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军与夫人李洪英在广西柳州大龙潭旅游景区观光旅游。
3月17日,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军与夫人李洪英在广西柳州大龙潭旅游景区观光旅游。
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将军文化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双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路1号。2011年8月落成,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馆名由刘精松上将题写,馆内有领袖艺术、老红军与士兵、开国将帅、将帅艺术、将军艺术,伟大领袖,开国将帅堂七个展厅,共展出藏品35类15000余件,馆內还珍藏有1150位共和国将军的13500幅书画作品。2015年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创造了收藏将军书法之最。
2019年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
王军馆长
2018年荣获黑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8年荣获哈尔滨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2019年荣获黑龙江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2020年荣获黑龙江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0年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1年7月1日,作为援老抗美英模代表出席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
2024年7月,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共和国开国将帅林
开国将帅林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六十周年创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栽种1615棵云杉松,配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大师赠送的唐三彩开国将帅陶瓷肖像,代表生命之树常青,将帅精神永驻。
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将开国将帅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让后人永远铭记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开国将帅名垂青史,红军精神世代相传 。
2017年7月1日,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将帅纪念园正式开园,共有129位开国将帅后代的259位子女、现役军人、20多家新闻媒体、学生代表、企业家代表、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等千余人参加活动
自2017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来到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参加缅怀仪式的共计476位开国将帅的1302位后代。
龙潭公园是柳州市鱼峰区4A级风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3公里,规划面积约544公顷, 是一个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浏览区。
