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

开国将军林前传承红色基因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 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视频】“致敬,我们的城市”http://peopleurl.cn/25qM7j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三五观察网哈尔滨电

展馆景观

金源油画

展馆场景

当前位置: 首页 > 馆内展品 > 三五观察网 || 传承文化 回报社会 | 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满族史话馆(二)

三五观察网 || 传承文化 回报社会 | 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满族史话馆(二)

2024年10月31日 15:00:50 来源:三五非遗博览馆 访问量:707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
传承文化  回报社会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金源文化路线-满族史话馆
三五非遗馆
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
老首长曾任原空军司令员 景学勤中将题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作为黑龙江省唯一 一座以展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专业博览馆,一直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弘扬我国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馆内开设三大旅游参观路线,金源文化路线、非遗文化路线,民俗文化路线,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百遗荟萃、万世师表、传世老汤、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民俗文化展厅(记住乡愁、王军记忆、70年代靠山屯、巨源工商、农村往事、士兵记忆、哈尔滨百年华章、市井生活);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7类:木版年画、唐卡、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编织;传统技艺10类:陶类、织锦、金属、景泰蓝、漆器、雕刻、编织、瓷器、乐器、服饰),来自360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民族)的作品5353件。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19位(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4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17位,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堪称各工艺技艺荟萃之地,艺术风格争艳之所,瑰宝魅力绽放之处,全国罕见,龙江唯一。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走进家庭的发展愿景,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
金都五帝园
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
老首长曾任原南京军区司令员 向守志上将题

对联
藏古国千秋之瑰宝
展中华万代之文明
曾任原空军司令员 景学勤中将题
金都五帝园 女真满族史
公元1115年,女真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今天的哈尔滨市阿城区建都立国,素有“女真肇兴地,大金第一都”之称。时隔950年后,一座展现金代初期发展历史的“金都五帝园”在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落成。
由老红军向守志上将题写的“金都五帝园”五个大字镌刻在牌楼的额眉之上,迎着旭日东升熠熠生辉。园内有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铜塑雕像一尊,雕像高5.5米,重3500公斤。大金名将沾罕和金元术雕像矗立二侧,龙虎太湖石一块,上刻“大金第一都”由刘精松上将题写。3.5米高的海东青铜雕矗立在五帝龙柱前,五帝龙柱由汉白玉雕刻而成,挺然屹立,十分壮观。龙柱顶端是高水旺大师创作的唐三彩五帝生肖兽首,穹顶之下,高瞻远瞩。金都五帝园内还有唐吉洲大师的四幅铜浮雕,将金代的开国大典、海陵迁都、拜天射柳、市井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园内的汉白玉神龙亭有38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38个龙字,寓意金上京历经四帝38年历史。35本书型石和四周墙面刻录315位共和国将军书法金源文化诗词,大金第一都作品。纵观金都五帝园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园区,更是一个传承金代历史的重要场所。
满族史话
满族史话馆犹如一座文化宝库,以研究和传承满族文化沿革为目的,创新性地选用非遗形式进行文化输出,走进满族史话馆,仿佛步入了满族历史的长河。这里以丰富的展品和独特的展示方式,生动地呈现出满族的悠久历史、独特风俗和灿烂文化。27位非遗传承人425件以满族皇家及贵族历史与文化为主题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令人惊艳。
满绣《清十二帝》以细腻的针法生动地刻画了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形象,一针一线中凝聚着满族的艺术精髓和历史记忆。《清朝补服》、《慈禧收藏画》让人得以一窥清朝宫廷的艺术品味。《寿山石满汉全席石材》、《清二十五方宝玺》、《皇家云锦》、《清代十大帝王国宝御瓷》无不彰显着皇家的权威与庄重。 木雕》、《桦树皮》、《鱼皮》十八怪、《东北大豆香》方正剪纸、《五常泥塑》等作品则以诙谐有趣的方式展现了满族的民俗风情,让人们对满族的日常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翟孟义 木雕重彩
翟氏神刀,木雕百态千秋韵
孟义妙手,重彩多姿万代情

翟孟义简介
翟孟义,1946 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他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浓墨重彩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 “民间工艺美术家” 称号。其作品以关东民俗为素材,人物造型幽默夸张。代表作有《关东十八怪》《关东童趣》等,画面满溢着欢乐、向上的生活气息。
木雕重彩简介:
木雕重彩是用浓墨重彩覆盖木雕本色的民间手工技艺,多使用张广才岭特产的紫椴木为原料,需经选料、构思、画图、雕刻、打磨、着色、上漆等 11 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作品在保留和传承中国传统木雕工艺的基础上,突出了东北木雕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 2011 年哈尔滨市阿城区木雕重彩列入黑龙江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雕重彩《满族婚俗》创作说明:翟孟义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在满族婚俗木雕创作上独具匠心。他的创作灵感源于满族丰富的婚俗文化传统。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将那些古老而独特的婚俗元素,如传统的婚礼服饰、仪式场景、吉祥图案等,巧妙地融入到木雕作品中。在创作过程中,翟孟义注重细节刻画。每一个人物的表情、姿态都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婚礼现场的喜庆氛围。他选用优质的木材,运用精湛的雕刻技艺,以浮雕、圆雕等多种手法,将满族婚俗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作品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对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更多人能够通过木雕了解和感受满族婚俗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木雕重彩,绘满族婚俗,花轿迎亲,唢呐传情,百年佳偶今朝合
艺韵华章,刻关东盛景,红灯照路,欢歌送喜,千里良缘此日成

12-01、《相亲》74*29cm

翟孟义的木雕《相亲》是一件极具生活气息的艺术佳作。
在创作构思上,该作品聚焦于 “相亲” 这一传统的人际交往场景。通过木雕形式,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在相亲过程中的神态与动作。在雕刻技艺方面,翟孟义展现了精湛的水准。他精心雕琢人物的面部表情,将相亲时的紧张、羞涩、期待等情绪细腻地呈现出来。人物的服饰纹理也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无论是衣服的褶皱还是配饰的细节,都彰显了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从整体氛围上看,这件木雕作品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略带诙谐的感觉,仿佛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相亲现场,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民俗场景下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情趣。

12-02、《绣荷包》58*30cm

翟孟义的木雕作品《绣荷包》是其木雕技艺的精彩呈现。
从选材上看,他选取质地优良的木材,为作品的长久保存和质感奠定基础。在雕刻手法上,翟孟义充分展现了其精湛技艺。《绣荷包》中,人物的神态被刻画得细腻入微,绣女专注于手中荷包的神情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她的那份认真与娴静。手部的动作线条流畅,一针一线似乎都在眼前。服饰的褶皱也处理得十分自然,凸显出衣物的质感。周围的环境细节,如放置的针线等小物件也都一一呈现,整个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传统民间女子生活的一个美好瞬间,体现了翟孟义对民间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高超的木雕艺术水平。

12-02、《佈新房》48*35cm

翟孟义的木雕《佈新房》是一件极具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在这件作品中,翟孟义运用精湛的木雕技艺,细腻地刻画了佈新房这一喜庆场景。从整体来看,作品结构紧凑,场景鲜活。人物的表情刻画入微,无论是喜悦的新人,还是忙碌的亲友,都栩栩如生。木雕的线条流畅且富有韵律,精准地勾勒出新房中的各种元素,如精致的家具、喜庆的装饰等。这些元素在作者的刀下,呈现出一种真实的质感,仿佛观者能够触摸到新房中的热闹与温馨。通过《佈新房》,翟孟义不仅展示了高超的木雕技术,更传递出对传统喜庆场景的一种深情诠释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12-04、《绞脸》38*37cm

翟孟义的木雕作品《绞脸》是一件极具民俗文化特色的艺术佳作。
在这件作品中,翟孟义以细腻的木雕技艺呈现出 “绞脸” 这一传统民俗场景。从人物的姿态来看,被绞脸者神态安详且略带羞涩,绞脸者则专注认真,手上动作仿佛正在进行精细的操作。他在雕刻时,对人物的面部表情、手部动作以及服饰纹理都刻画入微。
选材上,所选用的木材质地优良,为展现作品的细节提供了保障。通过木雕的形式,他将 “绞脸” 这一逐渐被人们淡忘的传统习俗生动地保留下来,不仅展现了传统技艺的精湛,更传递了民间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让观者能够领略到往昔民俗的独特魅力。

