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

开国将军林前传承红色基因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 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视频】“致敬,我们的城市”http://peopleurl.cn/25qM7j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三五观察网哈尔滨电

展馆景观

金源油画

展馆场景

当前位置: 首页 > 爱我中华 > 三五观察网 | 古稀同游窑埠春光好 岁月相伴柳州爱意浓

三五观察网 | 古稀同游窑埠春光好 岁月相伴柳州爱意浓

2025年03月17日 16:35:53 来源:三五观察网 访问量:593

窑埠烟霞见证金婚爱

柳州风月长歌白发缘

3月17日,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军与夫人李洪英在广西柳州窑埠古镇旅游景区游览观光。

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双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路1号。

“忆几代风云魂牵百将经纶志,

引四时烟雨情重九州锦绣篇”

作为全国首座以将军文化为核心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崇高精神的博物馆2011年8月正式落成,5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宛如一部恢弘巨著,等待着世人翻阅。其馆名由刘精松上将题写,笔力遒劲,尽显庄重权威。

     馆内,七个展厅如璀璨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光芒。领袖艺术、老红军与士兵、开国将帅、将帅艺术、将军艺术、伟大领袖、开国将帅堂,串起历史的脉络,铺展英雄的画卷。博物馆还设有两个特色个园区,将军文化园内,千名将军墨宝碑林林立,篆刻1080位共和国将军书法,将帅林文化园,开国将帅林碑、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庄严肃穆,栽种1614位开国将帅云杉松,馆内藏品琳琅满目,35类15000余件,每一件都诉说着一段峥嵘岁月。尤为珍贵的是1150位共和国将军的13500幅书画作品,墨香四溢,宛如“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彰显着将军们的豪情与壮志。2015年,凭借在将军书法收藏领域的卓越成就,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成为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2005年3月15日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庆祝两会三五老将军书画笔会起至2025年,博物馆已成功举办110次将军文化活动,如同一曲激昂的乐章,奏响红色旋律。188位共和国将军来到哈尔滨,其中4位上将、15位中将、169位少将,还有2位伟人7位后代、60位开国将帅79位后代,为这乐章增添了深沉的历史回响。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2016-2017年,博物馆将文化传播的脚步迈向全国,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11个城市开展13次赠送《开国将帅肖像油画集》活动,1208位开国将帅1482位后代参加活动。

2017年7月1日,将帅纪念园盛大开园,开国将帅林缅怀活动同期举行,近千余人齐聚于此,有129位开国将帅258位后代在开国将帅林缅怀先辈。截至2025年,累计已有2位伟人9位后代、476位开国将帅1298位后代,在开国将帅林前寄托哀思,传承革命精神。开国将帅名垂青史,红军精神世代相传。

     博物馆馆长王军,亲自拜访向守志上将、张玉华少将等18位开国将军,为博物馆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社会认可与荣誉方面,博物馆硕果累累。2015年,获评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国防教育基地;2019年,荣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区域文化旅游的闪耀明珠;202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为青少年开启红色教育的大门,培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希望。

     馆长王军个人亦载誉而归,2018年荣获黑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哈尔滨最美退役军人称号;2019年获黑龙江最美退役军人称号;2020年获黑龙江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21年7月1日,作为英模代表出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2024年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并当选第三届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个人之力,推动非国有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始终秉持“追忆革命史,传承英雄志,弘扬将帅魂,升华爱国情”的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将军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共和国开国将帅林

开国将帅林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六十周年创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栽种1615棵云杉松,配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大师赠送的唐三彩开国将帅陶瓷肖像,代表生命之树常青,将帅精神永驻。

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将开国将帅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让后人永远铭记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开国将帅名垂青史,红军精神世代相传 。

2017年7月1日,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将帅纪念园正式开园,共有129位开国将帅后代的259位子女、现役军人、20多家新闻媒体、学生代表、工商联企业家代表、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等近千余人参加活动。

自2017年至2024年12月20日,来到开国将帅林参加缅怀仪式的共计476位开国将帅1302位后代。

‌柳州窑埠古镇‌位于柳州市区东堤南路,蟠龙山下,是柳州市政府十大重点工程之一,被誉为“百里柳江”的璀璨明珠。古镇占地面积约40万平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是柳州市的4A级景区。

历史背景与文化特色

窑埠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因烧制砖瓦而闻名,古镇因此得名“窑埠”。古镇不仅传承了柳州商埠文化、民俗文化,还保留了许多清代民居、商铺和祠堂等古建筑。古镇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徽派建筑的元素,以青砖灰瓦、木雕石刻为主要特色,展现了古朴与典雅的气息‌。

主要景点与活动

窑埠古镇的主要景点包括龙城阁、窑埠码头、蟠龙双塔和王氏山房等。龙城阁是古镇的地标建筑,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整个古镇和柳江的美景。窑埠码头是柳州最古老的码头之一,见证了柳州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繁荣。蟠龙双塔位于蟠龙山公园内,与古镇建筑群相互映衬,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王氏山房则是明代名仕隐居耕读的历史见证‌。

