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

开国将军林前传承红色基因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 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视频】“致敬,我们的城市”http://peopleurl.cn/25qM7j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三五观察网哈尔滨电

展馆景观

金源油画

展馆场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五在线展示 > 三五观察网 | 传承文化 回报社会 | 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 功德无量(三)

三五观察网 | 传承文化 回报社会 | 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 功德无量(三)

2025年04月14日 11:35:50 来源:三五非遗博览馆 访问量:311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
传承文化  回报社会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专题馆 中华非遗堂
三五非遗馆
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
老首长曾任原空军司令员 景学勤中将题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百遗荟萃、传世老汤、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民俗文化展厅(记住乡愁、农村往事、巨源工商、乡村文化、士兵记忆、哈尔滨百年华章);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7类:木版年画、唐卡、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编织;传统技艺10类:陶类、织锦、金属、景泰蓝、漆器、雕刻、编织、瓷器、乐器、服饰),来自372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民族)的作品共5355件。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2位(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4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17位,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
金都五帝园
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
老首长曾任原南京军区司令员 向守志上将题

对联
藏古国千秋之瑰宝
展中华万代之文明
曾任原空军司令员 景学勤中将题
中华非遗堂
南京军区司令员 向守志上将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佛教文化如璀璨明珠,闪耀着智慧与慈悲的光辉。如今,通过建馆这一意义非凡的形式,能让佛教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建馆,是为佛教文化搭建一个坚固的传承之巢。馆内陈列的古老经卷,那一笔一划都书写着千年的智慧,从深奥的佛法教义到修行者的心得体悟,为后人开启一扇通往觉悟的大门。精美的佛像雕塑,无论是慈悲的观音、庄严的释迦牟尼,都以艺术之态展现佛教的精神内涵,让人在瞻仰中感受信仰的力量。馆中还可以展示佛教仪式所用的法器,讲述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方法,使人们了解佛教传统的深厚底蕴。


中华非遗堂
佛教是关切人生、以人为本、帮助他人获得心灵拯救的宗教。佛教认为,供奉和礼拜佛像,会产生和积累很多功德,在佛像前观想佛的庄严以及佛教教义的深奥玄妙,从而进入禅思的境界,能够有利于宗教的修习实践。
中华非遗堂是黑龙江三五投资集团总裁王军历经五年,三巡敬拜五大佛教圣地,周游全国虔心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敬请非遗传统技艺礼佛作品9999尊(件),于2016年6月16日落成。中华非遗堂馆名由已故的开国将星、老红军、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题写。
中华非遗堂秉承藏传佛教密宗派教义,虔请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曲宁寺英巴活佛普济佛光,普度金源圣地。旨在智慧开心,清净明心,持真出心,善慈从心,大爱乐心。
中华非遗堂仿中国传统藏传佛教殿堂设计。堂内布局有千佛殿和护法殿。千佛殿:释迦牟尼佛、四臂观音、文殊菩萨、黄财神、弥勒佛。两侧展有1080尊自在观音和文殊菩萨佛像,有汉文化和北方藏传文化特色的四大天王、哼哈二将。皆由世界第一大佛的设计制造者林胜标大师采用生漆脱胎工艺制作而成。


一、林胜标 福州脱胎造像
胜标凝志雕琢苦,脱胎造像添新彩
福州传禅供奉诚,佛像庄严佑众生
林胜标简介
林胜标,出生于 1967 年 7 月。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脱胎造像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著名民间雕塑工艺大师。自幼随长辈潜心雕塑工艺,游访名山大川、古刹,博采各派之长。其代表作品《观音法会》浮雕图技艺精湛。他还设计制作了中原大佛等众多知名雕塑作品。

福州脱胎造像简介
福州脱胎造像,是福州脱胎髹饰技艺在造像艺术上的精彩呈现。其源于古老的干漆夹纻技法,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清乾隆年间,沈绍安受旧匾启发恢复创新此技法。制作时,先以泥或石膏制坯胎,用漆泥贴布、涂抹光滑,阴干后敲碎原胎,留下漆布外壳,再经多道工序及髹饰而成。其造像质轻坚固、色彩瑰丽、耐腐防潮。2006 年,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释迦摩尼佛》高200cm


