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

开国将军林前传承红色基因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 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视频】“致敬,我们的城市”http://peopleurl.cn/25qM7j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三五观察网哈尔滨电

展馆景观

金源油画

展馆场景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传人 > 三五观察网 || 传承文化 回报社会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缂丝织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玉祥(09)

三五观察网 || 传承文化 回报社会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缂丝织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玉祥(09)

2025年04月17日 10:38:50 来源:三五非遗馆 访问量:499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习近平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赓续中华历史文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缂丝织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玉祥(09)


咏南通缂丝织造技艺

南通缂丝源流长,千载技艺绽华光。 

通经断纬手法巧,以梭为笔绘万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不断努力,以不同形式为载体,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手工丝织技艺。织物在图案轮廓、色阶变换处有“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的透雕效果,细观如小刀划刻过,故称“缂丝”。传承流布于苏州市区及周边的蠡口、陆墓、黄桥、光福、东渚等地。南宋因迁都临安,缂丝开始在江南发展。苏州缂丝盛名始于明代,以宫廷御用缂丝龙袍及缂丝书画著称。清代出现了缂、绘结合的新技艺。2006年苏州缂丝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2015年10月缂丝织造技艺(南通缂丝织造技艺)列入第四批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扩展目录。



 

缂丝织造技艺采用通经断纬的特殊织造方法来表现各类纹样。依照纹样的色彩配色,运用多个装有不同色纬的竹叶型小梭子,依经线面上勾画的图案轮廓、色彩,分块、分段、分区地织纬。纹样越复杂、颜色越多所需梭子就越多(一只梭子穿一种颜色),工序越繁复成本就越高,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古代制品主要为宫廷御用。该技艺通过局部挖织,留出花样织人彩线,使各种纹样、图案呈现出来。结、掼、勾、戗等是缂丝基本技法。织物表面以纬包经、经细纬粗、只显彩纬、不露底经,具有色彩丰富、色阶齐备,图案花纹不分正反的特点。由于制作精良、古朴典雅、艳中且秀,被誉为“织中之圣”。同时由于所织成品经得起摸、擦、揉、搓、洗,耐看久藏,又有“千年不坏艺术织品”之誉。织物规格大小随意,大可至巨幅屏风,小可到书签。因能自由变换各种色彩,特别适合制作书画作品。


 

缂丝是中国传统的珍稀丝织艺术品,2500多年前就有文字记载。它的织造工具是一台木机,以及几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拨子。区别于一般织锦“通经通纬”的织法,缂丝织造技艺主要体现为“通经断纬”。织造时,艺人坐在木机前,按预先设计勾绘在经面上的图案,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织纬,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古人有“妇人一衣,终岁方就”之说,说的是织造的漫长和寂寞。



赞王玉祥南通缂丝织造技艺

南通缂艺绽光芒,玉祥精研岁月长。

通断经纬呈锦绣,传承绝技韵流芳。

 

王玉祥,缂丝工艺大师、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南通缂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所长。1946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唐闸镇的王玉祥。1979年进入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曾先后担任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刺绣和服科科长,实用工艺部主任。1985年  成功试制“引箔缂织物”填补国内空白并获国家奖励;1986年  成功恢复本缂丝工艺,并开始研习“本缂丝织造技法”;作品多次获国际国家省市大奖。


 

2010年12月,南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授予王玉祥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缂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南通缂丝《慈禧太后牡丹图》
作品材质:桑蚕丝
作品规格:38*85cm

收藏时间:2016年4月3日


 

作品收藏证书(亲笔签名)


南通缂丝《吴昌硕芍药图》
作品材质:桑蚕丝
作品规格:32*104cm

收藏时间:2016年4月3日


 

作品收藏证书(亲笔签名)


南通缂丝《龙袍》
作品材质:桑蚕丝
作品规格:180*60cm

收藏时间:2016年4月3日


 

作品收藏证书(亲笔签名)

王玉祥已熟练掌握本缂丝、明缂丝、絽缂丝、绒缂丝、雕镂缂丝、紫峰缂丝、假缝缂丝等技艺,但他还在不断地钻研,想尽可能地复现出更多已经失传的缂丝织造手法。同时,他也有新的目标,正在用缂丝“织”出古代的名人字画,如今已经完成的作品就有六十多幅。近期还受邀参加了全国的非遗品牌大会,其中缂丝复制的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五代徐熙绘画作品《玉堂富贵图》获深圳文博会金奖,复制的宋代沈子蕃《花鸟图》作品获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



 王玉祥·南通缂丝赋


江海之畔,南通沃土,千年缂丝,熠熠生辉。王玉祥者,于此古老技艺,堪称巨擘,以非凡匠心,演绎缂丝传奇,续千年古韵之华章。  玉祥生于纺织世家,自幼浸染丝织风华,对缂丝一见钟情,自此与之为伴,开启传承创新之旅。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缂丝研究小组,玉祥勇挑重担,成为核心成员。面对失传已久的引箔缂丝技艺,仅有一张日本古物残片可供参考,他却毫不退缩,日夜钻研,反复试验。历时半年,终率先成功复原引箔缂丝,让这一古老技法重焕生机,填补国内空白。  

此后,玉祥又远赴日本,学习唐宋缂丝流派——本缂丝技艺。他潜心钻研,将其精髓融入南通缂丝,为本地缂丝注入新活力,使南通缂丝与苏州缂丝并驾齐驱,成为当代缂丝两大流派之一。  

玉祥缂丝,技法精湛,通经断纬,以梭为笔,以丝为墨,于素绢之上勾勒万千世界。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山川河岳,气势磅礴;人物故事,跃然“丝”上。其作品《鸾凤双栖牡丹》缂丝华服,融合七种缂丝工艺,精美绝伦,被首都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该馆首件当代成衣藏品,让南通缂丝走向国际舞台。  


图片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百遗荟萃、传世老汤、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民俗文化展厅(记住乡愁、农村往事、巨源工商、乡村文化、士兵记忆、哈尔滨百年华章);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7类:木版年画、唐卡、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编织;传统技艺10类:陶类、织锦、金属、景泰蓝、漆器、雕刻、编织、瓷器、乐器、服饰),来自372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民族)的作品共5355件。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4位(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4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24位,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
图片

铜雕: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雕像高5.5米,重3500公斤,大金名将沾罕和金元术雕像矗立二侧

图片 
景学勤中将题赠书法:黑龙江百遗荟文化有限公司

图片 
女真之魂—海东青铜雕,雕像高5.5米,重3500公斤

图片 
熊元吉少将题写“金源神龙”
寿山石雕“金源神龙”,龙体长100厘米,重3500斤,底座上刻有135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大金第一都”题字。

图片 

刘精松上将题赠书法:大金第一都


图片 

伟大领袖展厅


图片 

万世师表展厅


图片 

东阳树脂雕塑 《八仙飘海》


图片 

福建脱胎造像《福禄寿三星》


图片 

福建脱胎造像《五路财神》


图片


福建脱胎造像《六十甲子太岁像》


图片

    来源:三五非遗馆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集团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观察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