12-05、《梳妆》40*34cm

翟孟义的木雕作品《梳妆》极具艺术魅力。
在创作构思上,该作品聚焦于女性梳妆这一日常却又充满韵味的场景。从选材来看,翟孟义精心挑选了质地优良的木材,其纹理和质感为作品增色不少。
在雕刻技艺方面,他通过细腻的刀法,将女性的柔美姿态和专注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女子飘逸的发丝,还是手中精致的梳妆器具,都展现出极高的写实水平。每一处线条都仿佛在诉说着女子梳妆时的心境,或平静,或喜悦。
木雕《梳妆》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对女性生活瞬间的定格,通过木材与雕刻的结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美感,体现了翟孟义高超的木雕技艺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12-06、《接亲》57*36cm

翟孟义的木雕作品《接亲》极具艺术感染力。
在构思上,作品聚焦于传统接亲这一喜庆场景。从人物形象上看,雕刻出的新郎意气风发,新娘娇羞美丽,人物面部表情细腻,仿佛能让人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喜悦之情。随行的接亲队伍成员,动作各异,有的吹奏乐器,有的抬着嫁妆,生动地展现了接亲队伍的热闹与隆重。
在雕刻技艺方面,翟孟义运用精湛的木雕技巧,将人物服饰的纹理、配饰的细节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木料的选择也恰到好处,其天然的色泽与质地为作品增添了古朴而喜庆的氛围。整个作品不仅是对传统接亲仪式的艺术呈现,更是对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弘扬。

12-07、《备嫁妆》35*35cm

翟孟义的木雕作品《备嫁妆》是一件极具民俗文化韵味的艺术佳作。
在这件作品中,翟孟义通过精湛的木雕技艺,将备嫁妆的场景生动地呈现出来。从人物的神态到动作,无不细致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正在精心挑选布料的长辈,有羞涩喜悦的待嫁女子,还有忙碌搬运物品的家人。
在雕刻细节上,嫁妆的各类物品都被刻画得逼真生动,无论是精致的首饰盒,还是色彩斑斓的绸缎,都展现了创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整个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反映了民间传统的婚嫁习俗,传递出一种喜庆、温馨的氛围,体现了木雕艺术在表现民俗文化场景方面的强大表现力。

12-08、《上花轿》71*34cm

翟孟义的木雕《上花轿》是一件极具民俗风情的艺术佳作。
在这件作品中,翟孟义通过精湛的木雕技艺,将 “上花轿” 这一传统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从人物造型来看,新娘娇羞地坐在花轿中,凤冠霞帔,刻画细致入微,每一处纹理都彰显出传统服饰的精美。抬花轿的轿夫们则姿态各异,面部表情生动,有吃力抬轿的神态,也有洋溢着喜悦的神情,他们的动作富有张力,仿佛正行走在迎亲的路上。
在木雕的细节处理上,花轿的装饰、轿帘的褶皱等都被精心雕琢。整体作品不仅展现了翟孟义高超的木雕技艺,更传递出传统中式婚礼的热闹与喜庆氛围,是民俗文化在木雕艺术中的生动体现。

12-09、《迈火盆》32*47cm

翟孟义的木雕《迈火盆》是一件极具民俗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
在构思上,它聚焦于传统婚俗中的 “迈火盆” 这一仪式。作品通过木雕形式将这一仪式生动呈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从雕刻技艺来看,翟孟义运用精湛的刀法,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刻画入微,新娘的娇羞、新郎的庄重都跃然木上。火盆的雕刻也十分精致,火焰的形态仿佛在跳动。
在表现意义上,《迈火盆》不仅是对传统婚俗场景的再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它让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传统婚俗中的热闹氛围和吉祥寓意,展现了民间文化在木雕艺术中的独特魅力。

12-10、《拜天地》50*33cm

拜天地—拜天地即指拜堂,中国传统婚姻礼仪。是婚礼过程中翟孟义的木雕作品《拜天地》极具艺术魅力。
在创作构思上,该作品聚焦传统中式婚礼中的拜天地场景。从人物形象来看,新郎新娘身着传统服饰,表情庄重而又洋溢着喜悦之情,人物的面部细节、服饰纹理都通过木雕技艺被刻画得细致入微。陪衬的宾客也形态各异,或面带微笑,或虔诚祝福,营造出一种喜庆且神圣的氛围。
在雕刻手法上,翟孟义运用了娴熟的木雕技巧,线条流畅自然,立体感强。木料的选择也恰到好处,凸显出作品古朴而又庄重的风格。《拜天地》不仅是一件木雕作品,更是对传统婚礼文化的一种艺术诠释,传递出对传统仪式的尊重与传承。

12-11、《入洞房》34*35cm

翟孟义的木雕作品《入洞房》是一件极具民俗文化特色的艺术佳作。
在这件作品中,翟孟义以其精湛的木雕技艺,将 “入洞房” 这一传统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从人物形象上看,新郎新娘的表情刻画入微,新娘的娇羞与新郎的喜悦都跃然木上,他们的姿态自然且符合传统婚礼习俗。
作品的细节处理十分到位,洞房内的布置如喜烛、床铺等元素都被精心雕琢,充满了喜庆的氛围。木料本身的纹理也被巧妙地融入到整个场景之中,增添了作品的质朴感和真实感。
通过《入洞房》,翟孟义不仅展示了高超的木雕技巧,更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以艺术的形式保存和传承了下来,让观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传统婚俗的魅力。

12-12、《坐福》40*38cm

翟孟义的木雕《坐福》作品是其木雕重彩技艺的杰出体现。
在选材上,选用黑龙江特产的紫椴木,其质地细腻,为雕刻提供了优良的基础。雕刻过程中,以平刀为主、刻刀为辅,精准地刻画出人物的形态与神情。画面中,新娘姿态端庄地坐在福垫上,眉眼间既有新婚的羞涩又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身上的传统服饰纹理清晰、褶皱自然,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布料的质感。周围的环境布置也十分精心,从家具的轮廓到装饰的细节,无一不展现出传统婚礼场景的庄重与喜庆。
在着色方面,采用厚涂法,以水粉颜料为主,颜色浓烈且和谐。红色的福垫、喜庆的装饰,与新娘的服饰色彩相互呼应,营造出浓郁的吉祥氛围。整幅作品不仅展现了传统的 “坐福” 民俗,更通过木雕与彩绘的完美结合,将东北婚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赞·木雕重彩满族婚俗》
满族婚俗木雕重彩呈,刀刻线条似有灵韵生。
彩饰鲜活如把时光凝,新郎俊朗骑马来相迎。
新娘端坐花轿含羞情,凤冠霞帔尽显贵气盈。
喜婆忙前忙后笑意盈,鼓乐齐鸣天地也欢鸣。
红烛高照照亮喜堂庭,拜堂之礼庄重且圣明。
满族风情在此刻盛兴,木雕重彩妙手永传名。

《满族婚俗赋》
夫满族婚俗者,源远流长,承千年之文化,载满族之风尚。其礼隆重,其情深厚,乃民族之瑰宝,岁月之华章。
婚前之筹备,精心且细详。冰人月老,牵红线以联姻;父母尊长,商彩礼而酬答。男家遣媒,执如意以表意;女家诺允,送庚帖而定盟。是时,男女初会,或羞涩而垂眸,或含情而顾盼。虽言语未多,然心意已通,恰似春花绽蕾,暗蕴芬芳。
及迎亲之日,场面恢宏。新郎披红,跨骏马以扬威;伴郎相从,持弓箭而驱邪。花轿彩饰,绣龙凤之吉祥;鼓乐喧天,奏喜乐之悠扬。新娘盛妆,凤冠霞帔,面若桃花映日;红巾遮面,身姿婀娜,心似鹿撞含情。
至夫家,行拜堂之礼。天地为证,夫妻对拜,跪拜之姿,恭敬而虔诚。堂前高燃红烛,光焰熠熠,象征生活之红火;案上陈列供品,果蔬丰饶,寓意家业之昌盛。礼成,送入洞房,新郎以秤杆挑红巾,新娘之貌,倾国倾城,恰似月出东山,光彩照人。
洞房之内,坐福之俗,别具情韵。新娘端坐炕上,静候福瑞降临。亲友嬉闹,欢声笑语,皆为新人祝福。而交杯酒饮,红线牵绕,寓意夫妻同甘共苦,恩爱永年。