林胜标创作的福州脱胎造像释迦摩尼佛独具魅力。工艺上,福州脱胎技艺精湛,经多道复杂工序,佛像轻盈且质地坚韧。形状呈现释迦摩尼佛结跏趺坐之态,面容慈悲祥和,螺髻规整,身披袈裟线条流畅。其意义在于,释迦摩尼佛是佛教创始人,此造像承载着佛法智慧与慈悲精神,供人瞻仰礼拜,能引领信众感悟佛法真谛,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极具宗教艺术价值。

《文殊菩萨》高200cm


林胜标创作的福州脱胎造像文殊菩萨别具魅力。工艺上,福州脱胎技艺精湛,经多道精细工序,造像轻盈且质感细腻。形状呈现文殊菩萨手持慧剑、经卷,结跏趺坐于莲花座,头戴宝冠,面容端庄慈悲。意义而言,文殊菩萨象征智慧,这造像寄托着启迪智慧、斩断烦恼的祈愿,让观者感受佛法智慧的光芒,在艺术呈现中传递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

《四臂观音》高200cm


林胜标创作的福州脱胎造像四臂观音令人赞叹。工艺上,福州脱胎技艺精湛,轻巧且坚固,漆面光润。形状为四臂观音,身姿婀娜,头戴宝冠,四臂各执法器,姿态优雅庄重。其意义非凡,四臂观音象征着慈悲、智慧、救度等诸多功德,能为众生消灾解难、带来福泽。这一造像通过精美的工艺呈现出观音的神圣形象,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对佛法的崇敬。

《四大天王》高156cm


林胜标创作的福州脱胎造像之四大天王别具风采。工艺上,福州脱胎技艺精湛,质地轻盈却坚固,漆面光洁。形状而言,四大天王各持法器,姿态威武,神情凛凛,或怒目圆睁,或庄重肃穆,造型栩栩如生。其意义重大,四大天王在佛教中司职守护,寓意护佑世间、降伏邪魔,此造像不仅展现高超工艺,更传递出守护平安、维持正义的美好祈愿。

《哼哈二将》高156cm


林胜标创作的福州脱胎造像哼哈二将别具一格。工艺上,福州脱胎技艺精湛,以轻巧质地呈现,漆色润泽光亮。形状上,哼哈二将身姿魁梧,怒目圆睁,一哼一哈,气势威猛,手持兵器,威风凛凛。其意义在于,哼哈二将作为佛教护法神,守护佛法、镇邪驱魔。此造像不仅展现高超工艺,更将哼哈二将的神勇展现无遗,承载着人们对平安祥和的祈愿。
  《文殊菩萨》23*10*28cm

生漆脱胎彩绘《文殊菩萨》很独特。工艺上,脱胎技法妙,漆面光亮、质地温润。形状为菩萨坐瑞兽,右脚盘坐,姿态端庄,右手法印庄严,左手托如意,祥和尽显。其意义深,文殊菩萨象征智慧,瑞兽添威德,寓意启迪众生、护佑平安,实乃蕴含美好祈愿的艺术珍品。
《文殊菩萨》23*10*28cm

生漆脱胎彩绘《文殊菩萨》很独特。工艺上,脱胎技法妙,漆面光亮、质地温润。形状为菩萨坐瑞兽,右脚盘坐,姿态端庄,右手法印庄严,左手托如意,祥和尽显。其意义深,文殊菩萨象征智慧,瑞兽添威德,寓意启迪众生、护佑平安,实乃蕴含美好祈愿的艺术珍品。
《自在观音》17*12*26cm

生漆脱胎彩绘《自在观音》魅力十足。工艺精湛,漆面光滑且质感细腻。观音盘坐莲台,脚心向上,姿态悠然,左手搭腿掌心朝上,右手捻法印,造型典雅。其意义深远,自在观音代表自在解脱、慈悲济世,这姿态更显随性,寓意给众生心灵宁静与超脱,实乃满含寓意的艺术精品。
《自在观音》17*12*26cm