龙潭公园又叫大龙潭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毗邻市中心,是一个集合喀斯特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公园内树木苍翠、群山环抱,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清澈的潭水泻入镜湖,雷龙二潭水温恒定,每逢隆冬,水汽蒸腾,故称双潭烟雨。
龙潭春韵,迟暮偕游
晨光熹微,恰似一层薄纱,轻柔地披拂在柳州这座山水名城之上,为大龙潭旅游景区勾勒出如梦如幻的轮廓。我与夫人,携手迈过岁月的诸多门槛,古稀之龄的风霜悄然染白了鬓发,却未曾冷却我们对这世间美景的热忱,今晨,便踏入这大龙潭的绮丽画境之中。
行至景区入口,葱茏绿植仿若迎宾使者,翠意汹涌扑面而来。新抽的嫩叶尖儿挂着晶莹露珠,摇摇欲坠,仿若怀揣着对世界初绽的欣喜;那繁茂枝叶层层叠叠,交织成天然翠幕,筛落细碎日光,洒下满地金斑。夫人抬手,似欲承接那点点光晕,眼中满是孩童般的新奇,笑道:“瞧,这光都透着股灵秀劲儿,莫不是也沾染了山水的灵气。”我微笑颔首,岁月在她脸上刻下的纹路,此刻都晕染着温柔光芒,与这晨曦相融。
沿着蜿蜒石径深入,潺潺水声渐响,如隐世琴师拨弦,奏响空灵乐章。抬眼,一泓澄澈龙潭水豁然入目,湖面似巨大碧玉,平滑无痕,却又在微风轻抚下,泛起粼粼细纹,仿若大地轻舒的呼吸。水下藻荇摇曳,鱼儿穿梭其间,或红或黑,灵动身姿宛如水中精灵,嬉戏逗乐,引得夫人驻足良久,目光追随着它们游弋轨迹,喃喃:“这般自在,倒叫人羡慕。”我轻揽她肩头,忆起往昔风雨同舟岁月,如今能共赏此景,心中满是感恩,这宁静潭水,恰似岁月沉淀后的安宁馈赠。
湖畔垂柳依依,细长柳枝垂落水面,仿若蘸水挥毫,书写诗意。我们在柳下长椅落座,湖面倒映着我们的身影,白发苍苍却相依相偎。远处山峦起伏,晨雾如轻纱缭绕山腰,山色青黛含烟,仿若水墨洇染。偶尔几声清脆鸟鸣,打破静谧,却又添几分生机,似唤醒这沉睡山川的晨钟。夫人靠在我肩头,轻声感慨:“一生走来,诸多不易,此刻倒觉得都值了,有这山水,有你在旁。”我握紧她的手,掌心传递着岁月凝练的深情,无需多言,此刻静谧便是最深情的告白。
日头渐高,洒下暖煦光辉,为景区镀上一层金边。我们缓起身,沿着湖岸继续漫步,沿途繁花似锦,粉桃灼灼、白梨皑皑、嫣红杜鹃簇拥绽放,馥郁花香沁人心脾,仿若岁月酿成的美酒,醉了身心。花丛间蝶舞翩跹,蜜蜂忙碌,夫人眼中满是爱怜,低语:“这生灵们,让整个天地都活了起来。”我明白,这一方山水,于我们而言,是暮年心灵栖息之所,承载着往昔回忆,满溢当下温馨,更孕育着对未来相伴时光的期许,哪怕余晖渐短,有这龙潭春景、身旁伊人,余生亦暖。
暮春偕游大龙潭
古稀携手步龙潭,
胜日寻芳意兴酣。
柳影垂波鱼戏藻,
桃枝映水蝶依岚。
青山凝黛添幽韵,
碧涧鸣琴润翠峦。
坐看烟霞迟暮景,
余生相伴共清欢。
这首七律开篇点明暮春时节,年逾古稀的夫妻二人携手同游大龙潭,心情畅快地寻觅春日美景。颔联细致描绘潭边景色,垂柳影子倒映水中,鱼儿欢快地在水藻间嬉戏,桃树枝条临水,蝴蝶依傍着山间雾气翩跹飞舞,动静结合,画面感十足。颈联将视野拓宽,远处青山如黛,增添了几分清幽韵味,山间碧涧潺潺,仿若奏响的琴音润泽着翠绿山峦,有声有色地展现大龙潭的自然之美。尾联回扣主题,夫妻二人静静观赏着傍晚烟霞笼罩的景色,即便已至暮年,却能彼此相伴,共享这清幽欢乐的时光,传递出岁月沉淀后的深情与安宁。
偕游龙潭
古稀相伴入龙潭,
翠影波光映笑颜。
柳岸闲行春日暖,
余生情韵寄青山。
首句直叙古稀之年的夫妻二人相伴走进大龙潭景区,开启这趟悠然之旅。次句描绘眼前所见,葱茏翠影、潋滟波光交相辉映,而二人脸上洋溢的笑颜更是比春日暖阳还要灿烂,展现出赏景时的愉悦心境。第三句特写在柳树成荫的湖岸悠然漫步的场景,点明春日和煦,烘托出惬意氛围。尾句升华情感,表明余生的情致与韵味都寄托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寓意夫妻二人在暮年将继续携手,于自然怀抱中续写相伴的温馨故事,让山水见证他们矢志不渝的深情。
游大龙潭有怀
古稀临胜境,携手步龙潭。
柳色依风舞,波光映日蓝。
繁花添野趣,幽径绕青岚。
回首流年事,相偎意更酣。
首联点明人物与地点,年逾古稀的夫妻二人来到这绝佳美景之处——大龙潭,一个“临”字,似能让人感受到他们面对胜景时的些许期待,“携手”则直白又温馨地描绘出两人的亲密姿态,开启全诗温情氛围。颔联聚焦景色,嫩绿柳色随风翩跹起舞,灵动活泼,湖面波光粼粼,在日光映照下湛蓝夺目,视觉上色彩明艳,动静相宜,尽显春日生机。颈联进一步铺展画面,缤纷繁花肆意绽放,为山野增添无尽趣味,蜿蜒幽径迂回环绕于山间青岚之中,让人仿若置身仙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尾联笔触一转,由景入情,回首往昔悠悠流年诸事,此刻夫妻二人相互依偎,心中情思涌动,沉醉在眼前景色与回忆交织的美好里,一个“酣”字,将暮年相伴、情笃意浓的状态推向高潮,余韵悠长。
