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黄河流域,有着深厚且久远的历史渊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通过长期对天象、气候以及物候现象的细致观测,开始有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节气划分,这是二十四节气最初的雏形。当时的人们依靠农耕为生,准确把握时节变化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于是便积极探索大自然的规律。
到了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它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轨迹为基础,将一年划分成二十四个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从天文角度看,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比如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等。而从气候和物候角度来说,它体现了不同时节的气候变化特点以及动植物生长、生活状态的变化。像 “惊蛰” 意味着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清明” 时节往往细雨纷纷,草木繁茂,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不仅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活动,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作说明:
杨焯忠端砚 “二十四节气” 系列创作,旨在以端砚展现节气之美与传统文化魅力。依循每个节气独特的气候、物候特点,精心构思画面,如立春绘生机萌动,夏至展白昼之长。用精湛雕刻技艺,于端砚上让二十四节气鲜活呈现,将自然变化与人文艺术融合,既传承古老智慧,又赋予端砚深厚文化底蕴,使观者领略岁月流转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