代工艺和传统陶瓷工艺生产加工而成。其品种有瓶、着、钵、鼎、筒、炉、罐、文具等,造型美观,古色吉香,漆黑光亮,是家庭装饰和艺术收藏珍品,具有很高艺术价值。中文名:勃利黑陶 品种:瓶、着、钵、鼎、筒、炉、罐等 价值:家庭装饰和艺术收藏珍品赞杨海明勃利黑陶
勃利陶泥聚厚坤,海明巧艺铸精魂。
匠心独运传千古,黑韵长流耀艺门。
个人简介 :
2014年“勃利黑陶”创作群体参加了黑龙江省群众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并获得全省十大优秀群众文化创作群体称号。作为“勃利黑陶”创作群体中的重要一员,他功不可没。(已故)
收藏时间:2017年7月13日
收藏时间:2017年7月13日
黑陶是陶胎较薄,胎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黑陶是陶器中的极品。被誉为“土与火文明的诠释,力与美的结晶”。
杨海明勃利黑陶赋
乾坤浩浩,华夏泱泱,溯工艺之长河,觅非遗之珍宝。勃利黑陶,卓然其间,熠熠生辉;杨海明者,倾心于此,匠艺昭彰。 观夫勃利之地,灵秀所钟,其土也,质若凝脂,细腻温润,蕴山川之灵气,涵日月之精华。
杨君海明,生于斯土,长于斯乡,幼承陶韵之熏陶,心怀传承之壮志。初涉陶艺,便潜心钻研,以手抚泥,以心悟艺,寒来暑往,未尝有辍。
其制陶之法,谨遵古法,亦求新变。精选良土,漉净杂质,揉之若面,使之如酥。或捏塑成型,指尖灵动,花鸟鱼虫,跃然而出;或轮制成形,转盘飞旋,瓶罐壶钵,规整有致。塑形之后,入窑烧制,烟火烈烈,淬炼其魂。火候之掌控,恰如其分;气氛之调节,精准入微。待窑门开启,黑陶惊艳现世,色如墨玉,光可鉴人,叩之清音袅袅,抚之质感沉沉。
且看《古韵新风》系列,融传统与现代,绘历史于陶身。纹饰间,远古图腾与当下创意交织,诉说岁月变迁;造型上,古朴典雅共时尚简约齐驱,展现时代律动。又如《盛世华章》之作,大气磅礴,壶似巍峨宫阙,瓶若擎天玉柱,承载盛世之豪迈,彰显文化之自信。
杨海明以毕生精力,萃勃利风土人文于黑陶,使之不仅为器物,更为文化之载体,艺术之丰碑。其艺也,传千载技艺之薪火;其德也,守非遗传承之初心。愿勃利黑陶,借杨君之力,扬四海之名,永绽华彩于艺林。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