木雕重彩《满族十八怪》创作说明:翟孟义的木雕重彩作品《满族十八怪》是满族民俗文化在木雕艺术领域的杰出体现。

在创作之初,选材是关键环节。翟孟义深知木料对于作品质量的重要性,他凭借多年经验,精心甄别和挑选适宜的木料。优质的木料质地均匀,为后续的雕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确保在雕刻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材质问题而影响作品效果的情况。
翟孟义在木雕技艺方面的精湛造诣在作品中展露无遗。满族十八怪所涵盖的场景和人物丰富多样,他却能以刀为笔,将每一个元素都雕琢得栩栩如生。其雕刻线条流畅自然,富有韵律感,仿佛赋予了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鲜活的生命力。无论是人物的表情神态,还是场景中的细节之处,都展现出他对木雕技艺的深刻理解和高超掌控。
而重彩的运用是这部作品的神来之笔。色彩在木雕重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翟孟义通过巧妙地运用重彩,对每一个 “怪” 进行渲染。在描绘满族传统服饰时,色彩的搭配使得服饰的样式和特点更加突出;在呈现满族独特生活习俗时,色彩让场景更加逼真、生动。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视觉冲击力,让满族文化的特色得以全方位地呈现。通过《满族十八怪》,翟孟义不仅是在创作艺术品,更是在传承和弘扬满族悠久的民俗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满族十八怪,木雕重彩,彩映奇风,风从远古来,来观妙艺
关东千百情,艺匠深心,心倾雅韵,韵自高怀起,起赞神工

18-01、《烟筒砌在山墙外》 25*25cm

翟孟义的《烟筒砌在山墙外》是其木雕重彩艺术的典型代表。
在这件作品中,从选材上看,选用的木材质地优良,为雕刻提供了稳定的基础。木雕部分,他通过细腻的刀法,将房屋的结构、烟筒的形态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烟筒置于山墙外的独特景象被精准呈现,房屋的线条硬朗,烟筒的质感逼真。
重彩的运用更是别具匠心,色彩搭配和谐,在凸显东北民居特色的同时,赋予作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一作品不仅展现了翟孟义精湛的木雕重彩技艺,更重要的是,它生动地描绘了东北传统民居中 “烟筒砌在山墙外” 这一独具地域特色的生活场景,传递出浓郁的东北乡土文化气息。

18-02、《冰山钓鱼单线拽》 25*25cm

翟孟义的《冰山钓鱼单线拽》是一件极具地域特色的木雕重彩作品。
在创作中,翟孟义首先以精湛的木雕技艺刻画场景。他对冰面、人物形态等进行细致雕琢,冰的质感和人物的动作都栩栩如生。冰面的纹理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寒冷。
重彩的运用更是为作品增色不少。在颜色的选择上,冷色调为主突出冰天雪地的环境,而人物服饰则用鲜明的色彩来体现。钓鱼者专注的神情和拽线的姿态通过色彩被强化。
该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东北地区独特的冬季钓鱼习俗,体现了当地人民在严酷自然环境下的生活智慧和坚韧精神,是民俗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18-03、《嘎啦哈姑娘爱》 25*25cm

翟孟义的《嘎啦哈姑娘爱》是一件极具特色的木雕重彩作品。
在创作中,翟孟义以其深厚的木雕功底,将东北传统民俗元素 “嘎啦哈” 巧妙地呈现出来。从形态上看,作品中的姑娘形象栩栩如生,她专注于手中的嘎啦哈,表情生动,仿佛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姑娘的服饰细节丰富,体现出东北地域特色。
木雕重彩的工艺在此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重彩的颜色鲜艳且搭配和谐,既突出了姑娘的青春活力,又让整个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件作品不仅仅是对东北民俗场景的艺术再现,更传递出东北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人们对传统游戏的喜爱之情。

18-04、《火盆上炕烧老太》 25*25cm

翟孟义的《火盆上炕烧老太》是其木雕重彩艺术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在创作构思上,此作品取材于东北民间生活场景。火盆和炕是东北传统生活中极具代表性的元素,反映了东北地区独特的取暖文化。画面中,通过精湛的木雕技艺,将火盆和炕的形态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在人物刻画上,生动地塑造了 “老太” 这一形象,人物表情和姿态都展现出在火炕上取暖时的惬意。
在色彩运用上,重彩的渲染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红色、橙色等暖色调为主,突出了火盆的温暖感觉,也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仿佛把观者带入到东北农家那温馨热闹的生活氛围之中。

18-05、《养个孩子吊起来》 25*25cm

翟孟义的《养个孩子吊起来》是其木雕重彩艺术的典型代表。
在这件作品中,从选材上看,选取的木料质地优良,为作品的呈现提供了良好基础。其木雕技艺精湛,将 “养个孩子吊起来” 这一满族习俗场景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画面中的摇篮形态逼真,线条流畅自然,仿佛能看到它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重彩的运用更是独具匠心,通过色彩的搭配,使整个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摇篮上的色彩鲜艳却不失和谐,象征着对孩子美好的祝愿。翟孟义通过这一作品,生动地展现了满族独特的育儿习俗,体现了满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这一古老习俗在木雕艺术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18-06、《草粘上房篱笆赛》 25*25cm

翟孟义的《草粘上房篱笆赛》是一件极具地域特色的木雕重彩作品。
在创作中,他以东北乡村生活为蓝本。从画面来看,草粘在房上,展现了东北传统民居独特的保暖防寒建筑方式,这种草房是东北农村曾经的典型建筑形态。篱笆赛则反映了东北乡村的院落特色,篱笆纵横交错,仿佛在诉说着乡村的宁静与质朴。
翟孟义通过精湛的木雕技艺,将这些元素精准地刻画出来,每一根草、每一段篱笆都栩栩如生。再加上重彩的渲染,赋予了作品鲜艳而不失和谐的色彩,使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生动地体现了东北乡村生活的韵味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18-07、《房前屋后摆酱缸》 25*25cm

翟孟义的《房前屋后摆酱缸》是其木雕重彩艺术的典型代表。
在创作中,他以细腻的木雕手法塑造场景。首先,从木料的选择开始,确保材质能够完美呈现出东北农村的质朴质感。通过雕刻,酱缸的形态、房屋的轮廓栩栩如生。重彩的运用更是让作品增色不少,他以独特的色彩搭配来表现酱缸的色泽以及房屋的色调,展现出东北乡村独有的色彩氛围。
此作品捕捉了东北农村 “房前屋后摆酱缸” 这一传统生活场景,反映了东北地域文化特色。它不仅仅是一件木雕艺术品,更像是东北乡村生活的一个缩影,将东北人民传统的生活习俗和质朴的生活气息通过木雕重彩的形式展现给观众。

18-08、《窗户纸胡在外》 25*25cm

翟孟义的《窗户纸糊在外》是其木雕重彩艺术的典型代表。
在创作中,翟孟义首先以优质木料为载体进行雕刻。他精准地刻画出房屋的轮廓,尤其是窗户部分,对窗框的形状和细节处理得十分到位,展现出精湛的木雕技艺。在重彩方面,他巧妙地选择色彩来表现作品主题。对于窗户纸,以白色为主色调来体现其质感,与周围的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凸显 “窗户纸糊在外” 这一独特的东北民俗现象。
整个作品通过木雕的立体形态和重彩的绚丽色彩,生动地再现了东北传统民居的特色场景,体现了东北人民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活智慧,同时也展示了翟孟义深厚的艺术功底。

18-09、《大姑娘上树比猴快》 25*25cm

翟孟义的《大姑娘上树比猴快》是其木雕重彩艺术的典型代表。
在创作构思上,此作品取材于东北民间生活场景。画面中,大姑娘身姿矫健,正在敏捷地攀爬树木,动作一气呵成,形象地体现了 “大姑娘上树比猴快” 这一充满地域特色的民俗现象。
从雕刻技艺来看,翟孟义运用细腻精湛的木雕手法,将人物的骨骼、肌肉和衣物的褶皱都刻画得十分逼真,展现出大姑娘上树时的力量感。在色彩上,通过木雕重彩的方式,选取了具有冲击力的色彩搭配,既突出了人物的鲜活,又渲染出东北民间生活的质朴与活力,使观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东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18-10、《南北大炕对脑袋》 25*25cm

