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

开国将军林前传承红色基因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 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视频】“致敬,我们的城市”http://peopleurl.cn/25qM7j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三五观察网哈尔滨电

展馆景观

金源油画

展馆场景

当前位置: 首页 > 王军与艺术家 > 三五观察网 | 王军探古窑牌坊街里 潮艺绽新辉颐陶轩中

三五观察网 | 王军探古窑牌坊街里 潮艺绽新辉颐陶轩中

2025年04月13日 07:25:46 来源:三五观察网 访问量:461 作者:百遗荟王军

王军入颐陶虔心赏古

潮艺传今韵矢志焕新

4月12日上午,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在潮州古城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参观学习!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龙江非遗、御膳老汤精、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民俗文化展厅(记住乡愁、农村往事、巨源工商、乡村文化、士兵记忆、哈尔滨百年华章);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木版年画、唐卡、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编织;传统技艺:陶类、织锦、金属、景泰蓝、漆器、雕刻、编织、瓷器、乐器、服饰)等,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            

三五百遗荟萃具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的十一大类,来自358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民族)的作品共5350件。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82位(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0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18位,堪称全国工匠大师匠心独运,绝艺荟萃,在这些技艺精湛的绝美作品中,您会触摸到沧桑岁月里中华文化的历史年轮,您会感悟到劳动生活中中华民族的深邃睿智。其作品尊尊蕴含崇拜,幅幅追求美好,件件祈福吉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走进家庭的发展愿景,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

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潮州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馆长李炳炎,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谢洁莉与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

潮州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的介绍:

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位于潮州市湘桥区太平路(古城牌坊街)70号,临近潮州府学故址,是清代潮阳县古汀乡的“陈氏试馆”所在。

成立时间:2012年9月正式成立。

建筑布局:总面积1085平方米,分五层,设历史展厅、精品展厅、潮州窑窑址标本室、文献资料室以及学术讲堂。

馆藏文物

藏品数量:截止2019年,藏品数量为2137件套,涵盖自新石器时期至今的潮州窑器物及相关文献资料近万件。

藏品种类:几乎涵盖了潮州陶瓷发展史上的所有重要品种,有新石器时期的古印纹陶罐、北宋的青白釉瓷、20世纪上半叶的枫溪窑五彩瓷及当代名家名作等。

博物馆功能

展览展示:常设潮州窑历史基本陈列,推出过《海丝潮瓷——潮州窑基本陈列》《潮商·潮艺》《潮塑之雅——近当代潮州泥塑、瓷塑展》等专题展览。

学术研究:是国内外潮州窑学术研究基地,馆长李炳炎带领团队取得多项成果,2004年至今,出版《宋代笔架山潮州窑》等专著9册,主编《南国瓷珍——潮州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承担的省社科联项目《潮州陶瓷史》结项并获优秀等级。

- 社会教育:长期坚持免费开放,被评为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潮州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设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潮州市人才驿站颐陶轩分站,举办学术讲座及社教活动,向公众普及潮州陶瓷文化。

馆长与贡献

- 馆长:李炳炎是广东省非国有博物馆系统的文博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潮州陶瓷历史文化研究。

- 贡献:1999年开始从事粤东区域潮州窑田野调查,2012年创办博物馆,将自己20年私藏转变为公共展览。他还九下南洋,对近当代新马泰潮人陶瓷业进行深入调查,出版相关专著,填补了潮州陶瓷史研究空白。

李炳炎,1962年生于潮州城区,研究馆员、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潮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潮州市颐陶轩陶瓷艺术研究所所长‌。

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

李炳炎于1981年3月参加工作,长期从事工艺美术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是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理事。他主编了《中国古瓷窑大系·中国潮州窑》,参与编写《中国工艺美术大全·广东卷》朱泥壶部分,并出版了《枫溪潮州窑(1860-1956)》等7册专著‌。

成就和荣誉

李炳炎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的创办者,将自己20年的私藏转变为公共展览,推动了潮州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他还积极出版专著和研究论文,填补了潮州陶瓷史研究的空白‌。此外,他还获得了“2020年广东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年度人物”的荣誉‌。

窑火古韵,探寻之旅

四月十二日的上午,阳光轻柔地洒在潮州古城牌坊街上,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怀揣着对陶瓷文化的热忱,踏入了潮州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

