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

开国将军林前传承红色基因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 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视频】“致敬,我们的城市”http://peopleurl.cn/25qM7j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三五观察网哈尔滨电

展馆景观

金源油画

展馆场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五在线展示 > 三五观察网 | 珠辉熠熠凝华彩 韵意悠悠绕古今

三五观察网 | 珠辉熠熠凝华彩 韵意悠悠绕古今

2025年02月21日 10:50:30 来源:三五观察网 访问量:714 作者:百遗荟王军

三五非遗博览馆珠韵千秋展厅


非遗馆内绽奇光.

珠串玲珑岁月藏

细品韵声凝古意.

千秋瑰宝韵流芳

珠韵千秋展厅前言

在人类文明的浩瀚长河中,有一种工具,以其独特的韵律奏响了数千年智慧的华章——它就是算盘。

当指尖轻触这一方小小的算盘,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从古代商贸集市的喧嚣,到手工作坊的忙碌;从田间地头的收成核算,到官衙府库的钱粮统计,算盘的身影无处不在。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古人对数学精妙的理解,每一档、每一颗算珠,都是匠心独运的结晶,承载着先辈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商业智慧与生活谋略。

“珠韵千秋”展厅,精心汇聚了上百把算盘珍品,它们跨越时空,形制多样,记录着岁月变迁。在这里,您不仅能欣赏到算盘工艺之美,聆听算珠碰撞的清脆回响,更能透过它们,探寻华夏大地经济发展、社会更迭的足迹。如今,算盘计算法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步入这个展厅,重拾那些被时光打磨的记忆,领略珠韵绵延千秋的魅力。

算盘里的岁月回响

在我的三五非遗博览馆,有一方特别的天地——算盘展厅。踏入其中,100把算盘静静陈列,似在诉说往昔,承载着我大半生与数字共舞的时光。

犹记 17 岁,青涩的我初入生产队担任会计。那是个物资不算充裕的年代,一把 3 档算盘便是我最得力的“战友”。手指轻拨算珠,“噼里啪啦”,账目在清脆声响中有条不紊地厘清,粮食分配、工分核算,每一次精准计算都关乎乡亲们的切身利益。寒来暑往,算盘伴我度过三年质朴岁月。

而后从部队归来,投身工业会计领域,手中算盘升级,5 档、10 档……面对复杂的成本核算、薪资统计,算盘从不曾让我失望。7 年时光,工厂车间机器轰鸣,办公室里我独坐一隅,算盘珠子碰撞,奏响奋进乐章,见证企业成长点滴。

1981 年,我挑起厂长重担,经营之路波谲云诡,可算盘依旧是心头挚爱。决策时刻,我会轻抚算珠,权衡投入产出;谈判桌上,算盘数据是我最坚实的底气。那些 35 档、55 档乃至 75 档、105 档的大家伙,在重大项目规划中大展身手,算珠游走间,未来蓝图徐徐铺展。

如今,算盘计算法入选国家级非遗,这展厅里的每一把算盘,都是岁月勋章。它们不仅是工具,更是我一路走来的忠实见证者,串起青春、奋斗与坚守,让我在时代浪潮中,始终锚定方向,向着梦想彼岸破浪前行,也愿这指尖技艺,能在岁月长河中永绽光芒。

珠韵千秋展厅简介

欢迎踏入“珠韵千秋”展厅,这里是算盘的奇妙世界,古韵与智慧交织,承载着跨越千年的传奇。

一进展厅,百余把算盘映入眼帘,形制各异,从简约的 3 档到繁复的 105 档,它们跨越时光而来,诉说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故事。算盘诞生于古代商业萌芽之际,算珠的每一次灵动跳跃,皆为经济脉络的精准梳理。在农业社会,它助力田间谷粟、手工制品的精细核算;步入工业时代,又为成本管控、效益权衡立下汗马功劳。

听,轻拨算珠,清脆声响似古韵悠扬,那是历史的回音壁。这“哒哒”之音,伴随历代账房、商贾,于繁华市井、深宅大院中穿梭忙碌。如今,算盘虽已渐离日常计算舞台,但其计算技艺荣膺国家级非遗桂冠。在这里,您将领略算盘工艺之精巧,体悟其蕴含的数学哲思、经营韬略,沉浸于珠韵弥漫的千秋华章。

“珠韵千秋”解析:

“珠”

本义指珍珠,圆润光泽、珍贵稀有,常象征美好、纯净、珍贵等,如“掌上明珠”凸显其宝贵;也可指代像珠子的东西,如露珠、汗珠等,都具晶莹剔透的美感。

“韵”

