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馆聚珍奇.赖王共赏
莆阳扬古韵.技艺同传
4月15日上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陪同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在福建省莆田市林胜标大师艺术馆参观学习,
林馆聚珍奇.赖王共赏
莆阳扬古韵.技艺同传
4月15日上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陪同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在福建省莆田市林胜标大师艺术馆参观学习,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龙江非遗、御膳老汤精、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民俗文化展厅(记住乡愁、农村往事、巨源工商、乡村文化、士兵记忆、哈尔滨百年华章);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木版年画、唐卡、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编织;传统技艺:陶类、织锦、金属、景泰蓝、漆器、雕刻、编织、瓷器、乐器、服饰)等,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
三五百遗荟萃具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的十一大类,来自358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民族)的作品共5350件。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82位(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0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18位,堪称全国工匠大师匠心独运,绝艺荟萃,在这些技艺精湛的绝美作品中,您会触摸到沧桑岁月里中华文化的历史年轮,您会感悟到劳动生活中中华民族的深邃睿智。其作品尊尊蕴含崇拜,幅幅追求美好,件件祈福吉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走进家庭的发展愿景,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
林胜标,男,汉族,1967年出生福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是著名的雕塑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大师。他是世界第一大佛的设计制作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
林胜标自幼随长辈学习雕塑工艺,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他的作品广泛涉及人物造型和大型佛像的雕塑与修复,以及寺庙和景区古建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他主持创作了众多著名的佛教雕塑和建筑项目,包括河南平顶山中原世界第一大佛、宗喀巴大师青铜坐佛、河南嵩山少林寺、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等。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参与了世界最大的青铜大钟设计,并在国内外大型工艺雕塑展中屡获金奖和银奖12。
林胜标在艺术界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他的创作上,他还培养了大批艺术精英,深受同行和各界人士的好评。他的代表作品如生漆脱胎作品《观音法会图》、沉香、檀香《百骏马大型木雕》等均在国内外获得重要奖项并被艺术馆收藏。此外,他还参与了嵩山大法王寺的重修工作,恢复了古寺的辉煌4。