翟孟义的《南北大炕对脑袋》是其木雕重彩艺术的典型代表。
在创作中,翟孟义以东北地区独特的居住习俗 “南北大炕对脑袋” 为题材。在木雕部分,他选用质地优良的木料,通过细腻的刀法,雕刻出大炕的形态、炕沿的纹理以及炕上铺盖的褶皱等细节,展现出精湛的木雕技艺。
重彩绘制时,他以色彩还原了东北炕居的生活氛围。暖色调为主的色彩搭配,将大炕的温馨感呈现出来。炕上铺着的花被面、人们在炕上的生活姿态等,都在他的作品中栩栩如生。该作品不仅是对东北民俗的艺术再现,更体现了翟孟义对地域文化深厚的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18-11、《逢年过节吃豆包》 25*25cm

翟孟义的《逢年过节吃豆包》是一件极具民俗特色的木雕重彩作品。
在创作中,首先从选材上就严格把关,选用质地优良的木料,确保作品的质感。在木雕工艺方面,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将人们逢年过节制作和吃豆包的场景细致地雕刻出来。人物的表情栩栩如生,动作自然流畅,仿佛能让人感受到节日的热闹氛围。
重彩的运用更是让作品增色不少。鲜艳的色彩赋予了画面生机,使豆包看起来更加诱人,人物的服饰色彩也更加凸显出节日的喜庆。通过这件作品,翟孟义生动地展现了东北地区逢年过节吃豆包这一传统习俗,传递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

18-12、《一碗白酒转桌喝》 25*25cm

翟孟义的《一碗白酒转桌喝》是其木雕重彩艺术的典型代表。
在创作构思上,该作品捕捉了东北地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饮酒场景。从表现手法来看,首先在木雕方面,通过细腻的刀工雕刻出人物的形态与表情,人物围桌而坐,姿态各异,将东北人豪爽大气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然后在重彩环节,利用色彩的搭配凸显出白酒的澄澈和人物的生动,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这种场景反映了东北独特的酒桌文化,人们在轻松、热闹氛围中传递情感,作品不仅是对这一习俗的记录,更是东北地域文化在木雕重彩艺术中的精彩呈现。

18-13、《不吃鲜菜吃酸菜》 25*25cm

翟孟义的《不吃鲜菜吃酸菜》是其木雕重彩艺术的杰出体现。
在创作中,首先从选材上,选取质地优良的木材,这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其木雕工艺精湛,将制作酸菜的场景细致地刻画出来。人物形态各异,有的在切菜准备腌制,有的在摆放酸菜缸,动作栩栩如生,仿佛将满族人民制作酸菜的日常场景定格在木雕之上。
重彩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鲜艳的色彩突出了画面的重点,强化了视觉冲击力。酸菜缸的颜色、人物的服饰色彩等,都通过重彩得到了生动表现,直观地传达出满族这一独特的饮食习俗 ——“不吃鲜菜吃酸菜”,同时也展现了满族民间文化的魅力。

18-14、《女人叼个大烟袋》 25*25cm

翟孟义的《女人叼个大烟袋》是其木雕重彩艺术的典型代表。
在创作中,从选材开始就精心考量,选取的木料质地优良,为作品塑造奠定基础。其木雕技艺精湛,在刻画女人形象时,线条流畅自然,精准地捕捉到人物叼着大烟袋时的姿态,无论是面部表情还是肢体动作,都栩栩如生。重彩的运用更是巧妙,通过色彩的搭配,突出了人物形象的特征,使 “女人叼个大烟袋” 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场景更加鲜活。这一作品不仅展现了翟孟义高超的木雕重彩技艺,更是对特定地域文化习俗的一种艺术记录和传承,让观者能直观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魅力。

18-15、《烟筒砌在山墙外》 25*25cm

翟孟义的《烟筒砌在山墙外》是其木雕重彩艺术的杰出体现。
在创作中,首先从选材开始,翟孟义选取质地优良的木材,为作品的成型奠定基础。木雕过程中,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将烟筒砌在山墙外这一独特的东北民居景象细致地刻画出来。房屋的轮廓、烟筒的形状都栩栩如生,线条刚劲且富有节奏感。
重彩部分更是该作品的亮点。通过色彩的巧妙搭配,他赋予了作品鲜活的生命力。暖色调体现出东北民居的质朴与温暖,而烟筒部分的色彩处理突出其功能性与独特性。此作品不仅展现了翟孟义高超的木雕重彩技艺,更将东北地域文化特色呈现给观众,令人仿佛置身于东北乡村的独特生活场景之中。

18-16、《冰山钓鱼单线拽》 25*25cm

翟孟义的《冰山钓鱼单线拽》是一幅极具地域特色的木雕重彩作品。
在创作中,首先从选材上就精心考量,选择能够完美呈现冰寒质感的木材。作品以东北冰天雪地中独特的钓鱼方式为题材,通过精湛的木雕技艺,将冰的晶莹剔透、冰裂的纹理刻画得栩栩如生。人物形象专注于钓鱼,表情和动作都透露出在严寒中收获的期待。重彩的运用更是巧妙,用冷色调来凸显冰的寒冷,用人物服饰的暖色来体现人的生机。整幅作品不仅展示了东北地域的特色生活场景,还体现了作者对东北民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木雕重彩艺术表现能力。

18-17、《上贴饼子下炖菜》 25*25cm

翟孟义的《上贴饼子下炖菜》是一件极具东北特色的木雕重彩作品。
从选材上,选用质地优良的椴木,为作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雕刻方面,他以细腻且生动的刀法,精心雕琢出东北传统厨房的场景。灶台上的铁锅栩栩如生,仿佛正冒着腾腾热气,锅下的柴火似乎还在噼啪作响。围绕着灶台的人物,有的在忙碌地准备食材,有的则满怀期待地等待着美食出锅,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重彩的运用更是为作品增色不少。炖菜浓郁的色泽、贴饼子的金黄,通过色彩的渲染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观者仿佛能闻到那扑鼻的香气。整幅作品不仅生动地呈现了东北 “上贴饼子下炖菜” 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习俗,更展现了东北人民朴实、热情的生活态度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对东北民俗文化的精彩诠释和生动记录。

18-18、《除病祛邪萨满舞》 25*25cm

翟孟义的《除病祛邪萨满舞》是一件极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在创作中,翟孟义通过木雕重彩的艺术形式来呈现这一主题。他以精湛的木雕技艺,雕琢出萨满舞者的姿态。舞者的动作刚劲有力、灵动飘逸,仿佛正沉浸在神秘的仪式之中。在色彩运用上,重彩的搭配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神秘氛围,那些鲜艳的色彩不仅突出了萨满舞的神圣感,还体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此作品生动地刻画了萨满舞在除病祛邪这一仪式中的场景,不仅展示了翟孟义高超的艺术水准,更让人们领略到萨满文化这一古老传统的神秘与庄重,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赞·木雕重彩满族十八怪》
满族奇风十八怪,木雕重彩绽华彩。
匠人心细雕神韵,百态千姿入眼来。
彩饰鲜明如梦幻,刀痕错落韵犹赅。
怪中藏趣民俗厚,传统流光岁月埋。
或刻服饰彰独特,亦描场景现真骸。
盘瓠崇信形神现,火炕安眠暖意怀。
艺术结晶呈世赏,满族文化立高台。
传承瑰宝千秋耀,魅力恒存永不衰。

《满族十八怪赋》
满族之风,源远流长,其俗有十八怪,颇具奇韵,今作赋以颂之。
白山黑水之间,满族生息,岁月悠悠,风俗昭然。观其十八怪,犹如历史之珠串,璀璨夺目。
其一怪者,“窗户纸糊在外”,此非悖常,实乃御寒之巧思,纸糊于外,阻风雪于户牖,保室内之温暖,匠心独具也。
“养活孩子吊起来”,悠车轻摇,婴儿安睡其中,既避虫蛇之扰,又可随母劳作,母慈子安,是为生活之智慧。
“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初视之奇异,然姑娘持烟袋,或为驱虫,或乃习俗传承,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豪爽之气。
至于 “草坯房子篱笆寨”,就地取材,草坯筑屋,篱笆为墙,简朴之中见实用,抵御风寒,安守田园。
满族十八怪,每一怪皆是生活之沉淀,文化之结晶。其怪也,非怪,乃民族之标识,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承载着满族的坚韧、智慧与风情,永世流芳,令人赞叹不已。
陈礼忠 寿山石雕
礼忠运匠心,寿山成锦绣
雕艺凭神手,石料化玲珑