有音韵、韵律之意,如诗词韵律带来和谐优美的节奏感;也表示韵味、韵致,是一种内在的、含蓄的美感与情致,能引发人美好联想,如琴音有韵,书画有韵。

“千秋”

指时间久远,代表悠久岁月与漫长历史,如“千秋万代”。它描绘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传承的延续性,让人联想到文化、传统等在岁月中传承发展。

“珠韵千秋”整体含义

可理解为如珍珠般美好珍贵的韵味、韵致能历经千秋万代而不衰,有对某种美好特质、文化内涵、艺术魅力等具有长久生命力和永恒价值的赞美与期许。比如形容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如昆曲,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经数百年仍散发着迷人光彩,就可用“珠韵千秋”来夸赞,寓意其像珍珠般珍贵的艺术韵味能在历史长河中永远流传,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滋养。

上联:珠辉熠熠凝华彩

下联:韵意悠悠绕古今

横批:珠韵千秋

上联中“珠辉熠熠”描绘珍珠光芒闪耀的样子,展现出一种夺目的美感,“凝华彩”强调其汇聚了绚丽的光彩,象征着美好事物所散发的魅力。下联“韵意悠悠”突出悠长深远的韵味、意蕴,“绕古今”点明这种韵味贯穿历史,从古至今一直延续,让人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横批“珠韵千秋”点明主题,既涵盖了珍珠般光彩与韵味,又强调其能历经漫长岁月而不朽。

上联:珠圆玉润千秋雅

下联:韵远声悠万代传

横批:珠韵千秋

“珠圆玉润”本就形容文字、歌声等婉转流畅、优美动听,也可用来比喻美好圆满,展现出一种温润的美感,“千秋雅”表明这份雅致能留存千秋;下联“韵远声悠”从听觉角度,写音韵悠长,传播久远,“万代传”强调这种带着独特韵味的事物可以代代相传,永不磨灭,整副对联依旧紧扣“珠韵千秋”所蕴含的珍贵、长久之意。

上联:算珠起落乾坤定

下联:账目清分岁月明

横批:珠算千秋

上联描绘了拨动算盘珠子,计算间决定商业、事务走向,有掌控局面、规划乾坤之意;下联说明通过算盘精准核算账目,让过往岁月里的经济往来清晰明朗,不生糊涂账;横批“珠算千秋”既彰显算盘历经千秋万代流传至今,作为非遗承载厚重历史,又寄寓对其技艺永续传承的美好期望。

算盘赋

算珠列阵似星罗,

千古奇谋隐翠蛾。

档上乾坤随指转,

盘中日月任心挪。

商途屡助财资算,

学苑曾启智海波。

虽历沧桑声韵在,

非遗荣耀耀山河。

首联将算盘上的算珠比作星罗棋布,暗示其蕴含无尽智慧,“翠蛾”一词指代使用算盘之人,他们藏巧思于幕后;颔联生动描绘手指拨动算珠,乾坤、日月仿佛都能随心掌控,展现算盘强大的运算功能,能左右商业、生活局面;颈联点明算盘在商业路途助力资金核算,在学术领域也曾启迪学子探索知识海洋;尾联感慨算盘虽历经岁月沧桑,但其清脆算珠碰撞声韵犹存,作为国家级非遗,绽放光芒,荣耀山河,传承华夏数千年计算精魂。

算盘吟

算珠起落意悠扬,

翠玉轻敲韵绕梁。

档里乾坤千百载,

非遗珍宝绽华光。

首句“算珠起落意悠扬”描绘出算盘使用时,算珠上下跳动,那灵动之态仿佛蕴含着深远悠长的意味,展现出算盘操作的节奏感。次句“翠玉轻敲韵绕梁”,将算珠比作翠玉,形象写出其质地与色泽,“轻敲”凸显操作的轻盈优雅,碰撞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余韵绕梁,强调了算盘独特的音韵美。第三句“档里乾坤千百载”,说明算盘虽小,每一档却能容纳千百年的商业、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信息,乾坤指代世间万象,它见证岁月变迁。尾句“非遗珍宝绽华光”点出算盘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珍宝般在时代中绽放绚丽光芒,备受珍视,传承华夏智慧火种。

