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鹤衔春,云梭织锦缎
两心连北,经纬绣乾坤
4月19日下午,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在江苏省南通市拜访江苏省南通缂丝代表性传承人八十高龄的王玉祥大师。
双鹤衔春,云梭织锦缎
两心连北,经纬绣乾坤
4月19日下午,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在江苏省南通市拜访江苏省南通缂丝代表性传承人八十高龄的王玉祥大师。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龙江非遗、御膳老汤精、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民俗文化展厅(记住乡愁、农村往事、巨源工商、乡村文化、士兵记忆、哈尔滨百年华章);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木版年画、唐卡、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编织;传统技艺:陶类、织锦、金属、景泰蓝、漆器、雕刻、编织、瓷器、乐器、服饰)等,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
三五百遗荟萃具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的十一大类,来自380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民族)的作品共5350件。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0位(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2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28位,堪称全国工匠大师匠心独运,绝艺荟萃,在这些技艺精湛的绝美作品中,您会触摸到沧桑岁月里中华文化的历史年轮,您会感悟到劳动生活中中华民族的深邃睿智。其作品尊尊蕴含崇拜,幅幅追求美好,件件祈福吉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走进家庭的发展愿景,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
王玉祥,男,1946年1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为工艺美术师,宣和缂丝研制所所长。原江苏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科科长,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刺绣科、和服科成员。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南通市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
春日里的非遗之约
四月的南通,细雨如烟,润开了濠河两岸的柳色。75岁的王军馆长轻叩木门时,80岁的王玉祥大师正戴着老花镜,在缂丝架前穿梭梭子。竹丝帘后透来的光线里,五彩丝线如流霞缠绕指尖,经纬间交织着《西园雅集图》的山水脉络。
两位古稀匠人执手相视而笑,掌心的老茧里藏着相似的光阴故事。王军捧出从哈尔滨带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伦剪纸傅清超大师创作的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剪纸作品,王玉祥则揭开紫檀木盒,取出半幅未完成的缂丝团扇,"这'通经断纬'的技法,到了你们年轻人手里,该添些新纹样了。"
窗外的紫藤花落在缂丝架上,像谁不小心抖落的颜料。王军轻触那抹浅紫,忽然想起博览馆里陈列的满族刺绣——同样是穿针引线的功夫,北地的豪放与江南的婉约,此刻在这方绣绷上悄然对话。"下个月馆里要办'南北非遗对话展',您这把梭子,能不能织段长江与松花江的合鸣?"
王玉祥放下梭子,目光掠过满墙的缂丝图谱。阳光爬上他微驼的脊背,将两个匠人交叠的影子投在《捣练图》残片上。远处传来南通蓝印花布坊的锤布声,与记忆中哈尔滨皮影戏的鼓点,在春日的细雨里酿成一坛岁月的酒。
王军馆长向王玉祥大师赠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伦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傅清超创作的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剪纸作品
访王玉祥大师
濠河烟柳织春纱,
古馆寻芳叩岁华。
鹤发同倾三盏酒,
云梭共织半墙霞。
冰城鱼影牵丝细,
江左兰章入锦赊。
莫道桑榆霜色重,
缂丝机上正飞花。
注:首联点出南通春日访贤情境,"烟柳""春纱"暗合缂丝柔婉特质;颔联以"鹤发""云梭"刻画两位匠人影貌,饮酒论艺间见非遗传承温度;颈联"冰城鱼影"(哈尔滨鱼皮画)与"江左兰章"(南通缂丝)形成南北非遗意象对照;尾联以"桑榆霜色"喻高龄,结句"缂丝飞花"转喻非遗创新生机,全诗融地域文化于格律之中,寄寓匠人精神永续之意。
春日访缂丝大师
濠河烟柳细,叩户访耆英。
鹤发同丝密,云梭共岁轻。
冰城鱼影动,江左锦纹生。
莫道桑榆晚,机声织锦程。
注:首联以"烟柳""叩户"点出访贤场景;颔联"鹤发""丝密"、"云梭""岁轻"对仗,见匠人精神与时光对话;颈联"冰城鱼影"(哈尔滨鱼皮画)、"江左锦纹"(南通缂丝)勾连南北非遗;尾联化用"桑榆非晚"典,以"织锦程"喻非遗传承之路常新,全诗凝练于五律形制,寄寓匠人初心与文化绵延之意。
访缂丝匠人
柳烟笼古巷,
双鹤话机声。
经纬牵南北,
春丝织锦程。
注:以"柳烟古巷"烘染氛围,"双鹤"喻两位高龄匠人,"经纬牵南北"简笔勾连哈尔滨与南通非遗对话,结句"春丝织锦程"既切缂丝工艺,亦寓非遗传承如春日焕新,于二十字中凝缩时空对话与文化脉象。
上联:鹤发映云梭,经纬织南北
下联:春丝牵岁月,锦章耀古今
注:上联以"鹤发云梭"切两位匠人,"经纬织南北"点题非遗地域对话;下联"春丝岁月"喻传承时光,"锦章耀古今"展文化价值,九言联式稳健,既含匠人风貌,亦见非遗脉络贯通古今、连接南北的气象。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缂丝代表性传承人王玉祥大师,南通缂丝市级非遗传承人王晓星向王军馆长介绍缂丝工艺流程!