陈礼忠简介
陈礼忠生于 1968 年 9 月,国家级非遗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寿山石雕领域成就斐然。他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和省研究院研究员。其作品屡获国内外大奖,如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凤凰大奖赛金奖等,且在巴黎、纽约等地展出,有力地向世界展现了寿山石雕的艺术魅力。
寿山石雕简介
寿山石雕是福州传统美术,为国家级非遗。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开采,经元、明、清发展,形成独立产业。清同治、光绪年间产生东门、西门流派。其技法多样且精湛,融合多类雕刻技艺精华。题材涵盖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2006年5月20日,寿山石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寿山石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寿山石雕《满汉全席食材》创作说明:满汉全席兴起于清代,是满汉饮食文化融合的结晶。它规模宏大、菜品繁多且制作精细,分南菜、北菜,食材涵盖山珍海味等各类。
其制作讲究,厨师运用多种烹饪技法将食材美味发挥到极致,菜品如艺术品,色香味形俱佳,有的还会被雕刻成动植物形状。菜品种类丰富,有热菜、凉菜、汤品和点心,热菜不乏珍贵食材,凉菜有卤味等,汤品口味多样,点心种类繁多。
满汉全席石头宴结合多种宫廷宴菜品,既有宫廷特色又有地方精华,突出满汉风味,烧烤等菜点不可或缺,还展示汉族烹调特色。满汉全席原是宫廷宴会的全席,至少 108 道菜,分三天吃完,菜式咸甜荤素皆有,取材广、用料精、包罗万象,是中华菜系的瑰宝。
石雕细腻,满汉食材呈百态
技艺高超,寿山珍品绽千光

108-01 《佛手金卷》

雕刻者巧妙雕琢,将佛手金卷的形态逼真呈现,寿山石的质地与色泽完美体现佛手金卷之美。


108-02    《籽冬笋 》

雕刻师精心雕琢。它逼真地呈现出籽冬笋的形态,纹理细腻,尽显寿山石之美与雕工精湛。

108-03    《枣泥糕》

它精准地呈现出枣泥糕的外形,纹理细腻,色泽温润,仿佛散发着枣香,尽显雕刻者技艺。

108-04 《龙须面》

雕刻师巧妙地呈现出龙须面的纤细形态,线条流畅自然,在寿山石上重现了面食的神韵。

108-05 《年字口蘑花菜》

雕刻师巧妙地呈现出口蘑与花菜的形态,且有 “年” 字元素融入,展现独特创意与精湛技艺。

180-06    《油焖鲜菇》

雕刻师精心雕琢,将鲜菇油焖后的形态逼真呈现,色泽与质感仿佛真实鲜菇经油焖,十分精巧。

108-07    《三鲜丸子》

雕刻师巧妙雕琢,将三鲜丸子圆润饱满的形态呈现出来,石质的光泽与丸子的质感相衬,颇具巧思。

108-08     《卤水猪蹄》

雕刻者精心雕琢,将猪蹄的圆润、纹理通过刀法呈现,色泽和质感仿佛真猪蹄,尽显精巧。

108-09     《秘制章鱼》

雕刻师精心勾勒章鱼形态。通过对其触手、吸盘等细节刻画,展现章鱼的灵动,彰显石艺之妙。

108-10 《松鼠猴头菇》

它精准地呈现出枣泥糕的外形,纹理细腻,色泽温润,仿佛散发着枣香,尽显雕刻者技艺。

108-11    《莲蓬豆腐》

雕刻者通过细腻刀法,将莲蓬的颗粒饱满与豆腐的软嫩质感逼真呈现,独具匠心。

108-12 《虎皮花生》

雕刻师精心雕琢,通过对形状和纹路的刻画,呈现出花生的形态,力求展现虎皮花生的质感。

108-13 《百花鸭舌》

雕刻师精心勾勒鸭舌形态,通过细腻刀法展现鸭舌的小巧与纹理,以石之美呈现鸭舌之神韵。

108-14    《清蒸大闸蟹》

创作者通过精巧构思与细腻雕工,将大闸蟹清蒸时的色泽、形态逼真呈现,展现寿山石魅力。

108-15 《红烧赤贝》

雕刻师精心雕琢,将赤贝的外形、色泽巧妙呈现,通过纹理刻画,展现出红烧赤贝的诱人质感。

108-16 《四喜饺子》

雕刻师精心雕琢。将饺子的褶皱、形态逼真呈现,利用寿山石色彩,展现出饺子的美味质感。

108-17    《蜜饯鸭梨》

雕刻者精心构思。通过细腻刀法,将鸭梨的圆润外形、自然色泽完美呈现,尽显寿山石之美。

108-18 《 酱小椒》

创作者通过细腻的刀法,将小椒的圆润饱满、色泽鲜艳的特点展现出来,富有生活气息。

108-19 《片皮乳猪》

创作者凭借高超技艺,精心雕琢,将乳猪的形态逼真呈现,展现寿山石的温润与雕刻之美。

108-20《 红油鸭子》

雕刻师通过精湛技艺,将红油鸭子的色泽、纹理与形态在寿山石上完美呈现,生动逼真。

108-21    黄金海龙(带鱼)