临江仙·算盘

翠玉排珠精算器,档分日月星辰。指尖拨弄转乾坤。算筹声韵起,商海踏波痕。

曾记巷深沽酒肆,算盘敲响晨昏。繁华市井数它勤。今留珠韵在,非遗耀千春。

开篇“翠玉排珠精算器,档分日月星辰”,把算盘比作精美的计算器具,算珠如翠玉般晶莹,档位仿若划分了天地万象,极言算盘构造精巧,蕴含无尽智慧。“指尖拨弄转乾坤”生动展现手指操控算盘时,就像掌控着世间乾坤,凸显强大运算与决策功能。“算筹声韵起,商海踏波痕”,算盘运算声似古韵奏响,在商海浪潮里,它留下诸多拼搏奋进的痕迹,见证商业兴衰。

下阕回忆往昔,“曾记巷深沽酒肆,算盘敲响晨昏”,遥想古时幽深街巷中的酒馆,从早到晚算盘声不绝于耳,描绘出算盘深入市井生活场景。“繁华市井数它勤”强调在热闹集市、日常经营中,算盘最是忙碌勤恳。结尾“今留珠韵在,非遗耀千春”回归当下,表明算盘虽时代变迁作用改变,但其独特珠韵仍存,作为非遗将闪耀千百年,传承不绝。

算盘

素手拨珠忙,清音响四方。

乾坤藏档内,古韵永流芳。

首句“素手拨珠忙”,描绘出人们使用算盘时,手指轻盈拨动算珠,忙碌运算的场景,画面简洁而生动,让人仿佛能看到账房先生或是商家算账时的专注模样。

次句“清音响四方”,突出算盘算珠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这声音不仅在操作的空间内回荡,更有一种向四方传播之感,仿佛在诉说着算盘的故事,彰显其独特魅力。

第三句“乾坤藏档内”,寓意算盘虽小,但其每一档都蕴含着巨大能量,如同乾坤收纳其中,能计算天下大事、商业明细,体现算盘强大的功能性与承载的智慧。

尾句“古韵永流芳”,点明算盘作为古老的计算工具,如今虽已渐渐远离日常计算的核心舞台,但其所承载的历史古韵、文化价值却永远散发着芬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流芳百世。

算盘颂

精巧框间韵,玲珑算里谋。

档分天地数,珠落岁华留。

商事凭它断,文途赖此求。

非遗垂世久,古韵耀千秋。

首联“精巧框间韵,玲珑算里谋”,细致入微地刻画算盘外观精巧,木质框架与算珠相得益彰,拨弄算珠时会发出独特韵律;同时,算盘内部构造玲珑,蕴含着古人精心设计的运算谋略,开启下文对其功能的描述。

颔联“档分天地数,珠落岁华留”,进一步阐述算盘原理,档位划分如同区分天地间纷繁复杂的数字,精准有序;算珠每一次落下,伴随着岁月更迭,记录下无数历史瞬间,见证时代的商业、生活点滴。

颈联“商事凭它断,文途赖此求”,从商业和学术两个重要领域说明算盘的用途,在商业活动中,成本、利润、交易核算都依靠算盘精准判断;在文化教育层面,古时学子研习数学、开启智识大门,算盘亦是重要工具,助力求知探索。

尾联“非遗垂世久,古韵耀千秋”,点明当下算盘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它承载的古韵将长久垂范于世,闪耀千秋万代,传承华夏智慧火种,升华全诗主题。

上联:珠韵悠扬传智慧

下联:千秋闪耀鉴文明

上联“珠韵悠扬传智慧”,描绘算珠碰撞发出的清脆、富有节奏感的声音,如同一曲悠扬乐章,这声音穿越历史,传递着古人在数学、商业、经济等诸多领域的精妙智慧,算盘凭借算珠的灵动跳跃来完成复杂运算,成为智慧结晶的载体。

下联“千秋闪耀鉴文明”,强调算盘历经千秋万代,始终闪耀着独特光芒,它见证了人类社会从古代商贸往来、农耕经济核算,到近现代商业体系构建等各个阶段的文明发展进程,是文明演进道路上的重要标志物,供后人品鉴回味,上下联对仗工整,凸显算盘深厚文化内涵。

珠韵千秋

珠玑列阵算盘呈,

韵绕梁间岁月鸣。

千古奇谋藏档里,

秋华熠熠耀文明。

首句“珠玑列阵算盘呈”,将算盘上的算珠比作珠玑,形象地展现出算珠圆润、光洁且排列有序的模样,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列阵待发,呈现出算盘精致的外观构造,点明主题物件。