龙潭暮游
古稀游龙潭,山水映苍颜。
柳岸同观景,余晖暖暮年。
首句点明主人公年纪与出游地点,古稀之年来到大龙潭,简单直接,引发读者想象。次句“山水映苍颜”颇有韵味,清澈的山水如镜,映照出夫妻二人饱经岁月的面容,岁月沧桑与自然灵秀形成对比,又和谐相融。第三句聚焦游玩场景,在柳树成荫的岸边,二人并肩观景,画面宁静美好,尽显相伴温情。尾句“余晖暖暮年”意境深远,傍晚的余晖洒下,不仅温暖了身体,更慰藉了两颗走过漫长岁月的心,为全诗添一抹温馨而略带感怀的色彩,让人感受到暮年夫妻在自然美景中汲取的温暖力量。
行香子·偕游龙潭
古稀相携,漫步龙潭。正春浓、翠影千般。柳丝垂岸,钓起微澜。看水中鱼,花中蝶,岭头岚。
昔年如梦,风雨曾谙。幸余生、暖日长环。湖光映面,笑对苍颜。守一泓静,一林秀,一生缘。
这首词开篇点明人物状态与出游之地,年逾古稀的夫妻携手漫步在大龙潭景区。“正春浓、翠影千般”描绘出暮春时节,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下文的景色描写做铺垫。接着,“柳丝垂岸,钓起微澜”,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柳丝“钓”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柳丝拂动水面,泛起涟漪的画面,极具画面感。“看水中鱼,花中蝶,岭头岚”,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潭中鱼儿嬉戏、花丛蝴蝶翩跹、山间雾气缭绕的多元美景,层次丰富。
下阕笔触一转,由景入情。“昔年如梦,风雨曾谙”,回忆往昔岁月,诸多风雨磨难如同梦境一般,暗示夫妻二人一路走来的不易。“幸余生、暖日长环”,庆幸在余下的时光里,能够享受这如暖阳般美好的生活,情感由感慨转为欣慰。“湖光映面,笑对苍颜”,面对湖水映照出的面容,夫妻二人坦然微笑,接受岁月的痕迹,体现出豁达的心境。最后,“守一泓静,一林秀,一生缘”,以景寓情,表明夫妻二人愿守护这一潭静水、一片秀林,更守护彼此一生的缘分,升华了整首词的主题,展现出暮年夫妻相濡以沫、与自然相融的美好情怀。
大龙潭畔偕游联
上联:
古稀逾岁,携手龙潭,看柳影摇波,桃枝映水,蝶戏芳丛添韵致。感春日熙和,暖透身心,恰似当年情窦启,忆风华正茂,同逐青春绮梦,虽经风雨千般,未改初心,矢志相依,岁月悠悠,此爱深沉如静水深流,永伴山川凝厚意;
下联:
暮景盈眸,并肩幽径,听泉声漱石,鸟语穿林,鱼翔浅底起涟漪。叹流年似水,悄磨棱角,犹欣此刻鬓霜添,望峰峦叠翠,共赏暮岁霞光,纵历沧桑万种,难移素愿,倾心相守,人生漫漫,这缘绵亘似苍松傲雪,长随天地鉴真情。
上联开篇点明夫妻二人已过古稀之年,携手来到大龙潭。接着描绘眼前美景:柳影摇曳生姿,桃枝临水照影,蝴蝶在花丛中嬉戏,春日温暖和煦,既营造出美好的游览氛围,又勾起回忆,想起年轻时开启的情窦,追逐青春梦想,虽历经风雨,初心不改,两人的爱情如同静水深流,深沉且恒久,与山川融为一体,尽显深情厚意。
下联同样先描述暮年游览所见所闻,泉声在石头间流淌,鸟儿歌声穿过树林,鱼儿在水底嬉戏泛起涟漪,在感叹流年似水、容颜老去的同时,又欣然于当下能共赏暮年霞光,即便沧桑历尽,相守的愿望从未改变,缘分如同苍松傲雪,坚韧而长久,让天地见证这份真情。全联对仗工整,情景交融,展现出古稀夫妻在大龙潭畔的深厚情谊与对生活的热爱。
大龙潭暮春偕游赋
时维季春,序数花朝。吾携发妻,步游柳州大龙潭之胜境。斯地也,烟霞叆叇,翠影婆娑。山峦叠嶂,仿若青黛之画卷徐徐铺展;潭水澄澈,宛如琉璃之明镜熠熠生辉。
初入景区,繁花似锦,织就缤纷之色带;芳草如茵,铺陈柔软之绒毡。桃枝夭夭,粉面含春,恰似佳人之笑靥;李花皑皑,素心映雪,宛如仙子之玉肌。蝶舞翩翩,穿梭于嫣红姹紫之间,似与繁花争艳;蜂鸣嗡嗡,忙碌于花蕊枝头之上,如为甜蜜奔波。
继而临潭,清风拂面,水波不兴。潭边垂柳依依,细长之柳枝垂落,仿若绿绦戏水;水中游鱼历历,灵动之身姿穿梭,恰似银箭逐流。吾与妻携手,徐步于柳岸石径,赏眼前之美景,感自然之神奇。忆往昔峥嵘岁月,风雨兼程,或困于生计之艰难,或罹于疾病之困扰,然彼此扶持,不离不弃,方度诸多难关。
俄而,夕阳西下,余晖洒金。山峦披彩,潭水泛红,天地间仿若一幅绚丽之油画。吾与妻坐于潭畔长椅,静赏这暮春之晚景,心中满是宁静与满足。此时无声胜有声,相视一笑,尽得人生真意。