赖礼同 1968年出生于瓷都德化,毕业于德化城关职业中学、继续造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工艺美术专业,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高级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国陶瓷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B类,泉州市高层次人才2层次,福建省八闽工匠人物,福建省首届技能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白瓷烧制技艺省级传承人,德化县人大常委,泉州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第十二届委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协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大师联盟副秘书长,福建省劳模协会理事,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省陶瓷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省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德化县博古陶瓷研究所所长、艺术总监。
艺海寻珍,莆阳雅会
4 月 15 日的晨光,轻柔地为莆田披上一层薄纱,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在著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陪同下,踏入林胜标大师艺术馆。这方艺术天地,仿若藏着千年时光的密匣,悄然开启。
馆内,静谧与震撼交织。林胜标大师的作品琳琅满目,木雕、铜雕,件件皆是匠心独运。看那木雕佛像,慈悲的面容、流畅的衣褶,似有袅袅梵音绕梁;铜雕生肖更是一绝,龙的威严、虎的霸气、兔的温婉,于金属光泽中呼之欲出。
赖礼同大师一路讲解,或提及选材的严苛,或分享雕刻技法的精妙,王军馆长听得入神,频频点头。三人的身影在艺术品间穿梭,思想在交流中碰撞。这不仅是一场参观,更是一场跨越地域、汇聚匠心的非遗传承接力,让古老技艺的火种,在这春日的莆田,燃得愈发炽热,向着未来,传递希望之光。
莆阳艺苑雅集
四月莆阳日色融,
群贤毕至聚儒风。
王军问艺寻真意,
赖礼同行鉴匠工。
林馆奇珍光满室,
非遗绝技韵无穷。
木雕铜刻千秋业,
古韵今辉一脉通。
首联描绘四月莆田阳光和煦,各方贤能汇聚,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仿若有儒雅之风轻拂。颔联点明主角,王军馆长抱着求艺问道、探寻艺术真谛之心而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与之同行,一同鉴赏工匠们鬼斧神工之作,展现对艺术追求的虔诚态度。颈联聚焦林胜标大师艺术馆,馆内珍藏光芒四溢,突显作品精美非凡,而这些非遗绝技饱含韵味,令人回味无穷。尾联升华,强调木雕、铜雕作为传承千秋的技艺,古往今来的光辉一脉相承,寓意非遗文化源远流长,持续闪耀。
莆阳艺访
春晨临莆阳,风暖艺华彰。
王馆求珍宝,赖师引学忙。
林堂呈绝技,铜木韵悠长。
喜见非遗继,传承世代强。
首联点明春日清晨来到莆田,暖风轻拂,处处彰显艺术的华彩,营造出一个充满希望与艺术气息的开篇氛围,暗示此地即将展开一场艺术之旅。颔联聚焦人物行动,王军馆长怀着对艺术珍品的渴望前来探寻,而赖礼同大师热情引路,忙于讲解,展现出二人对传承技艺的热忱。颈联将目光投向林胜标大师的艺术馆,“林堂”一词简洁指代,馆内呈现的木雕、铜雕绝技,韵味悠长,让人沉醉,侧面烘托技艺高超。尾联表达喜悦之情,看到非遗得以延续,深信如此传承下去,后世定能让技艺发扬光大,传递出对非遗传承前景的美好期许。
上联:王军探艺海,莆阳问道
下联:赖礼启慧途,林馆寻珍
横批:非遗盛景
上联描绘出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怀着对艺术的热忱,在莆田这片艺术沃土探寻非遗的博大精深,如同在浩瀚艺海中航行,虔诚地向技艺的根源“问道”,展现求知若渴、追求艺术真谛的态度。下联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凭借自身深厚造诣开启智慧之路,引领众人在林胜标大师艺术馆寻觅艺术珍宝,突出赖礼同在传承之路上的引领作用,让大家得以深入非遗宝库。横批“非遗盛景”则总括全局,点明当下莆田非遗传承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诸多艺术家守护技艺、众人齐心探索,共同勾勒出这绚丽的非遗画卷。
上联:王军慕艺来,虔心问道
下联:赖礼携行至,妙语传经
横批:艺韵悠长
莆阳艺韵聚贤行
四月莆阳逸韵生,
王军赴会觅遗情。
赖师相伴同探艺,
林馆奇珍照眼明。
首句点明时节“四月”,地域“莆阳”,营造出春日里莆田处处散发着艺术韵味的氛围,一个“逸韵生”仿佛能让人嗅到那艺术气息在空气中流淌。次句写王军馆长奔赴这场盛会,怀揣着探寻非遗传承之情,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第三句引出赖礼同大师相伴的情节,“相伴同探艺”展现出两人携手前行,在艺术海洋里遨游、钻研的画面,凸显传承路上众人齐心。尾句聚焦林胜标大师艺术馆,“奇珍照眼明”描绘出馆内珍藏琳琅满目、光彩夺目,让人眼前一亮,侧面烘托出非遗作品的精美与珍贵,也为这场艺韵之行画上圆满句号。