生漆脱胎彩绘《自在观音》魅力十足。工艺精湛,漆面光滑且质感细腻。观音盘坐莲台,脚心向上,姿态悠然,左手搭腿掌心朝上,右手捻法印,造型典雅。其意义深远,自在观音代表自在解脱、慈悲济世,这姿态更显随性,寓意给众生心灵宁静与超脱,实乃满含寓意的艺术精品。
《赞福州脱胎造像》
福州绝技绽华光,脱胎造像韵悠长。
泥模巧制根基稳,布帛精敷形态彰。
漆绘斑斓添雅意,神情灵动焕慈详。
千年工艺传薪火,瑰宝生辉耀八方。
二、陈巧生 古韵铜炉
巧艺熔金,古韵铜炉传万世
生辉焕彩,匠心妙器耀千秋
陈巧生简介
陈巧生,1957 年生于江苏,省级非遗铜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出身铜炉世家,为家族第 3 代传人。自上世纪 70 年代起,陈巧生致力于挖掘恢复失传的宣德炉制作技艺。在家人支持下,经 40 年努力,遍访博物馆、查阅古籍并数千次试验,终复原明代宣德炉铸造技艺,还完善发展了铜炉几十道关键工艺。

苏州古韵铜炉制作技艺简介
陈巧生所制 “巧生炉”,严格依古艺,造型典雅、工艺精湛、皮色润和。其原料添加金、银等贵金属,炉材经十二炼如婴儿肌肤;炉呈宝光,是经典之作。2011 年陈巧生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韵铜炉制作技艺传承人” 称号,2016 年与其子获 “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铜失腊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称号。
《吊炉》29.5*18cm

陈巧生江苏仿古铜器吊炉,工艺精湛,依传统工序一丝不苟。形状古朴典雅,线条流畅,古风韵味十足。其意义非凡,不只是精美仿古铜器,更是千年铜炉文化传承载体,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技艺精髓,让今人领略古时铜炉魅力,于岁月流转中延续文化火种,尽显传统工艺与文化底蕴的独特魅力。
《官帽马蹄炉》13*11cm

陈巧生江苏仿古铜器官帽马蹄炉特色鲜明。工艺上严守传统,各环节精细,品质优。其形似马蹄配官帽盖,线条流畅,古朴典雅。意义非凡,它承载着铜炉文化,是传统技艺体现,让今人借此感受古时工艺风采,于传承中延续历史记忆,成为文化瑰宝的见证,彰显着传统工艺与文化底蕴的独特魅力。
《双龙戏珠炉》30*11cm

陈巧生江苏仿古铜器双龙戏珠炉独特新颖。工艺依传统,开模、炼铜等精细严谨,品质佳。炉身圆润,双龙戏珠装饰鲜活,线条灵动有张力。其意义重大,作为仿古精品承载古老铜炉文化,展现传统技艺魅力。今人借此领略古时精湛工艺,在传承中延续历史记忆,见证这一文化瑰宝的璀璨,尽显传统之美。
三、国萨阿穷 藏族铜雕
铜雕焕彩,阿穷艺展藏族韵
锻造生辉,国萨名传工匠魂
国萨阿穷简介
阿穷,藏族男性,1968 年 9 月 16 日生于甘孜德格。他身兼多重重要身份,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知名佛像雕艺术家,还担任四川省非遗佐钦藏族锻造技艺项目带头人。荣获首届中国传统宗教泥塑造像技艺大赛特别金奖,是雪域工艺协会联盟领军人才、德格特殊人才,同时也是四川佐钦寺工艺本设计师。

佐钦藏族金属锻造技艺简介
佐钦藏族金属锻造技艺铸铜历史久,有记载始于 19 世纪初。1820 年第一世宗萨钦哲独创青铜系列 “钦乐”,其材质独特、手艺精湛获好评。钦乐因原材料与做工不同有多种品种,各有材料配方,制作需经 11 至 12 道工序。注重精细度、不偷工减料是特色与原则。2014 年 6 月,该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遗扩展项目,成为钦乐匠人需多年学习锻炼。
《曼扎盘》42*22cm

国萨阿穷的藏族铜雕《曼扎盘》独具魅力。工艺上,传承佐钦藏族锻造技艺,精雕细琢,尽显精湛。其形状规整,多层结构错落有致,线条流畅优美。意义非凡,《曼扎盘》在藏传佛教文化中象征着对佛法僧三宝的供养,承载着信徒的虔诚与祈愿,是宗教信仰与传统铜雕艺术完美融合的佳作,展现出藏族独特的文化底蕴。