嗟夫!岁月如流,容颜易老,而吾与妻之深情,恰似这大龙潭之水,深沉而恒久;又如这山间翠木,坚韧而常青。愿余生之年,常能如此相伴,共赏四季更迭,同品世间百味,不负这大好时光,不辜这山川美景。 此赋以暮春时节夫妻二人同游大龙潭为背景,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详细描绘景区内繁花、芳草、桃枝、李花、蝶、蜂等构成的缤纷春景,以及潭边垂柳、游鱼展现的清幽画面,动静结合,声色俱佳。随后在赏景过程中回忆往昔风雨同舟的岁月,突出夫妻二人不离不弃的深情。最后以夕阳西下的晚景收尾,表达愿余生继续相伴、共赏世间美好的愿望,情与景完美融合,展现出暮年夫妻的温馨生活与深厚情感。
偕游龙潭赋
时维季春,岁在古稀。吾与吾妻,相偕游于大龙潭。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潭水悠悠,碧波荡漾,似镜新开,云影徘徊。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繁花似锦,香气氤氲。蝶舞翩跹,戏于花间;鸟啼婉转,鸣于枝头。
吾二人携手徐行,步于幽径。观山川之壮丽,感自然之神奇。想人生之须臾,叹岁月之如矢。然幸得相伴,风雨同舟,历经沧桑,初心未改。
至若夕阳西下,余晖洒金。潭面波光粼粼,似碎金铺陈。吾二人坐于潭边石上,静赏暮景,心醉神迷。但觉岁月静好,此生无憾。
愿得岁月长,相伴永不离。共赏春花秋月,同观夏云冬雪。情比潭水,深且长矣;爱如山川,久且坚哉。
此篇古体诗词,以赋的形式描绘了夫妻古稀之年同游大龙潭的情景。先点明时间、人物和地点,接着描写春日大龙潭的美景,包括潭水、花草、蝶鸟等。然后叙述二人携手漫步,感慨人生岁月,庆幸彼此相伴。最后以夕阳西下的美景收束,表达了夫妻希望岁月长久、相伴永远的美好愿望,情与景相互交融。
上联:古稀侣龙潭赏春添趣
下联:暮岁情柳岸观水醉心
横批:相伴余晖
上联描绘出古稀之年的夫妻二人在大龙潭悠然欣赏春日美景,为生活增添无尽趣味的温馨画面,其中“龙潭”点明游玩之地,“赏春”突出时节与活动,尽显悠然自得之态。下联展现暮岁之时他们在柳树成荫的岸边静静观看潭水,沉浸陶醉其中的情景,“柳岸观水”细节感十足,与上联的地点、行为相呼应,强化了闲适氛围。横批“相伴余晖”既点明夫妻二人相伴走过大半辈子,如今如同余晖般宁静美好,又暗示当下游玩正值夕阳西下之际,余晖洒金,给整个画面添上一抹暖色调,寓意着他们余生将继续携手,在岁月的余晖里相互依偎、共赏世间美好。
上联:古稀步龙潭,春撩白发
下联:暮景依柳岸,水映丹心
横批:情暖暮年
上联中,“古稀”明确夫妻二人年事已高,“步龙潭”点明游览之地为大龙潭,他们缓缓漫步其间,“春撩白发”运用拟人手法,春日生机盎然的景致撩动着苍苍白发,暗示即便岁月流逝、容颜老去,二人仍保有对美好春光的热爱与追逐,展现出暮年的活力与生活热情。
下联里,“暮景”承接上联的暮年情境,同时指代傍晚时分的景色,“依柳岸”描绘出夫妻二人相依于柳树成荫的湖岸,欣赏着潭水风光,“水映丹心”寓意清澈潭水映照出他们赤诚之心,这颗心饱含着对彼此的深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走过风雨岁月后沉淀的坚毅,象征着他们矢志不渝的情感。
横批“情暖暮年”高度概括全联主旨,强调夫妻间深厚情谊如同春日暖阳,温暖着这暮年时光,即便在人生迟暮阶段,他们凭借彼此相伴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让生活依旧温馨美好,充满诗意。
大龙潭游记
春末的柳州,阳光暖煦,微风轻柔,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我与相伴数十载的夫人,虽已迈过古稀之年的门槛,却依旧兴致勃勃,相约前往那闻名遐迩的大龙潭旅游景区,欲在山水之间寻一抹悠然,拾一段回忆。
踏入景区大门,仿若一脚跨进了世外桃源。绿意率先汹涌而来,古木参天,枝叶繁茂,层层叠叠的绿交织成一片浩瀚的翠海,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星星点点的光斑如同细碎的金子,跳跃在蜿蜒的小径上。路旁的花草肆意生长,五彩斑斓,不知名的野花仰着头,似在向我们炫耀它们蓬勃的生命力。夫人眼中满是欣喜,俯身轻嗅一朵娇艳的小花,感叹道:“这花儿开得真是精神,看着就让人欢喜。”我笑着点头,牵起她的手,继续前行。
沿着曲折的小路漫步,潺潺的水声愈发清晰,宛如一首空灵的乐章在耳边奏响。不多时,一泓碧水豁然呈现眼前,那便是大龙潭的潭水了。潭面宽阔,平滑如镜,倒映着岸边的青山绿树、亭台楼阁,虚实相映,仿若水下藏着另一个同样绮丽的世界。微风拂过,镜面泛起涟漪,水中的景致便跟着摇曳生姿起来。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划出一道银色的弧线,转瞬又没入水中,只留下一圈圈扩散的水波,逗得岸边游人阵阵惊呼。夫人看得入神,不禁拍手称赞:“这鱼可真机灵,给这潭水添了不少生气。”我在一旁看着她孩童般的模样,心中满是宠溺。