一入馆内,仿若踏入了时光隧道,新石器时期的古印纹陶罐静静伫立,似在低语着远古的故事;北宋的青白釉瓷泛着温润光泽,折射出当年的工艺风华。王军馆长漫步其间,目光被一件件展品牢牢吸引,从早期质朴的陶器到现代精美的瓷塑,他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俯身细察,仿佛要透过这些器物,触摸到潮州窑千百年的历史脉络。

在潮州窑窑址标本室,馆长更是沉浸其中,那些残片虽不完整,却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岁月的痕迹。他深知,南北陶瓷文化虽各具特色,却同根同源。此刻,他汲取着知识,心中悄然勾勒着日后交流融合的蓝图,欲让这窑火古韵,跨越地域,绽放出更为璀璨的非遗之光。

上联:王军探古窑牌坊街里

下联:潮艺绽新辉颐陶轩中

横批:瓷韵流芳

上联点明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在潮州古城极具特色的牌坊街,怀着探索求知之心走进潮州窑博物馆,深入探寻古老窑址、瓷器背后的历史文化,一个“探”字尽显其专注与热忱。

下联描述潮州窑的精湛技艺,在颐陶轩这座承载丰富陶瓷文化的空间里,绽放出崭新的光辉,意味着传统潮艺通过展示、传承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散发魅力。

横批“瓷韵流芳”高度概括,寓意潮州瓷器所蕴含的独特韵味,如同芬芳馥郁的香气,永不消散,代代流传,既赞美了潮瓷魅力,也寄寓对非遗传承的美好期许。

上联:王军入颐陶虔心赏古

下联:潮艺传今韵矢志焕新

横批:窑火凝辉

上联描绘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走进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时,满怀虔诚,悉心观赏每一件古老瓷器,品味历史沉淀,“虔心”二字突出他对潮州窑文化的敬重。

下联展现潮州窑艺术传承至今,始终散发独特韵味,并且匠人们矢志不渝地推陈出新,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体现潮艺的生命力与传承者的坚守。

横批“窑火凝辉”寓意潮州窑历经岁月,窑火不熄,凝聚光辉,象征着其非遗文化底蕴深厚,持续闪耀,激励后人守护这份珍贵遗产,传承潮窑精神。

潮窑探秘

四月潮州日正融,

牌坊街上觅遗踪。

王军步入颐陶轩,

古韵盈眸意万重。

青白釉瓷光透润,

印纹陶罐岁留容。

窑藏瑰宝惊天地,

南北同辉艺韵浓。

首联点明时节为四月,春日的潮州阳光和煦,王军馆长来到古城牌坊街探寻潮州窑的非遗踪迹,营造出一种悠然又充满期待的氛围。颔联聚焦人物行动,王军踏入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馆内古韵扑面而来,让他感慨万千,“意万重”既体现他对古老文化的敬意,也暗示内心诸多思索。颈联细致描绘所见珍贵文物,北宋的青白釉瓷光泽温润,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罐留存着岁月模样,二者形成鲜明时空对照,凸显潮州窑历史跨度之长、工艺之精妙。尾联升华主题,感慨窑中藏着的瑰宝技艺高超震撼人心,同时强调南北非遗虽地域不同,但都承载厚重文化,共同绽放艺术韵味,携手共创辉煌。

谢洁莉,女,1969年2月生于潮州工艺美术世家。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潮州市高层次人才,潮州市潮彩研究院副院长,潮州市湘桥区政协委员。 从小随父亲谢金英学艺,后进入潮州彩瓷工贸集团公司从事陶瓷的创作设计工作,从艺至已有40年,丰富实践创作设计经验。在职期间,创作设计出130多件套陶瓷生产样品和展礼品、精品,其作品构图严谨,意境深远,并采用陶瓷釉上新彩“潮彩”的传统技法进行表现,以精巧技艺,娴熟笔法,创作设计出具有浓郁的民间技艺特色和传统地方风味的精品。在参加全国各种工艺美术品和艺术陶瓷的展览会和评比会上荣获国家级金奖、银奖多项,众多作品被收藏界和珍品馆所收藏,受到业内人士和专家好评。