《法器》


国萨阿穷的藏族铜雕《法器》艺术价值独特。工艺上承传统锻造技艺,精雕细琢显高超。形状依法器功能与内涵各具特点,像金刚杵雄浑、法铃小巧。其意义重大,作为宗教仪式重要工具,象征佛法力量、智慧与慈悲,承载信徒信仰与寄托。它既是实用器具,更是藏族文化艺术珍贵遗产,凝聚着藏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供器》


国萨阿穷的藏族铜雕《供器》很独特。工艺上沿藏族传统锻造法精心雕琢,精湛无比。形状依用途多样,或庄重或精巧。其意义重大,在藏传佛教仪式中是重要部分,用于供奉神明,象征对佛的虔诚敬意,承载信徒美好祈愿,是宗教文化与铜雕艺术融合的典范,尽显藏族独特文化魅力,珍贵非凡。
《乐器》10*30cm

国萨阿穷藏族铜雕《乐器》特色鲜明。工艺传承传统锻造法,精雕细琢技艺高。形状依乐器特点塑造,法号修长、手鼓圆润,形态逼真。在藏族文化中,其为重要艺术载体,用于宗教仪式、庆典等。铜雕《乐器》既是艺术精品,更承载民族情感与文化传承,尽显藏族音乐与艺术的独特魅力。
四、李佩卿 景泰蓝
五供庄严,景泰蓝辉,李佩卿传工艺妙
千年雅韵,珐琅彩焕,匠心独运匠心精
李佩卿简介
李佩卿 1972 年入行学景泰蓝制作,从业五十年,师从名家。2011 年她研发成功粉彩景泰蓝,融入时尚美学。2012 年起屡获国际金奖,如【春妹】【鱼韵】等作品,创国际金奖三连冠记录。她获 “国宾礼艺术家” 等诸多荣誉,作品被多国收藏。多年来她创新探索,是能突破传统获欧美大展认证授奖的国际级大师,身兼多职,推动景泰蓝发展。

景泰蓝简介
景泰蓝,即铜胎掐丝珐琅,最早文字记载于元朝。其在明朝景泰年间兴盛,以宝石蓝、孔雀蓝釉为底衬,后演变为 “景泰蓝”。它与雕漆、玉器、象牙并称北京工艺品四大名旦,是工艺美术明珠。2006 年,景泰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泰蓝五供》


李佩卿的景泰蓝《五供》精妙绝伦。工艺上,传承景泰蓝传统技法,掐丝细腻,珐琅填彩精准,烧制火候把控得当,尽显精湛。形状或端庄稳重,或精巧别致,依传统五供样式呈现独特美感。意义深厚,在传统祭祀等场合,五供象征着对神明、祖先的虔敬供奉。李佩卿的作品将这一传统承载,更以其高超技艺赋予其艺术价值,使其成为文化传承的璀璨之作。
张宇 扬州漆器
张宇妙手,扬州漆器添新彩,精描细绘彰工艺
匠心独运,古韵风华绽绮光,巧制深耕传匠心
张宇简介
张宇(1944.1—2022.5.9),江苏扬州人,汉族。他是首批国家级扬州漆器饰技艺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身书香门第,师从多人,将国画技法用于漆器画稿设计,作品文化内涵深厚、装饰效果创新。其设计以少胜多等,平磨螺钿《南京长江大桥夜景》挂屏被中南海收藏,获国家、省部级奖二十余次,还擅人物、山水工笔国画,格调清新。

扬州漆器简介
扬州漆器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该技艺有九大类别,包括点螺、雕漆、雕漆嵌玉等,品种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扬州漆器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色彩绚丽、格调清新,极富东方神韵。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扬州漆器漆画《佛陀出家前的贵族生活》创作说明

本套漆画作品共 14 幅,每幅尺寸为 235*150,由作者张宇精心创作,旨在以扬州漆器漆画这一独特艺术形式展现佛陀出家前的传奇贵族生活。

在内容选取上,依据释迦牟尼的生平故事精心构思。从佛陀母亲摩耶夫人梦见白象受孕,到他在蓝毗尼花园降生的神奇情景,如行走七步、步步生莲等,呈现其不凡的诞生。描绘了佛陀年少时的种种经历,如随父外出的感悟、对众生相残的痛感,以及见老鹰捕食蛇而生悲悯等,凸显他敏锐的感受力与内省倾向。