莆阳艺缘聚
春至莆阳暖,
王军探艺忙。
赖师携妙手,
林馆觅奇章。
首句点明春日来临,莆田大地回暖,既描绘了美好的季节与地域景象,又为后续的艺术交流活动营造出温馨、充满希望的氛围。
次句聚焦主人公王军馆长,一个“探”字生动展现出他为追求艺术真谛而忙碌奔波的状态,体现其对非遗文化的热忱。
第三句引入赖礼同大师,“携妙手”既暗示赖大师技艺高超,有一双能创造神奇的巧手,又表明他带着精湛技艺前来助力,与王军共赴艺术之约。
尾句将场景拉至林胜标大师艺术馆,“觅奇章”指众人在馆内寻觅、欣赏那些承载着非遗魅力的奇美篇章,展现出大家对精湛技艺与传统文化的探索与追寻。整首诗简洁而凝练地呈现出这场春日里的非遗艺术交流盛景。
莆阳艺萃赋
时维四月,序属暮春,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携向艺之心,赴闽地莆田;幸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相伴,同入林胜标大师艺术馆,开启一场非遗雅鉴之旅。
馆内乾坤,精彩纷呈。木雕佛像,端庄慈祥,法相庄严,衣袂飘飘如有仙风徐拂;铜雕生肖,栩栩如生,或龙威赫赫,吞云吐雾,或虎啸山林,威震四方,诸般生灵,各逞其姿。赖礼同大师,凭其渊深海博之艺识,一路解说道艺之妙,王军馆长则倾心聆听,频频颔首。
三人穿梭其间,似与艺术精灵共舞。此乃非遗传承之盛景,技艺之花于此绽放,文化之火于此燎原,望日后光芒永耀,福泽千秋,令华夏古韵,长传于世。
西江月·莆阳艺聚
四月莆阳风暖,群贤毕至情浓。王军求艺步匆匆,赖礼同携寻梦。
林馆奇珍罗列,非遗绝技盈瞳。木雕铜刻韵无穷,且看传承火种。
上阕开篇点明时间“四月”与地点“莆阳”,描绘出暮春时节莆田暖风轻拂的宜人景象,在这样的氛围下,各方贤能齐聚,热情高涨。“王军求艺步匆匆”生动展现出王军馆长急切探寻艺术真谛的模样,“赖礼同携寻梦”则突出赖礼同大师与之携手同行,怀揣着传承非遗梦想的坚定姿态。
下阕聚焦林胜标大师艺术馆,“奇珍罗列”直白地写出馆内珍藏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非遗绝技盈瞳”进一步强调这些非遗技艺精湛非凡,映入眼帘便震撼人心。结尾“木雕铜刻韵无穷,且看传承火种”点明主题,既赞美了木雕、铜刻等非遗技艺韵味悠长,又寄寓希望,看着眼前众人齐心传承的场景,如同看到非遗传承的火种正熊熊燃烧,必将延续非遗之光,照亮后世。
莆阳艺馆行
时维四月春正浓,
莆阳胜景映碧空。
王军求艺心虔笃,
赖礼相陪意万重。
踏入林馆惊妙技,
满目奇珍耀眸瞳。
木雕细腻神韵显,
铜铸雄浑气势雄。
交流探讨兴无尽,
非遗传承志未终。
他年再访情愈厚,
共盼艺途绽彩虹 。
这首诗描绘了在四月的美好时节,王军馆长怀着虔诚之心到莆田探寻非遗技艺,赖礼同大师一路热情相伴。踏入林胜标大师艺术馆,他们被馆内精湛绝妙的技艺所震撼,木雕作品细腻入微、神韵尽显,铜铸工艺品雄浑大气、气势磅礴。在交流探讨中,大家兴致盎然,对非遗传承的志向坚定不移。最后表达期望,日后再次相聚,共同期待非遗艺术之路如彩虹般绚烂,体现出对非遗传承的坚定信念与美好展望 。
上联:王军怀赤诚,越山川奔赴,探莆阳艺海,于林馆瞻奇木雕,瞻其细腻如生,纹理藏千秋故事,感匠者精心,每念传承倾热血;
下联:赖礼秉卓识,携高艺同行,引学路津梁,伴馆长品析铜刻,品那雄浑若幻,光泽耀万古人文,赞宗师妙手,常思赓续注深情。
上联开篇点明王军馆长怀着满腔赤诚,跨越千山万水奔赴莆田,一头扎进当地浩瀚的艺术海洋探寻珍宝。来到林胜标大师艺术馆,瞻仰那些令人惊叹的木雕作品,“细腻如生”突出木雕工艺的精湛,连纹理之中都好似藏着千年历史故事,让观者深深感佩匠人的精心雕琢,而王军馆长更是每每念及传承重任,不惜倾洒热血。
下联着重刻画赖礼同大师,他秉持卓越见识,带着高超技艺与王军馆长并肩同行,成为引领学习之路的桥梁。陪着馆长品鉴剖析铜刻作品,“雄浑若幻”描绘出铜刻的雄浑大气又富有奇幻色彩,其光泽闪耀着万古人文底蕴。赖礼同大师对宗师的妙手称赞有加,自己也常常思索如何延续非遗血脉,注入深情厚意。全联对仗工整,生动展现两人为非遗传承携手奋进的画面。
莆阳艺缘感怀
今春四月,余闻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共赴闽地莆田,访林胜标大师艺术馆,心有所动,遂记此文以抒怀。
至莆阳,暖阳煦煦,和风习习。入馆,木雕铜刻,琳琅满目。观木雕,纹理细腻,佛像慈悲含情,花鸟灵动欲飞;瞻铜雕,线条刚劲,生肖百态各异,龙凤神韵天成。赖礼同大师,凭其渊识,娓娓道来制作精要;王军馆长,倾耳而听,频频颔首若有所思。
二人此行,非为游乐,实乃求艺、传承之举。非遗技艺,国之瑰宝,赖有贤能守护,得以绵延后世。余感慨系之,愿诸公之志,如春日暖阳,照彻艺途;似滔滔江水,润泽华夏。盼非遗之光,永不磨灭,代代相传,福泽万民。
上联:赖礼引贤途,莆阳探艺
下联:王军随胜境,林馆寻珍
横批:艺海流芳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