潮窑探艺

四月牌坊访古窑,

王军入馆意兴饶。

瓷光罐影千秋韵,

南北同瞻艺苑娇。

首句点明时间是四月,地点在潮州古城牌坊街,主角王军前来探访古老的潮州窑,直接切入主题,营造出一种探寻历史文化的氛围。

第二句描述王军馆长踏入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时,兴致勃勃,“意兴饶”三个字生动地展现出他对潮州窑文化的求知欲与探索热情,让人仿佛能看到他满怀期待的眼神。

第三句聚焦馆内展品,瓷器的温润光泽与陶罐的古朴身影交相辉映,承载着千秋古韵,短短七个字将潮州窑的魅力与厚重历史具象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尾句升华主题,表明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人们都一同瞻仰这来自潮州窑的艺术瑰宝,它们是中华艺苑中的娇艳奇葩,突出了潮州窑的重要地位以及南北文化同源、共赏非遗之美的情怀。

潮窑寻珍

春行潮邑路,

探秘至颐陶。

王馆凝眸处,

千年古韵韶。

首句描绘春日时节,主人公行走在潮州的道路上,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背景,营造出一种悠然探寻的氛围,仿佛带着读者一同开启这场文化之旅。

次句说明此行目的是前往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探秘,一个“至”字简洁有力,让画面聚焦到目的地,引发读者对馆内珍宝的好奇。

第三句将镜头对准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凝眸处”生动展现他全神贯注的神态,仿佛眼前有吸引他全部注意力的稀世之物,侧面烘托出馆内藏品的魅力。

末句“千年古韵韶”点题,揭示馆内所藏承载着千年的古老韵味,如美妙的乐章般动人,让读者在短短数字中感受到潮州窑深厚的历史底蕴,给人无尽遐想。

潮窑雅韵赋

时维季春,序属阳和,潮州古城,牌坊街衢,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慕名而至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欲探潮窑千年幽秘。

入馆,但见珍瓷罗列,古韵氤氲。青白釉瓷,温润以呈天工之巧;印纹陶罐,斑驳而载岁月之痕。件件器物,仿若历史遗珠,熠熠生辉。王军馆长,徐步其间,目光炯炯,时而俯身细察纹理,时而驻足凝思工艺,心醉神迷,忘乎朝夕。

遥想潮窑往昔,舟行海上,瓷传万里,为丝路添彩;再观今朝,匠艺传承,佳作频出,令古韵重光。王军此行,意在汲取南北陶瓷之长,为非遗传承架桥铺路。愿此后潮窑之火,熊熊不熄,烧出华夏陶瓷新篇,令世界瞩目,诚可期也!

西江月·潮窑雅鉴

四月牌坊寻迹,王军步入颐陶。瓷光闪烁韵千条,罐影留存岁老。

青白釉含灵秀,印纹陶记尘嚣。交流南北艺情高,共护非遗瑰宝。

上阕开篇点明时间是四月,王军馆长在潮州古城牌坊街寻觅潮窑踪迹,继而步入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这一文化殿堂。“瓷光闪烁韵千条”描绘瓷器表面光芒闪烁,蕴含着千般韵味,“罐影留存岁老”则体现古老陶罐留存岁月痕迹,二者从不同角度展现馆内藏品魅力,让人仿若置身历史长河。

下阕聚焦藏品细节,青白釉瓷器蕴含灵秀之气,印纹陶罐记录往昔喧嚣,它们不仅是器物,更是历史文化见证。结尾“交流南北艺情高,共护非遗瑰宝”升华主题,表明此次南北交流饱含热情,双方有志一同,携手守护非遗瑰宝,让潮窑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技艺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踏莎行·潮窑探幽

暖日融春,牌坊凝古,潮州城阙寻窑处。王军远至探遗珠,颐陶轩里纷华聚。

釉色含光,纹痕刻暮,千年瓷韵藏幽路。今番邂逅启新程,南北同辉非遗赋。

上阕开篇描绘春日融融,阳光洒在潮州古城牌坊街上,营造出温暖且古韵悠然的氛围,引出主角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前来探寻潮州窑遗址的行踪,“寻窑处”点明目的,“远至探遗珠”体现他不辞辛劳、只为寻觅潮州窑这颗文化遗珠的执着,而颐陶轩作为汇聚潮窑珍宝之地,自是纷华满目。