潭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仿若女子的柔发轻抚着潭水。我们寻了一处柳荫下的长椅坐下,静静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远处山峦起伏,连绵的山峰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恰似一幅水墨丹青,透着朦胧的诗意。山间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片刻的静谧,却又为这山水画卷添上了灵动的一笔。此时,夫人轻轻靠在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想想咱们这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几十年,如今还能坐在这儿,看着这么美的风景,真是不容易。”我握紧她的手,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我们相互扶持、彼此鼓励,才走过了一程又一程。而此刻,在这大龙潭的美景中,所有的苦难都化作了心底的一抹甘甜。
午后时分,阳光变得更加热烈,我们起身沿着湖边缓缓踱步。湖岸的花丛中,蝴蝶翩跹起舞,它们成双成对,在花丛间嬉戏追逐,五彩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夫人的目光被蝴蝶吸引,她跟随着蝴蝶的踪迹,脚步轻盈得如同少女一般。我跟在后面,看着她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岁月虽然在我们的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却从未磨灭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一片橙红色。晚霞倒映在潭水中,潭水也跟着燃烧起来,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我们站在湖边,望着这如梦如幻的晚景,久久不愿离去。夫人轻声吟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却笑着反驳:“虽近黄昏,有你相伴,亦是最美的时光。”
在这大龙潭的一日,我们赏尽了山水美景,也重温了一路走来的深情厚谊。当夜幕降临,我们手牵手,带着满心的欢喜与满足,缓缓走出景区。我知道,这美好的一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暮年生活里一道璀璨的光。而未来,还有更多的风景等待我们携手去发现、去品味,只要我们在一起,岁月便永远静好。
《游大龙潭记感》
今日,与发妻同游柳州大龙潭,归而有感,遂援笔以记之。
吾与妻皆逾古稀,岁月如流,霜发渐生,然对山川胜景之热忱,未尝稍减。入得景区,仿若踏入仙境。但见草木葱茏,繁花似锦,蝶舞蜂飞,一片生机勃勃之象。潭水悠悠,澄澈似镜,倒映着天光云影、翠峦青树,美不胜收。
漫步其间,忆及往昔。年少时,为生计奔波,为儿女操劳,虽心向自然,却难有闲暇赏玩。风雨数十载,历经坎坷,幸有妻在侧,相濡以沫,共克时艰。每念及此,心中满是感恩。今垂垂老矣,方得从容漫步于此美景之中,实乃人生幸事。
观那潭边垂柳,细长柳枝垂于水面,随风摇曳,恰似岁月的温柔抚摸。妻驻足凝视,面露微笑,眼中尽是对这自然馈赠的喜爱。我深知,此生相伴,虽有辛苦,却更有此刻宁静与满足。曾几何时,以为暮年唯余平淡,岂料这山水之间,竟让心灵重获少年之悸动。
夕阳西下,余晖洒金,为大龙潭披上一层绚丽外衣。吾与妻坐于石凳,静赏这暮景,心中感慨万千。岁月悠悠,容颜易改,而情之深厚,可比这山川永固。在这山水间,我领悟到,人生之美,不在功成名就,而在身边有伴,能共赏世间美好,共品岁月沧桑。
此行大龙潭,于我而言,不只是一场游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感恩自然赐我美景,感恩妻子陪我一生,愿余生岁月,仍能这般携手同行,看遍山川,不负韶华。 日后每念及今日之游,想必心中亦是满溢温暖与幸福,足以慰藉余生。
这篇文言文感受开篇点明与妻子同游大龙潭之事,接着描述景区美景,引发对往昔艰辛岁月的回忆,突出夫妻相互扶持之情。又通过潭边赏景细节,展现暮年的宁静满足。最后借夕阳西下的感慨,升华到对人生之美的体悟,感恩自然与妻子,希望余生继续相伴,结构完整,情感真挚。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