上联:鹤发映云梭,经纬织南北
下联:春丝牵岁月,锦章耀古今
注:上联以"鹤发云梭"切两位匠人,"经纬织南北"点题非遗地域对话;下联"春丝岁月"喻传承时光,"锦章耀古今"展文化价值,九言联式稳健,既含匠人风貌,亦见非遗脉络贯通古今、连接南北的气象。
上联:鹤发云梭织锦绣
下联:春丝经纬贯南北
注:上联以“鹤发云梭”勾勒匠人形象,“织锦绣”直切缂丝工艺;下联“春丝经纬”呼应上联,“贯南北”点明两地非遗交融,七字联简洁明快,既显匠人匠心,亦含文化互通之意。
上联:双鹤衔春,云梭织锦缎
下联:两心连北,经纬绣乾坤
注:以“双鹤”喻两位高龄匠人,“衔春”暗合春日访贤;“云梭织锦缎”切缂丝工艺,“经纬绣乾坤”拓开文化格局;“两心连北”既指哈尔滨与南通南北联动,亦表匠人初心相通,九言联对仗工整,意象开阔,尽现非遗传承的时空张力与人文厚度。
缂丝寻芳赋
岁在孟夏,序属清和。余自冰城南下,访缂丝于濠阳。时王君玉祥先生,年届八旬,犹于机杼间织云裁月,其丝缕之细,若游丝牵露,其纹样之妙,似笔底生花。
至若馆中,但见素绢铺案,彩线悬墙。先生操梭若舞,引纬成纹,通经断纬之间,山水渐显,花鸟欲活。每一线起,如寒江落雪;每一梭回,似玉指弹筝。观其《西园雅集图》,人物须眉毕现,松竹气韵自殊,竟不知丝缕之限,唯觉墨韵之酣。
俄而王军馆长展鱼皮画于侧,赫哲族之犷达,与缂丝之精微,相映成趣。盖北地渔歌与江南绣谱,虽经纬不同,而匠心一也。先生抚梭叹曰:"织锦者,非独技也,乃以心传心,以岁续岁。今吾辈虽老,然丝缕未断,机杼犹鸣,愿后之来者,能于经纱纬缕间,织就新天。"
夫缂丝者,古谓之"刻丝",以刀代笔,以丝为墨,虽历千年,而光泽不磨。今两鬓霜华之人,犹守此寸寸丝光,其志若磐,其心若镜。当此春和景明,愿此非遗之花,如濠河烟柳,岁岁抽新,经纬天地,织就文明长卷。
鹧鸪天·非遗匠人会
濠水烟轻柳线长,云梭织就满庭芳。
鹤发对坐茶烟里,经纬横斜日影旁。
鱼皮巧,缂丝良,南北非遗共举觞。
莫道桑榆秋韵晚,机声起处是春光。
注:上阕以"濠水烟轻""云梭织芳"铺陈南通春日氛围,"鹤发对坐""经纬日影"勾勒两位匠人论艺场景;下阕"鱼皮巧""缂丝良"分述两地非遗,"共举觞"见文化交融,结句"机声春光"以景语收束,暗喻非遗传承如春日永续,全词温润雅致,贴合匠人会晤的脉脉温情与文化共鸣。
访缂丝记
暮春之初,余随王军馆长访南通王玉祥先生。先生居处,临濠河而枕烟柳,门庭虽简,而机杼之声清越可闻。及入,见先生鹤发童颜,正于缂丝架前运梭如飞,素绢之上,山水隐然欲出,观者皆叹神工。
先生示余以《捣练图》残缂,指其经纬曰:“此技名曰‘通经断纬’,断者非丝,乃时光之隔也。昔人织锦,今人续之,丝丝相扣,如长河不绝。”又观哈尔滨鱼皮画,其鳞纹粗犷,与缂丝之细腻遥相呼应。先生抚掌笑曰:“北地渔猎之风,江南文绣之雅,看似殊途,实则同归——皆匠人之心所化也。”
余闻之慨然。夫非遗者,非独技艺之传,更乃文脉之承。今两翁年逾古稀,犹守此寸丝尺绢,以经纬织岁月,以晨昏护匠心。视其指尖茧痕,皆时光之印;听其机杼声响,实文明之音。若天下匠人皆能如此,何患古法之湮、文脉之断乎?
临去,濠河风起,柳丝拂过缂丝架,竟似经纬相牵。愿此风常伴,令非遗之花,开于南北,盛于古今。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