此外,古镇内设有广西桂剧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展示了多民族文化的共荣共存。游客可以参与舞龙舞狮、打糍粑、剪纸等传统节庆活动,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

窑埠古镇的暮岁恋歌

三月的风,轻柔得如同岁月的手,缓缓翻过古稀的日历,在这个温润的季节里,我与夫人来到了广西柳州的窑埠古镇。

踏入古镇,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青瓦木墙,错落有致地排列在街巷两旁,像是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金黄的碎影,给古老的石板路铺上了一层梦幻的薄纱。夫人的手轻轻挽着我的臂弯,我们漫步其间,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每一步都踏得小心翼翼,仿佛生怕惊扰了古镇沉睡的记忆。

街边,各种特色小店琳琅满目。我们走进一家摆满手工艺品的铺子,那些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壮锦,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夫人拿起一匹绣着花鸟的壮锦,眼中满是喜爱,轻轻抚摸着细腻的纹理。我看着她专注的模样,时光仿佛倒流,回到了年轻时我们一起逛街的日子,那时的她青春正好,而如今,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可在我心中,她依旧是那个让我心动的姑娘。

行至柳江边,江风拂面,带着丝丝水汽。江面上波光粼粼,船只往来穿梭。我们在江边的长椅上坐下,望着眼前的景色,夫人靠在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没想到,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和你一起看这样美的风景。”我握住她的手,那双手不再柔软光滑,布满了岁月的褶皱,可我却握得更紧了。

回首往昔,我们一起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一路相互扶持。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我们一起为生活奔波,为家庭付出,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如今,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们终于有时间停下脚步,看看这世间的美好。

在窑埠古镇的这一天,时间仿佛变得很慢很慢。我们看夕阳渐渐西沉,天边被染成了橙红色,将古镇笼罩在一片温暖的余晖之中。此时的古镇,华灯初上,灯火阑珊,与白日的古朴宁静截然不同,多了一份热闹与烟火气。

离开古镇时,我心中满是眷恋。这一天,是我们古稀之年的一次浪漫旅行,也是我们相濡以沫岁月的又一段珍贵回忆。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还有多少风雨,只要有夫人在身边,每一段旅程都将充满温暖与幸福。

窑埠古镇偕妻游

古稀同赏柳州春,

窑埠风光醉老身。

挽手并肩寻旧影,

岁华深处守情真 。

窑埠古镇携妻游

古稀相伴赴龙城,

窑埠烟光入画屏。

青瓦旧墙寻古韵,

碧波新柳唤春醒。

并肩漫赏千般景,

执手同听百鸟鸣。

岁月悄移情愈笃,

此生不负暮年行。

清平乐·窑埠古镇情长

古稀同路,踏入窑埠处。青瓦木墙添意趣,江水悠悠东去。

回首岁月匆忙,半生风雨同扛。此刻并肩漫步,余生共赏斜阳 。

窑埠古镇伉俪游赋

岁在季春,时维阳月,余年届古稀,与吾爱相携,畅游于广西柳州窑埠古镇。初至古镇,见重楼叠宇,错落江畔。黛瓦鳞次,恰似墨云栖于檐顶;雕梁交错,仿若飞龙隐于其间。其门楣窗棂,皆饰以精妙木雕,或为祥禽瑞兽,或为奇花异草,栩栩如生,尽显往昔匠人之卓绝技艺。

吾与妻信步其间,脚下石板路,历经岁月摩挲,纹理斑驳,似在默默诉说着古镇千百年的风雨沧桑。街边商号林立,琳琅满目的特色物件,散发着浓郁的市井烟火气息。步入一家小店,店内陈列着绚丽多彩的壮锦,吾妻轻抚锦缎,眼中满是倾慕。见此情景,往昔青春岁月里,彼此相伴的温馨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时的我们,虽生活质朴,却有着无尽的憧憬与欢乐。

行至柳江边上,江风徐徐,水波潋滟。极目远眺,天际与江水相融,苍茫一片。江上舟楫往来,或扬帆,或摇橹,为这宁静的江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吾与妻凭栏而立,她轻轻依偎于吾身侧,轻声感叹:“历经风雨,暮年仍能同赏这般美景,实乃人生幸事。”吾紧握住她的手,那双手虽已不再纤细娇嫩,却承载着我们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是岁月馈赠的珍贵礼物。

遥想往昔,一路走来,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如影随形。然无论风雨如何侵袭,我们始终相互扶持,不离不弃。为了子女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安稳,我们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如今,子女皆已成人,各自成家立业,开启了属于他们的人生旅程。而我们,也终于有闲暇时光,携手探寻这世间的美好景致。