下阕将镜头拉近至馆内藏品,瓷器的釉色温润含光,陶罐的纹痕仿若镌刻着岁月暮色,它们承载着千年瓷韵,隐匿在历史幽径之中。结尾升华,此次邂逅潮窑文化开启新征程,强调南北携手,共同为非遗传承书写华丽篇章,让潮州窑之光与各地非遗交相辉映,彰显传承发展的宏大愿景。

潮窑逢缘

春临潮邑柳丝长,

坊巷寻幽谒古窑。

王馆遥途求艺至,

颐陶轩内品琼瑶。

青瓷器物开灵韵,

印罐纹痕记史章。

南北相期弘匠艺,

非遗薪火耀华光。

首联描绘春日降临潮州,城邑中柳丝摇曳,尽显生机,于坊巷间探寻幽境,前往拜谒古老的潮州窑,营造出闲适又神秘的氛围,开启这场文化之旅。颔联点出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长途跋涉、慕名求艺而来,踏入颐陶轩便沉浸其中,品鉴如美玉般珍贵的瓷器,突出其对潮窑文化的热忱。

颈联聚焦馆内文物,青花瓷器开启灵动韵味,印纹陶罐以其纹路铭刻历史篇章,一“开”一“记”,生动展现器物承载历史与艺术魅力的双重特性。尾联升华主题,南北两地心怀期许,共同弘扬匠艺,让非遗的薪火照亮华夏大地,闪耀华光,彰显传承者担当,寄寓美好愿景。

潮窑参学记

季春之月,王军君自冰城赴潮州,至牌坊街之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欲穷潮窑之奥蕴。

入馆,目之所及,珍瓷纷陈。青白釉温润似玉,仿若映透古今之辉;印纹陶罐朴拙含章,恰似铭记岁时之迁。王军君凝眸谛视,或轻抚其纹,以感匠人之工;或叩击其体,以辨陶土之质。其态虔诚,如朝圣者之于圣地。

遥思潮窑往昔,通海丝路,瓷行万里,功耀千秋。今虽时移世易,然匠艺犹存。王军君此行,志在汲取潮窑精萃,期与北国非遗相融相长。念及南北同根,技艺共脉,若能携手传承,非遗之光必可烛照华夏,后世之人亦得赓续其华,岂不美哉!遂怀振奋之心,盼归而践志焉。

潮窑探秘之旅

四月,微风轻拂潮州古城,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怀揣着对陶瓷文化的热忱,踏入了牌坊街的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一场探秘之旅就此开启。

馆内,仿若藏着一部活着的陶瓷史书。青白釉瓷泛着温润柔光,似在诉说着北宋年间的雅致韵事;印纹陶罐带着古朴厚重,默默承载着新石器时代的遥远记忆。王军馆长漫步其中,眼神中满是惊叹与沉醉,他时而凑近端详瓷器的纹理,时而驻足思索工艺的传承,仿若要将这些千年珍宝的秘密一一解锁。

这场相遇,不只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南北文化交流的契机。王军馆长深知,虽地域相隔甚远,但南北陶瓷同根同源。他汲取着潮窑的智慧,心中勾勒着未来蓝图,盼望着将这份独特魅力带回北国,让南北陶瓷携手,共绽非遗绚丽之花,庇荫后世,让古老技艺永不落幕。

潮窑雅鉴

春至潮州路,寻幽访古窑。

王军临逸馆,逸品醉清霄。

罐载千秋史,瓷凝万缕韶。

交流期后秀,南北艺同骄。

首联点明春日莅临潮州,主角踏上探寻古窑之路,“寻幽”二字,既写出对未知的好奇,也营造出一种静谧雅致氛围,仿佛即将开启一场与历史的约会。颔联聚焦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来到颐陶轩,馆内的精美藏品超凡脱俗,令其陶醉其中,“醉清霄”极言文物魅力之大,足以让人彻夜沉浸。颈联具体描述文物,古老陶罐承载数千年历史,瓷器凝聚着万千风华,一“载”一“凝”,精准展现它们作为文化载体的厚重感。尾联展望未来,期望通过此次交流培育后续新秀,让南北两地的传统技艺携手并肩,同为华夏艺术瑰宝而骄傲,升华全诗传承非遗、共促文化繁荣的主旨。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集团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观察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