次句“韵绕梁间岁月鸣”,突出算盘在使用过程中,算珠相互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这声音极具韵味,如同美妙的音乐萦绕在房梁之间,并且这“韵”伴随着岁月的流淌,从古至今,一直在历史的舞台上鸣响,未曾间断,诉说着算盘的故事。

第三句“千古奇谋藏档里”,寓意算盘虽小巧,但其档位设计精妙无比,蕴含着古人千百年来总结的数学运算奇思妙想,每一档都是智慧的集结地,诸多商业规划、财务核算的谋略都能凭借它得以施展。

尾句“秋华熠熠耀文明”,“秋华”既指代秋日成熟、丰硕的成果,象征算盘历经岁月沉淀积累的深厚底蕴,又寓意当下的收获季节;“熠熠”形容光彩闪耀,表明算盘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着耀眼光芒,照亮并传承着人类的文明之路,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依然熠熠生辉。

珠韵千秋赋

乾坤万象,隐于算筹;岁月千秋,凝于珠韵。观夫算盘一物,其制精巧,其用弘深,历沧海桑田,传华夏智慧,今立珠韵千秋之境,感怀系之。

溯源上古,筹算初萌,继而算盘问世,应经济繁兴之需,佐商贸兴盛之举。其材或檀或竹,质坚而形美;其档横纵有序,位次分明;其珠圆润灵动,翠润晶莹。匠人精心雕琢,方成此精妙器具,以竹韵之雅,承数理之精。

当轻拨算珠,其声清脆,若玉振金鸣,响遏行云。此声起处,商途渐启,财货之数、交易之资,凭之精准度量,盈亏之算、成本之核,赖其条分缕析。市肆之中,账房先生端坐,十指翻飞如蝶舞,算珠起落似星沉,一日之营生、一岁之收益,尽在指下明晰。田间陇亩,谷粟核算亦仗其力,赋税征缴、口粮分配,算盘声响,公道自彰。

且夫学府庠序,算盘亦为启智之钥。莘莘学子,聚于堂前,借算珠之跃动,探数理之奥府,悟思维之妙法,开启知识沧海,磨砺心智锋芒。由是观之,算盘非独为计算之具,实乃文韬武略之汇聚,华夏文明之承载。

至于近代,科技猛进,电子器具夺算珠之席,然算盘之韵未绝,其智未泯。以非遗之名,昂然傲立,入诸般展厅,示后人以史,传古韵于今。

今立于此厅,环顾四周,百盘罗列,形制各异,年代有殊。有简档之初型,质朴古拙;有繁档之巨制,精巧绝伦。观者抚今追昔,仿若穿梭时空,感算盘见证王朝更迭、时代变迁,于兴衰成败间,稳执计算之牛耳,聚敛千秋之珠韵。

嗟夫!算盘之功,不可磨灭;珠韵之美,难以言传。愿此华夏瑰宝,永绽光芒,携千秋之厚重,传万代之风华,使后人铭记先辈之卓绝,续燃智慧之薪火。

算盘计算方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称与类别

珠算(珠算文化)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方法,于2008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119。

历史渊源

“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数术记遗》。珠算由“筹算”演变而来,萌芽可追溯到商周时期,汉代有所记载,宋代逐渐成熟并取代其他计算技术,元明时期达到兴盛并广泛普及,清代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流传,明清之际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及美洲等地。

计算原理与方法

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基础,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动算珠进行加、减、乘、除和开方等数学运算。算盘一般采用“五升十进制”,每一档“满5”时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档满“10”时便向前一档“进1”。

文化内涵与价值

珠算文化涵盖与珠算相关的数学科学、数学教育、应用技术及智能开发等内容,在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文化领域也有一定作用,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文化认同的符号,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保护与发展

2019年11月和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均获得“珠算(珠算文化)”项目保护单位资格且评估合格。该协会通过建立保护机制、深化理论研究、培养传承人队伍、改革鉴定方式、加强国际交流等措施,积极推动珠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珠韵千秋算盘

1,从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档17个

2,55档75档105档3个

3,13档30.15档25.17档25计80个

总计100个算盘。

子玉算盤,周懋琦(清)製

周懋琦,原名鴻寶,字韓侯、號子玉,生卒年不詳。本籍安徵,遷居南通州。公元1872年官至台灣道,公元1885年,任福州船政提調,參與設計中國第一艘鋼甲巡洋艦一"平遠"號,子玉算盤乃其在福州時所製,算盤梁框之上所刻各級計数單位及進位開系,極為罕見。其梁上四珠之用途尚待考证。"福海春之暑"家其室名也。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集团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观察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