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 习近平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赓续中华历史文脉
省级非遗满绣传承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孙秀英(16)
咏非遗满绣
银针灵动舞霓裳,满族精绣耀华堂。
祖传绝技今犹在,四海闻名美誉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不断努力,以不同形式为载体,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安达市孙秀英剪纸博物馆,国家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第五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刺绣双项传承人孙秀英老师于2014年筹建。
满绣通常使用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出各种纹样。满绣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寓意深刻,表达着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满族刺绣既保留了流传于女真人在皮革上补绣的稚拙、纯朴的工艺风格和“生命树”、“嬷嬷人”、“满族神话传说”等传统内容。清朝后,满人入关,使得满绣又吸收了中原地区鲁绣、江南地区苏绣等技艺和文人画的艺术营养,形成了丰富、粗犷的构图中蕴含细腻技艺的艺术风格,经久不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赞孙秀英满绣
秀英纤手绣乾坤,满族针芒古韵存。
绝技传承倾热血,非遗熠熠耀家门。
孙秀英,1967 年生,满族,黑龙江省安达市政协委员、常委,绥化市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秀英工艺美术学校校长,孙秀英剪纸艺术博物馆馆长,黑龙江省民族学院客座教授,安达剪纸项目、满族刺绣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黑龙江省唯一一位双项非遗传承人。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并出版秀英剪纸作品专集。
满绣《肖像》
作品材质:蚕丝和娟
作品规格:54*94cm
收藏时间:2018年5月8日
作品材质:蚕丝和娟
作品规格:54*94cm
收藏时间:2018年5月8日
作品材质:蚕丝和娟
作品规格:50*70cm
收藏时间:2018年5月8日
孙秀英多年来致力于满绣传承与发扬
2002年8月,开办了黑龙江省第一家秀英工艺美术学校
2007年任绥化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2013年被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家协会
中国国际友人联谊会授予中俄世代友好大使
2016年2月,被授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近年来,孙秀英在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和残联对接,培训更多的残疾人,让他们掌握和了解满绣制作的新工艺和市场发展的新前景,让更多的残疾人学有所好、学有所用
孙秀英·满绣赋
华夏北疆,白山黑水之间,满族文化源远流长,满族刺绣宛如一颗璀璨星辰,闪耀着民族智慧之光,而孙秀英正是这门绝技的杰出传承人,以纤纤细手、悠悠匠心,续写着满族刺绣的绚丽篇章。
孙秀英生于满族聚居之地,自幼浸淫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里,对刺绣艺术一见钟情。初涉绣坛,便痴迷于满族刺绣独特的针法与绚丽的图纹,自此踏上漫漫求索之路。满族刺绣以其繁复针法、厚重色彩、寓意深远的图案著称,研习之难,超乎想象。丝线的粗细甄选、色彩的和谐搭配、针法的精巧运用,皆需反复揣摩、躬身实践。孙秀英焚膏继晷,埋首绣案,于古籍中探寻先辈技艺之精妙,在实践里打磨创新之灵感。
观其代表绣作,仿若开启一扇通往满族历史与风情的绮窗。《盛京古韵图》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斗拱精雕细琢,尽显昔日盛京繁华;人物服饰、配饰皆依满族传统,一针一线间,满韵流淌。再看《百兽嬉春图》,虎豹熊罴威风凛凛,瑞兽祥禽灵动活泼,寓含满族对自然的尊崇、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她用丝线勾勒满族记忆,以刺绣诉说民族故事。
肩负传承重任,孙秀英不辞辛劳。她打破陈规,广纳贤徒,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心怀赤诚向艺之心,皆悉心教导。在那洒满阳光的绣坊,师徒围坐,飞针走线,是技艺的延续,亦是文化的传承;她携作品参展四方,惊艳世人,让满族刺绣走出北疆,迈向华夏大地,为这古老技艺赢得无上荣光,使其在非遗之林熠熠生辉,永绽光芒。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百遗荟萃、传世老汤、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民俗文化展厅(记住乡愁、农村往事、巨源工商、乡村文化、士兵记忆、哈尔滨百年华章);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7类:木版年画、唐卡、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编织;传统技艺10类:陶类、织锦、金属、景泰蓝、漆器、雕刻、编织、瓷器、乐器、服饰),来自358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民族)的作品共8888件。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8位(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3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17位,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
铜雕: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雕像高5.5米,重3500公斤,大金名将沾罕和金元术雕像矗立二侧
景学勤中将题赠书法:黑龙江百遗荟文化有限公司
女真之魂—海东青铜雕,雕像高5.5米,重3500公斤
铜铸“金源神龙”,龙身高150厘米,重105公斤,龙身上分别采用阴、阳手法铸有100位共和国将军题写的“龙”字。
熊元吉少将题写“金源神龙”
寿山石雕“金源神龙”,龙体长100厘米,重3500斤,底座上刻有135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大金第一都”题字。
万世师表展厅
百位共和国将军题赠书法“大金第一都 将军文化园”35本“书形石”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