画面还展现了佛陀 16 岁时的文武双全,以及婚后的生活片段,如见宫女丑态而生厌等。直至他最终因目睹生老病死之苦,决然放弃世俗富贵,迈出出家修行的关键一步。

在创作手法上,充分发挥扬州漆器漆画的特色。运用精湛的髹漆工艺,通过色彩的细腻调配,营造出或华丽、或凝重的氛围,对应不同情节场景。结合描金、戗金等技法,精心刻画人物形象、宫殿环境等细节,力求使每一幅画面都栩栩如生,让观者能透过漆画感受佛陀出家前那段丰富且极具转折性的贵族生活,领略传统工艺与佛教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14-01《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农历二月初八)》235*150cm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幼年丧母的他,在年少时便具有强烈的内省倾向和敏锐的感受力。传说他在随父外出农耕祭典时,独自在树下坐禅,达到初禅之境;他见虫子被农夫掘起,又被飞鸟啄食,痛感众生相残。郊游的经历便改变了他的生活,也决定了他舍弃王位而出家的因缘。
14-02《梦象受孕(佛陀母亲摩耶夫人)》235*150cm

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见白象而受孕。
14-03《七步莲花》235*150cm

佛陀在蓝毗尼花园从母亲的右胁降生,行走七步,每一步都踩出一朵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14-04《命名大典-乔达摩·潘达多》235*150cm

佛陀以转轮圣王的身份降生人间,佛陀的父亲净饭王非常地疼爱自己的儿子。佛陀被命名为:乔达摩·悉达多。
14-05《仙人占相》235*150cm

佛陀的父亲请来了著名的大仙人来为佛陀占相,仙人看后告诉净饭王:您的儿子将来会成为伟大的觉者!可惜我老了,无法听闻他的妙法了。
14-06《得入四禅》235*150cm

太子见老鹰捕食蛇,心生悲悯,观察到众生的苦恼,而入禅定,得入四禅。
14-07《文武过人》235*150cm

太子16岁,精通所有学问与武功,可谓文武双全。
14-08《成亲娶妻》235*150cm

父王见太子终日闷闷不乐,便为其安排了一件婚事,于是太子迎娶了美丽的耶输陀罗。
14-09《深受爱戴》235*150cm

太子与妻子深受百姓的爱戴。
14-10《见丑生厌》235*150cm

太子夜见宫女们的睡觉时的丑态,对轮回生起了极大的厌恶。
14-11《出城四游》235*150cm

太子出城,见生老病死之苦,于众生生大悲悯,于轮回更生厌离。
14-12《夜别妻儿》235*150cm

一天夜晚,太子悄悄的走出房间,离开了妻子儿子。
14-13《远离王城》235*150cm

太子终于下定决心,放弃世俗的富贵繁荣,而去追求能让自己与一切众生解脱于生老病死乃至一切一切的烦恼痛苦轮回的方法。
14-14《削发更衣》235*150cm

悉达多削去了如烦恼一样的发丝,换上了梵天送来的衣,开始修行。

坛城


藏传佛教坛城沙画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宗教艺术形式。它以彩色细沙为材料,由经过严格训练的僧人精心绘制而成。坛城沙画结构复杂且规整,色彩绚丽,有着严格的宗教象征意义,往往呈现出佛国世界的景象。其制作过程极为精细、耗时,然而一旦完成,便会被毫不犹豫地扫掉,寓意着世间万物的无常,给人带来深邃的宗教感悟与艺术震撼。


转经筒

藏传佛教转经筒是极具特色的宗教器物。它通常以金属制成,筒身刻有经文等精美图案。信徒们手持转经筒,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每转动一圈,便相当于念诵了筒内所藏经文一遍。转经筒在藏传佛教文化里意义深远,是信徒表达虔诚、积累功德的重要方式,伴随着那规律的转动声响,仿佛传递着他们对佛法的尊崇与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也是藏地独特的文化标识之一。


中华非遗堂
来源:三五非遗博览馆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集团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观察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