于窑埠古镇一日之游,短暂却难忘。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见证了我们之间深沉而醇厚的情感。待离去之时,心中满是眷恋不舍。此游不仅是一次赏景之行,更是我们携手走过漫长岁月的生动注脚。愿往后余生,岁岁年年,皆能与吾妻相伴,共赴世间更多的美好,续写属于我们的白首情长。

窑埠偕妻游

古稀已至心未老,

相伴同游柳州道。

窑埠古镇展新貌,

岁月悠然情未了。

飞檐斗拱映碧霄,

石板古巷步轻悄。

携手共赏风光好,

此生相依直到老。

窑埠古镇游

古稀逢暖日,相伴柳州行。

窑埠街衢旧,檐牙岁月明。

相携穿巷陌,对坐看波平。

暮岁情尤笃,同听暮鼓鸣。

古镇情长

古稀游古镇,执手共春光。

岁月情难改,相依鬓已霜。

窑埠巷间执手寻旧忆

柳江畔畔并肩赏新晖



柳水映晖同赏窑埠韵

古稀携手共温岁月情

横批:情满夕阳


古镇行来岁月添新彩

暮年相伴光阴酿旧情

横批:相伴永恒

窑埠古镇:岁月长情的温暖注脚

三月的风,带着独属南方的温柔,轻拂过古稀之年的我与相伴一生的夫人。我们背上行囊,奔赴广西柳州,走进了窑埠古镇。踏入古镇的那一刻,时光仿若倒转,岁月的痕迹与生活的烟火气在这里交融。

漫步在窑埠古镇,脚下是历经岁月打磨的石板路,触手的粗糙感,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路两旁的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朴中透着典雅。每一块青砖、每一片黛瓦,都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气息,夫人轻轻挽着我的手臂,我们的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沉浸在这悠然的时光里。

街边的小店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一家摆满手工艺品的店铺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店内,壮锦的色彩绚丽夺目,编织着民族的风情;木雕的纹理细腻逼真,刻画出岁月的轮廓。夫人拿起一个木雕摆件,仔细端详,眼中满是喜爱。看着她专注的模样,我的思绪飘回到年轻时,那时的我们,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时间这样悠闲地逛街赏物。如今,岁月染白了我们的头发,却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相伴。

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柳江的波光映入眼帘。江水悠悠,缓缓流淌,船只在江面上穿梭,泛起层层涟漪。我们在江边的长椅上坐下,江风拂面,带着丝丝水汽,格外惬意。夫人靠在我的肩头,轻声说道:“真没想到,到了这个年纪,还能和你一起看这么美的风景。”我握住她的手,那双手虽不再光滑,却温暖依旧。回首往昔,那些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此刻都化作了心中的柔情。我们一起为家庭操劳,一起面对生活的坎坷,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如今,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我们终于有时间停下脚步,享受属于我们的二人世界。

在窑埠古镇的这一天,时间仿佛变得很慢很慢。我们看着夕阳渐渐西沉,天边被染成了橙红色,古镇在余晖的笼罩下,愈发显得古朴而宁静。此时,古镇的灯火渐次亮起,与江面上的波光相互辉映,如梦如幻。

离开古镇时,心中满是眷恋。这一天的时光,是我们古稀之年的一次珍贵回忆,也是我们相濡以沫岁月的又一个温暖注脚。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还有多少风雨,只要有夫人在身边,每一段旅程都将充满阳光与幸福。

窑埠古镇游记

时维暮春,岁在古稀,吾与妻同游于柳州窑埠古镇。初临此地,见古镇枕柳江而卧,楼阁错落,古意盎然。

入镇,踏于石板古道,其面斑驳,似岁月之刻痕。两旁屋宇,青砖黛瓦,飞檐斗拱,颇具古风。檐下红灯高挂,随风轻晃,与日光相映,熠熠生辉。巷中店铺林立,琳琅之物满目,或为精致木雕,或为绚丽壮锦,皆显民俗之韵。吾妻入一铺,观一绣品,双眸流彩,轻抚其纹,吾见之,忆及往昔青春,携手同行之景,如在目前。

行至柳江畔,江水悠悠,波光潋滟。远岫含烟,与天相接,江舟往来,或行或泊,自成画境。吾与妻凭栏而立,风拂衣袂,妻倚吾身,喟然曰:“半生风雨,暮年得此同游之乐,幸甚。”吾执妻手,其手虽茧厚纹深,然温暖如初。想当年,家境清寒,诸事维艰,然夫妻一心,同操家务,育子女成人,未曾有怨。今儿女自立,吾等得闲,方有此游。

俄而夕阳西下,余晖洒于古镇,万物皆染金辉,愈显古朴宁静。灯火渐次亮起,与波光相衬,如梦如幻。

既归,心犹念之。此游于吾,非独赏景,实乃岁月深情之见证。愿往后余生,岁岁相伴,同赴世间诸般美好,不负此白首之约 。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集团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观察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