雕刻师精心雕琢,捕捉带鱼的形态特征,通过细腻刀法呈现其身形与质感,尽显石艺之妙。

108-22 《四季甜品—芋头》

寿山石创作芋头,雕刻师凭借对芋头外形的熟悉,用精湛技艺还原其形态,通过石质展现芋头质感。

108-23 《 甜酱菠萝 》

创作者精心构思。通过雕刻技巧,呈现菠萝外形,从表皮纹理到果眼都细致刻画,尽显逼真。

108-23《 爆炒田鸡 》

创作者凭借高超技艺,精准地雕琢出田鸡的形态,纹理清晰,将田鸡的灵动鲜活呈现出来。

108-25 《 砂锅煨鹿筋》

创作者精心构思。通过细腻的雕刻手法,将鹿筋的形态与纹理逼真呈现,展现寿山石魅力。

108-26 《 红梅珠香宫保野兔》

雕刻师通过细腻刀法,将野兔的灵动姿态呈现出来。每一处纹理都精心雕琢,尽显野兔之神韵。

108-27 《 椒油茭白》

雕刻师精心勾勒茭白外形,通过对石材巧妙处理,呈现茭白的自然形态,展现寿山石之美。

108-28 《 御膳黄豆

雕刻师精心构思,通过细腻刀法,将黄豆圆润饱满的形态呈现出来,展现寿山石之美。

108-29 《草菇西兰花》

雕刻者精心雕琢。通过细腻刀法呈现草菇圆润、西兰花簇状形态,展现食材之美。

108-30 《 蜜饯海棠》

雕刻师通过细腻的刀法,精心雕琢出蜜饯海棠的模样,呈现出海棠的色泽与形态,极具巧思。

108-31 《 花菇凤爪》

以福建寿山石为灵感,花菇如石上花纹,凤爪似石之形态,将食材与寿山石的美相融合,展现独特韵味。

108-32 《 蜜饯李子》

以福建寿山石为灵感创作。寿山石色彩斑斓,如同蜜饯李子般诱人。将其质感与李子的酸甜联想,富有创意。

108-33 《 炒肝尖    》

以福建寿山石为灵感创作《炒肝尖》。寿山石色彩丰富,如同肝尖经烹饪后的色泽,借此展现食材之美。

108-34 《 山珍大叶芹》

以福建寿山石为材,创作者捕捉大叶芹的形态神韵。雕刻时,通过细腻刀法展现其枝叶舒展之美,赋予石材生命力。

108-35 《 熊掌 》

以寿山石为材,雕刻 “熊掌”。通过细腻刀法,展现熊掌纹理,寓意力量与稳重,融合石材天然美与雕刻巧思。

108-36 《 蜜饯龙眼》

在创作中,雕刻者精心构思,将龙眼的形态神韵通过刻刀展现,赋予石头鲜活生命力,体现对自然的热爱。

108-37 《 人参果 》

福建寿山石质地温润。此人参果雕刻,精雕细琢,以石之美展现人参果的鲜活,寓意长寿吉祥,富有艺术魅力。

108-38《 蜜饯仙桃 》

仙桃形状圆润饱满,体现出果实的丰硕。雕刻纹路细致,模拟桃皮的自然纹理,增添逼真感。

108-39 《 桂花海蜇 》

以福建寿山石为灵感,海蜇取其剔透质感,桂花添香甜。造型仿照寿山石,打造独特风味与视觉。

108-40 《 慈禧小窝头》

以寿山石为灵感,小窝头在造型上模仿寿山石形态,在口感上追求质朴,实现美食与文化的巧妙融合。

108-41 《 龙虾刺身 》

以寿山石为材,精心雕刻《龙虾刺身》。通过细腻刀法,呈现龙虾鲜活姿态,展现寿山石之美与雕工精湛。

108-42 《 芜爆仔鸽》

选用寿山石材质,其质地温润,以精湛技艺雕刻,力求展现菜品的鲜活质感与烹饪场景。

108-43 《 香酥苹果》

以寿山石为材。创作中精心雕琢,模拟苹果外形,通过细腻工艺呈现香酥质感,展现石材魅力。

108-44 《 蜜饯青梅》

以寿山石为材,精心雕刻《青梅》。雕刻师通过细腻刀法,展现青梅形态,赋予石材生命力,展现独特艺术美。

108-45 《 油焖鲜菇》

以寿山石为材,创作者精心雕琢。通过细腻的刀法,将鲜菇油焖瞬间定格,展现食材之美与雕刻技艺。

108-46 《 酱甘螺》

精选寿山石,其质地细腻。以甘螺为原型,雕刻精细,体现对传统美食的喜爱,富有生活气息。

108-47 《 怪味奶白葡萄》

此寿山石作品以奶白色为主色调,精心雕琢出葡萄形态。通过细腻刀法,展现葡萄的饱满与灵动,极具艺术感。

108-48 《 甜酱姜芽》

以寿山石为材,雕刻者精心构思。通过细腻刀法,将姜芽的形态逼真呈现,展现寿山石独特魅力,寓意生机。

108-49 《 雪山梅》

此寿山石《雪山梅》创作,以石之天然纹理为基,精心雕琢。展现独特美感。

108-50 《 蜜饯核桃》

以寿山石为材,巧雕蜜饯核桃。精细刻画核桃纹理,展现蜜饯光泽,借石之美,呈现食物诱人形态。

108-51 《 千层蒸糕》

以寿山石为材,雕刻《千层蒸糕》。精细刻画糕层纹理,展现逼真质感,意在通过石材呈现美食之韵。

108-52    《 蜜饯樱桃》

以寿山石为材,巧思创作《蜜饯樱桃》。雕刻师精心构思,通过细腻刀法,展现樱桃蜜饯般的色泽与质感。

108-53 《 金腿烧圆鱼》

以寿山石为材,巧妙构思。将金腿与圆鱼的形态融入雕刻,展现食材之美,刀法细腻,韵味十足。

108-54 《 万字珊瑚白菜》

以寿山石为材,雕刻师巧妙构思。白菜造型逼真,线条流畅,展现寿山石独特质地与雕刻技艺。

108-55 《 天香鲍鱼》

以寿山石为材,雕刻鲍鱼。捕捉鲍鱼形态,精细打磨,展现其鲜活质感,体现创作者对海洋生物的独特诠释。

108-56 《 金丝烧麦》

以寿山石为材创作《金丝烧麦》,精心雕琢。将烧麦的褶纹、色泽等细节逼真呈现,展现雕刻技艺与石材之美。

108-57 《 辣白菜卷》

以寿山石为材,精心雕刻辣白菜卷。从选石到构思,再到细腻雕刻,力求呈现出辣白菜卷的鲜活形态。

108-58 《 蜜饯瓜条》

福建寿山石《瓜条》,利用寿山石独特,质地精心雕刻成瓜条形状,纹理逼真,尽显寿山石魅力。

108-59 《 豆沙糕》

《豆沙糕》以福建寿山石为材,其创作灵感或源于对传统糕点的喜爱。雕刻时精心勾勒豆沙糕的形态,展现其质感。

108-60 《 蜜饯荔枝》

以福建寿山石为材,雕刻蜜饯荔枝。意在展现荔枝的饱满甜美,通过石材独特质感呈现食物的诱人形态。

108-61 《 珍珠鱼丸》

  • 以福建寿山石为灵感。鱼丸形似珍珠,选用鲜鱼制馅,精心烹制,展现独特口感与寿山石文化。

108-62 《 沙琪玛》

选用福建寿山石,将沙琪玛的造型通过雕刻呈现,力求逼真,展现食材之美与寿山石工艺的融合。

108-63 《 宫廷排翅》

以寿山石为原料,巧妙雕琢出宫廷排翅造型,细腻刻画其形态,彰显寿山石工艺之美。

108-64 《 百寿桃》

以寿山石为原料,雕刻百寿桃。注重桃的形态与纹路刻画,寓意吉祥,展现寿山石雕刻在传统题材上的魅力。

108-65 《水晶梅花包》

用寿山石雕刻水晶梅花包。刻画梅花包的晶莹剔透感和梅花造型,体现寿山石工艺在美食题材上的巧思。

108-66 《 蜜饯葡萄》

采用寿山石雕刻蜜饯葡萄。细致刻画葡萄圆润饱满之态,光泽感强,体现寿山石独特艺术表现力。

108-67 《配料-生姜》

采用寿山石雕刻生姜。细腻呈现生姜的纹理和形态,将普通配料通过寿山石雕刻变得栩栩如生。

108-68 《糖醋荷藕》

用寿山石雕刻荷藕,细致呈现荷藕的节段、孔洞等特征,将自然之美与寿山石的温润质感相融合,极具艺术感。

108-69 《龙抱凤蛋》

运用寿山石进行创作。力求在形态、色泽上逼真,通过精湛技艺将蛋这一常见食物用寿山石完美呈现。

108-70 《蜜饯橘子》

利用寿山石进行创作。细致刻画橘子的外形与纹理,通过雕刻让寿山石呈现出橘子的鲜活感。

108-71 《喜鹊登枝》

利用寿山石进行创作,细腻雕刻出喜鹊登枝的画面,喜鹊栩栩如生,枝丫形态自然,体现美好寓意。


108-72 《 杯胎桂鱼》

以寿山石雕刻杯胎桂鱼,精琢鱼之姿态、纹理,生动还原菜品造型之美。

108-73 《宫廷排翅》

以寿山石为材,精雕宫廷盛宴中排翅之形,展现其精致与奢华,凸显工艺之妙,传承文化内涵。

108-74 《 高汤水饺》

以寿山石为材,精雕水饺。展现其饱满之态,纹理细腻似真,融合传统工艺与生活元素,传递温馨家常情。

108-75 《五彩牛肉》

《五彩牛肉》寿山石雕,以独特视角捕捉牛肉之态。选石精妙,色彩巧用,精雕细琢,展现其鲜嫩质感与色彩之美。

108-76 《 四喜花生》

以寿山石雕独特技法,展现花生饱满之态。融合传统寓意,四颗花生象征人生四喜,刀法细腻,造型生动。

108-77 《清蒸时鲜》

