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

开国将军林前传承红色基因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 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视频】“致敬,我们的城市”http://peopleurl.cn/25qM7j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三五观察网哈尔滨电

展馆景观

金源油画

展馆场景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传人 > 三五观察网 || 传承文化 回报社会 | 国家级非遗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莫厌学(144)

三五观察网 || 传承文化 回报社会 | 国家级非遗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莫厌学(144)

2025年01月26日 09:35:50 来源:三五非遗馆 访问量:559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习近平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赓续中华历史文脉

2019年12月12日,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馆长王军在贵州省雷山县莫厌学芦笙工作室拜访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莫厌学(144)




莫厌学大师和王军馆长交流合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不断努力,以不同形式为载体,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是民族节日中必备的乐器。而芦笙更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芦笙制作技艺历来都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留存,且技艺考究,传承比较困难。2006年5月20日,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莫厌学出生于贵州省西南部一个名为“排卡”的苗族村寨。“排卡”在苗语里即为“生产芦笙的小山村”——“排”指的是山坡上的村寨,“卡”指的就是芦笙。排卡全村一百余户人家,是一个专业制作芦笙的苗族村寨,至今已是五代人的历史,这里制作的芦笙,不仅在当地有名,在全省的苗寨中都声名鹊起。

莫厌学的父辈就是制作芦笙的艺人,传到他已是第四代。自17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 作芦笙,四十年来莫厌学把芦笙当成了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和芦笙结下了深深的情结。



莫厌学,男,1951 年生人,苗族,贵州省雷山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父亲学做芦笙,20岁左右就成为当地有名的制作师傅,制作的芦笙工艺精细、外观漂亮、声音悦耳动听,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还将传统的六管芦笙发展到八到二十四管,除能够演奏传统民间乐曲,还能演奏国内外比较复杂和高难度的乐曲,深受国内外芦笙爱好者青睐。



四十多年来,一把又一把芦笙在莫厌学的手里诞生,一支又一支芦笙曲在他的吊脚楼里吹响。打上莫厌学标签的芦笙,音质圆润,素雅精巧,广为乡亲们喜爱。从6管到24管,从A调到F调,莫厌学的芦笙吹响了无数苗寨,吹遍了全国,甚至吹到了海外。




《苗族芦笙》

作品材质:梧桐木
作品规格:高97cm
收藏时间:2020年10月8日



莫厌学大师与作品合影



苗寨里流传着一句谚语,“芦笙一响,脚板就发痒”,唱歌跳舞吹芦笙,是苗族延续千年的生活方式。莫厌学常常怀念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每个村寨的青年男子都有几把芦笙,吹起芦笙来也总能有几手绝活。制作芦笙四十多年了,莫厌学说,自己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每一个寨子的年轻人都会吹芦笙,这样,他们这些芦笙匠才会有市场,有了市场,这些技艺才会传承下去。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百遗荟萃、传世老汤、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民俗文化展厅(记住乡愁、农村往事、巨源工商、乡村文化、士兵记忆、哈尔滨百年华章);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7类:木版年画、唐卡、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编织;传统技艺10类:陶类、织锦、金属、景泰蓝、漆器、雕刻、编织、瓷器、乐器、服饰),来自360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民族)的作品共8000件。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9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4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17位,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



铜雕: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雕像高5.5米,重3500公斤,大金名将沾罕和金元术雕像矗立二侧



景学勤中将题赠书法:黑龙江百遗荟文化有限公司



女真之魂—海东青铜雕,雕像高5.5米,重3500公斤



刘精松上将提赠书法:大金第一都


来源:三五非遗馆


请关注三五非遗馆公众号


END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集团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观察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