以寿山石为材,精雕虾、蟹等时鲜于盘中,似刚出锅,热气腾腾,展现食材鲜美,刀法细腻,栩栩如生。

108-78 《 千连福海参》

此寿山石雕《千连福海参》,精心雕琢,将海参的形态与福意相连,展现独特海洋文化与美好祝福。

108-79 《绣球干贝》

《绣球干贝》寿山石雕,精取石色。以细腻刀法雕出干贝、绣球之形,注重纹理表现,展现美食之韵与精巧工艺。

108-80 《 绣球蛋糕》

《绣球蛋糕》寿山石雕,以细腻刀法展现绣球之美与蛋糕的诱人,融合传统与创新元素,展现独特艺术魅力。

108-80 《蜜饯菱角

《蜜饯菱角》以寿山石雕独特技法,精雕菱角。色彩温润,形态逼真,展现自然之美与传统工艺融合,传递甜蜜丰收意趣。

108-82 《香辣濑尿虾》

此寿山石雕《香辣濑尿虾》,精雕细琢展现虾之鲜活,色泽与纹理似虾身淋上香辣酱料,生动逼真,独具匠心。

108-83 《秘制红烧肉》

《秘制红烧肉》寿山石雕,以精湛技艺展现红烧肉的诱人色泽与质感,细节逼真,融合传统与创新,彰显独特艺术魅力。

108-84 《鸡丝银耳》

《鸡丝银耳》以寿山石为材,精雕细琢展现鸡丝与银耳之态。注重细节与质感,将美食之美生动呈现于石上。

108-85 《 酸甜乳瓜》

以寿山石为材,精雕乳瓜。色泽与纹理巧妙运用,展现瓜之鲜嫩,似有酸甜之味,尽显自然之趣与工艺之妙。

108-86 《蜜饯青梅》

以寿山石为材,精雕青梅之态。展现其清新韵味,融合细腻刀法与艺术构思,赋予作品灵动之美。

108-87 《 杏仁豆腐》

此寿山石雕《杏仁和豆腐》,以细腻刀法展现食物质感,将美食之美凝于石上,融合巧思,赋其独特韵味。

108-88 《月饼》

《月饼》寿山石雕,以石为材,精心雕琢。将传统月饼之圆润、纹理细腻呈现,融合民俗文化,展现独特韵味与精湛技艺。

108-89 《炒墨鱼丝》

《炒墨鱼丝》以寿山石雕独特技法展现。将食材的灵动、炒丝的动态细腻呈现,融合巧思,展现人间烟火味与石雕艺术之美。

108-90 《串炸鲜贝》

《串炸鲜贝》以寿山石为材,精雕细琢展现鲜贝串炸之态。色彩与纹理巧妙利用,细节逼真,呈现美食诱人之趣。

108-91 《金榜题名》

《金榜题名》以寿山石为材,精雕细琢书生形象。展现其高中之喜,面部欣喜,姿态昂扬,衣袂飘飘,祈愿学子有成。

108-92 《八宝野鸭》

《八宝野鸭》以寿山石为材,精心雕刻。融合传统八宝与野鸭元素,展现灵动之美,细节精湛,寓意美好,尽显寿山石雕魅力。

108-93 《 肉沫烧饼》
《肉沫烧饼》寿山石雕,以传统小吃为灵感。精雕细琢展现烧饼细节,纹理逼真,肉沫若现,融合艺术与生活气息。

108-94《 配料—大蒜》

《配料 — 大蒜》以寿山石为材,精心雕琢大蒜。展现其质朴形态,注重细节纹理,凸显生活气息,传递对平凡事物之爱。

108-95 《蜜饯红枣》

创作者通过精巧构思与细腻雕工,将大闸蟹清蒸时的色泽、形态逼真呈现,展现寿山石魅力。

108-96 《神婆千子》

《海参》寿山石雕,以寿山石为材,精雕细琢展现海参的灵动。捕捉其形态特征,用细腻刀法,呈现独特海洋韵味。

108-97 《 珍珠鸡》

《珍珠鸡》寿山石雕,以细腻刀法展现珍珠鸡的灵动姿态。其羽毛、神态精雕细琢,融合自然之美与雕刻艺术,栩栩如生。

108-98 《一品官燕》

《一品官燕》以寿山石为材,精雕细琢。融合传统工艺与创新,展现作品的优雅姿态,寄寓吉祥,凸显寿山石雕之美。

108-99 《 炒时蔬—青菜》

《炒时蔬 — 青菜》以寿山石雕展现青菜鲜嫩之态,精雕叶片纹理与色泽,体现生活之趣,传达对平凡事物之美的欣赏。

108-100 《 鱼香茄子》

以寿山石为材,精心雕琢。展现茄子饱满之态,注重细节纹理,刀法细腻,将生活之趣凝于石上,尽显独特韵味。

108-101 《维族烤羊》

《维族烤羊》以寿山石为材,刻画维族烤羊场景。展现民族特色美食文化,人物生动,细节逼真,传递温暖欢乐氛围。

108-102《 烤羊腿》

《烤羊腿》寿山石雕,以细腻刀法展现羊腿的质感与色泽,烤痕等细节逼真,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法,传递生活之趣。

108-103 《 清炸鹌鹑蛋》

《清炸鹌鹑蛋》寿山石雕,以细腻刀法展现鹌鹑蛋煎炸之态,纹理逼真,色彩运用巧妙,凸显生活趣味与艺术之美。

108-104 《宫廷小黄瓜》

《宫廷小黄瓜》寿山石雕,以细腻刀法展现黄瓜鲜嫩之态。精挑石材,依其色泽纹理雕琢,还原宫廷蔬果精致,独具韵味。

108-105 《 蜜汁山药》

《山药》寿山石雕,以细腻刀法展现山药的质朴之态。从形态到纹理精心雕琢,捕捉其精髓,让自然之美于石上生动呈现。

108-106 《豆面饽饽》

《豆面饽饽》寿山石雕,精刻饽饽的饱满圆润,注重纹理表现,还原其诱人外观,展现传统美食文化于寿山石上。

108-107 《蜜饯马蹄》

《马蹄莲》以寿山石为材,精雕细琢展现马蹄莲的优雅。花瓣舒展,线条流畅,融合自然之美与雕刻技艺,生动逼真。

108-108    《 怪味腰果 》

《腰果》以寿山石为材,精雕细琢展现腰果的形态。线条流畅,纹理细腻,捕捉其独特韵味,承载对自然之美的敬意。
《赞寿山石满汉全席传承》
寿山巧艺绽华光,全席珍馐石上藏。
岁月难销文化韵,匠心独运刻琳琅。
满汉佳肴形态妙,食材百种韵悠扬。
石间盛宴惊天下,刀下传奇绽四方。
先辈遗风今尚在,后人承继志如钢。
传承瑰宝千秋业,光大奇珍万代彰。
艺术巅峰凝智慧,寿山珍品永留芳。

《寿山石满汉全席赋》
夫寿山石者,天地孕育之奇珍,质润色妍,藏山川灵秀之气。而寿山石之雕琢,尤见巧思,其中以满汉全席之雕刻,堪称一绝,观之令人叹为观止。
其石匠运斤成风,匠心独运。取寿山之璞,精挑细选,观其材质纹理,构思全席之布局。选材既定,便施雕琢之技。或圆雕以显食材之饱满,或浮雕以呈佳肴之层次,镂雕则使菜品玲珑剔透,透雕更令珍馐活灵活现。
观其满汉全席,犹如一场视觉盛宴。燕窝鱼翅,似于盘中颤动,纹理细腻,光泽流转,仿若散发着鲜香之气;海参熊掌,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仿佛刚从后厨端出,尚带炉灶之温热。山珍海味,无所不包;荤素搭配,咸甜俱全。凉菜卤味,色泽诱人,似可闻其咸香;热菜佳肴,造型精巧,能感其滚烫。点心糕饼,酥软之态可掬,令人垂涎欲滴。
此寿山石满汉全席,非仅为雕刻之艺术,实乃文化之传承。满汉饮食文化,经历史沉淀,厚重而璀璨。于清代宫廷兴起,融合满族之豪迈与汉族之精巧。而寿山石匠以石为介,将此文化精髓镌刻其中,使其永不磨灭。每一刀痕,皆是对传统的敬意;每一种食材之雕刻,皆为对文化的守望。
王素花 宋绣
素手飞针,绣出宋韵千秋景
花心生巧,传承汴绣万缕情

王素花简介
王素花,1935 年出生于河南省封丘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7 年进入开封汴绣厂,1959 年成功绣制首幅《清明上河图》。她创新了汴绣十几种针法,作品针法细腻、造型生动。其绣品色彩古朴典雅、层次分明、形象逼真。
宋绣简介
宋绣即汴绣,起源于宋代,是汉族传统刺绣工艺。它历史悠久,有 “国宝” 之称。继承宋绣题材和工艺特点,还借鉴其他绣艺长处、吸收河南民间刺绣风味并创新针法。擅长花鸟鱼兽、山水人物,绣品兼具苏绣、湘绣特点,风格精致细腻、古朴典雅、层次分明、形象逼真。2006 年,汴绣成为河南省首批非遗之一。

《唐寅四扇屏》 30*80cm

《唐寅四扇屏》是王素花大师的经典宋绣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大师精心构思,以唐寅画作精髓为蓝本。
从针法上,运用多种独特针法,将宋绣传统针法与创新融合。比如在表现人物线条时,使用细腻针法确保流畅优美,生动勾勒出唐寅画中人物的神韵姿态。对于画面中的山水、花鸟等元素,依据不同质感,或用精细平针展现细腻质感,或用套针体现色彩过渡。
在色彩选择上,依据对唐寅原画色彩的理解和研究,选取古朴典雅又不失明快的丝线,还原画作的色彩氛围。通过丝线交织,绣出的《唐寅四扇屏》层次丰富,似将唐寅画作中的意境从纸面搬到绣布之上,展现出汴绣独特的艺术魅力。

《花鸟四扇屏》 30*80cm

《花鸟四扇屏》是王素花大师宋绣的经典之作。创作中,大师从传统花鸟画汲取灵感,融合宋绣的独特工艺。
在图案设计上,精心挑选了四季代表性的花鸟元素,春之燕雀与繁花、夏之荷与翠鸟、秋之菊与锦鸡、冬之梅与喜鹊,寓意四季祥和。针法运用上,大师依据不同的花鸟形态,如绣鸟羽时用细腻的滚针,展现羽毛的轻柔;绣花卉时用散套针,使色彩过渡自然。色彩选择上,参考了宋代绘画色彩风格,古朴而典雅,体现出花鸟的生机与灵动,尽显宋绣的精致与魅力,传承和发扬了汴绣的文化内涵。

《西江月・赞王素花宋绣》
妙手穿针走线,宋绣绝技称奇。
素花巧艺绽光辉,古韵新姿独魅。
花鸟鱼虫灵动,山川景色迷离。
传承千载展风姿,艺苑扬名万里。
张宇 扬州漆器
漆韵流芳,张宇才情扬四海
器华溢彩,匠心妙艺耀千秋

张宇简介
张宇(1944.1—2022.5.9),江苏扬州人,汉族。他是首批国家级扬州漆器饰技艺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身书香门第,师从多人,将国画技法用于漆器画稿设计,作品文化内涵深厚、装饰效果创新。其设计以少胜多等,平磨螺钿《南京长江大桥夜景》挂屏被中南海收藏,获国家、省部级奖二十余次,还擅人物、山水工笔国画,格调清新。
扬州漆器简介
扬州漆器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该技艺有九大类别,包括点螺、雕漆、雕漆嵌玉等,品种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扬州漆器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色彩绚丽、格调清新,极富东方神韵。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鸟语花香》240*183cm

《鸟语花香》是张宇大师监制作作品。
此作品以精湛技艺展现出鸟语花香的美妙意境。在构图上,借鉴传统国画布局,疏密有致,将花鸟巧妙安排。色彩运用上,绚丽而不失协调,以明快色调凸显生机。大师运用独特的髹饰技艺,无论是线条的勾勒还是色彩的填充都恰到好处。漆器上的鸟儿仿佛在欢快啼鸣,羽毛栩栩如生,花朵娇艳欲滴、香气似可闻。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张宇大师对扬州漆器技艺的深刻理解与高超运用,将自然之美与漆器艺术完美融合。

《金玉满堂》240*183cm

张宇大师监制的扬州漆器《金玉满堂》堪称经典。此作品以 “金玉满堂” 为主题,寓意吉祥富足。
在设计上,融合传统与创新。画面中金鱼的形态活灵活现,或嬉戏或游弋,鳞片在光线下似有金光闪耀,周边的水藻等元素生动逼真,仿佛随波而动。从工艺角度,运用了扬州漆器独特的技法,色彩的搭配丰富而协调,漆面光泽细腻。

《赞 ·张宇扬州漆器》
扬州奇巧匠,张宇世无双。
漆器传千载,今朝更绽光。
髹涂施妙艺,绘彩韵悠长。
金玉满堂处,螺钿映辉煌。
布局承国画,白描韵味藏。
长江大桥景,挂壁耀华堂。
二十余奖项,荣誉载满囊。
大师留绝艺,漆韵永流芳。
张密林 泥塑
张密林承非遗,泥中雕万象。
巧手匠绽风采,塑里绘千秋。

张密林简介
张密林,字雪峰,汉族,1951 年生于辽宁黑山泥塑世家。自幼爱书画,后迁居黑龙江五常。曾入伍,退役后务农。他四十多年潜心泥塑创作,数千作品被收藏。其《上下五千年》获山花奖铜奖,《五十六各民族欢聚一堂》等多件作品获奖并被收藏。多次参展,屡获国家、省、市级诸多奖项与称号。现为省级非遗传承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泥塑简介
泥塑,又称彩塑、泥玩,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或素或彩,人物、动物为主。源于宝鸡凤翔,流行陕、津、苏、豫等地。其制作需掺棉花纤维、阴干、涂底粉、施彩绘,工艺独特,历史悠久,深受民众喜爱,2006 年 5 月 20 日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01.《大碗白酒轮着喝》 高18cm

02.《嘎拉哈大姑娘爱》 高18cm

03.《上贴饼子下炖菜》 高18cm

04.《家家户户有酱缸》 高18cm

05.《不吃鲜菜吃酸菜》 高18cm

06.《大碗白酒轮着喝》 高18cm

07.《南北大炕对脑袋》 高18cm

08.《窗户纸糊在外》 高18cm

09.《草占土房篱笆寨》 高18cm

10.《烟筒砌在山墙外》 高18cm

11.《火盆上炕烧爷太》 高18cm

12.《百褶皮鞋脚上踹》 高18cm

13.《双腿没有单腿快》 高18cm

14.《养个孩子吊起来》 高18cm

15.《冰上钓鱼单线拽》 高18cm

16.《女人叼个大烟袋》 高18cm

17.《逢年过节吃豆包》 高18cm

18.《棒打袍子》 高18cm

19.《飘摇鱼》 高18cm

20.《野鸡飞到饭锅里》 高18cm

21.《包公赔情》 高18cm

22.《刘云打母》 高18cm

23.《万水千山传佳音》 高18cm

24.《数星星》 高18cm

25.《幸福》 高18cm

26.《过大年》 高18cm

27.《东北妞》 高18cm

28.《过大年》 高18cm

29.《唠家常》 高18cm

30.《回娘家》 高18cm

31.《泥塑人物》 高18cm

32.《看书》 高18cm

33.《酒》 高18cm

《赞·五常泥塑人物》
五常泥塑绽华光,人物如生韵自长。
巧手揉泥神韵藏,匠心独运塑容妆。
眸含故事情千缕,面映民风意未央。
百态千姿泥里现,欢声笑语韵中徉。
民间智慧凝泥土,地域风情入像彰。
市井农夫皆可塑,贤才雅士亦能详。
指尖艺术传千载,泥塑风姿耀五常。
瑰宝流芳堪赞叹,匠心技艺永留芳。

景学勤中将题
满族史话楹联
五族共和多元一体
金源文化中华瑰宝

《满族史话馆颂歌》
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伫立,满族史话馆闪耀着独特魅力。
踏入馆中,仿若穿越千年,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
满族的起源,如神秘的星辰,在白山黑水间熠熠生辉。
骁勇的八旗子弟,跃马横枪,那气势似能冲破云霄的阻挡。
服饰琳琅,旗袍的线条优雅,每一针都绣着往昔的繁华。
盘扣是岁月凝结的艺术密码,立领高挺,彰显着尊贵与典雅。
满族的文字,像古老的精灵,在展板上跳跃讲述着曾经。
从氏族的图腾到皇家的印玺,每一处都承载着民族的记忆。
传统技艺令人惊叹不已,剪纸的精巧、雕刻的细腻。
匠人们的心血在此汇聚,传承的力量如火炬般传递。
满族史话馆啊,你是文化的宝藏,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辉煌。
你让满族的风采永不散场,在历史的舞台上永远闪亮。

刘精松上将题 《大金第一都》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景学勤中将题
为纪念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诞辰950周年,依据《五帝金秋》邮票人物像为原型锻造而成,高5.5米,重3500公斤
女真之魂海东青
海东青是女真族最高图腾,高5.55米、重5500 斤
汉白玉《五帝龙柱》
3.5米高汉白玉雕刻的五帝龙柱气势恢宏,柱上龙纹雕刻栩栩如生,龙柱顶端是高水旺大师创作的唐三彩五帝生肖兽首,穹顶之下,高瞻远瞩。
熊元吉少将题写 金源神龙
寿山石雕金源神龙,以1965年在阿城金代皇城遗址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铜座龙为原形制工而成,龙体长100厘米,重3500斤,底座上刻有135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大金第一都题字。
来源:三五非遗博览馆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集团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观察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