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

开国将军林前传承红色基因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 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视频】“致敬,我们的城市”http://peopleurl.cn/25qM7j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三五观察网哈尔滨电

展馆景观

金源油画

展馆场景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传人 > 三五观察网 || 传承文化 回报社会 | 省级非遗王氏刺绣传承人王永刚(17)

三五观察网 || 传承文化 回报社会 | 省级非遗王氏刺绣传承人王永刚(17)

2025年03月16日 16:20:50 来源:三五非遗馆 访问量:356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 习近平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赓续中华历史文脉
省级非遗王氏刺绣传承人王永刚(17)

咏王氏刺绣

王氏针芒绽异光,非遗锦绣韵悠长。

祖传绝技传千代,古韵流芳岁月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不断努力,以不同形式为载体,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黑龙江省第五批满族刺绣(王氏刺绣)代表性项目。
王氏刺绣专为王府绣制各种服饰和配饰,是典型的宫廷刺绣,是北方满族传统刺绣的重要代表,因创始人居住于内蒙古扎赉特旗,其作品具有草原特色,刺绣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草原风貌。
历经五代传承人的传承与创新,如今的王氏刺绣别具一格,兼具南方苏绣细腻精致和北方王氏刺绣粗犷豪放的气质,深受老百姓喜爱,获得了诸多荣誉。王氏刺绣不仅可以用在真丝、绸缎这种软面料上绣,还能用于羊毛毡、皮靴等较硬的面料上,从而凸显北方草原特色。在色彩搭配上讲究黑白对比、红绿对比,色彩鲜明且绣线细韧明亮,富有弹性。

作为北方传统刺绣技艺的一脉,其作品以精美、端庄著称于世,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代表了民众的审美需求。

王氏刺绣技艺呈现特征:
一是面料多样,既有真丝、绸缎、金丝绒等软面料,又用驼绒线、牛筋线等在羊毛毡、皮靴等较硬面料上刺绣,凸显北方草原特色。
二是针法独特,有的纤细秀丽,有的以凝重质朴见长,如用精细、粗犷均称的针法绣制大幅贴花,给人以饱满充实之感。
三是构图奇巧,装饰部位曲直搭配,讲究对称,图案起伏变化,自然连缀
四是色彩搭配合理,讲究黑白、红绿对比,用色无拘无束、大胆夸张,配色多用原色、对比色,色彩明快淳厚,对比强烈,富有光泽,且绣线细韧明亮,富有弹性,体现了草原刺绣的自然美感。

赞王永刚王氏刺绣
永刚妙手运奇针,王氏精绣耀古今。
匠心独运传珍宝,世代流芳美誉彰。

王永刚,黑龙江省代表性传承人、"王氏刺绣"第四代传人,"王氏刺绣"作为黑龙江省满族刺绣代表绣派,开创于清代,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王永刚以其精湛细腻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让黑龙江省满族刺绣闻名遐迩。

他曾受邀代表中国黑龙江省刺绣文化,赴俄罗斯、丹麦等国家参加"黑龙江日""中丹战略合作伙伴十周年"等活动。其人物系列作品《亚当夏娃》《天神的女儿》《母亲》堪称"鸿篇巨制",均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15年"百花杯"金奖;作品《父亲》获2018年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金奖。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王氏刺绣传承人王永刚作品在丹麦尽展风采

王氏刺绣《团扇》

作品材质:丝线
作品规格:20*40cm
收藏时间:2018年6月

这些非遗传承人们多年来用自己的热情、执着、坚守,保护留存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有了众多非遗传承人的默默付出和执着坚守,才有了众多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挖掘、抢救、保护并传承下去。

王永刚·王氏刺绣赋 

华夏大地,艺苑繁花似锦,非遗星河璀璨夺目,王氏刺绣于其中熠熠生辉,恰似一颗传承千年的明珠,而王永刚作为这门绝技的中流砥柱,以非凡的匠心与精湛的技艺,续写着王氏刺绣的传奇华章。 

王永刚生于刺绣世家,自幼对祖传的王氏刺绣耳濡目染,那穿梭的银针、绚丽的丝线,早早在他心中种下热爱的种子。成长之路,他潜心钻研,一头扎进先辈留下的绣谱,探寻针法的奥秘;又博采众长,观摩古今名作,汲取艺术养分。王氏刺绣,既有细腻入微的工笔之韵,又具大气磅礴的写意之神,于花鸟鱼虫间见灵动,于山川湖海处显雄浑,研习之难,不言而喻。 

观其绣作,仿若踏入梦幻丹青之境。《锦绣山河图》里,峰峦起伏,江河奔腾,针法变幻间,或皴擦、或晕染,以针为笔,绘就壮丽山河;《百鸟朝凤图》更是一绝,凤凰振翅,仪态万方,百鸟环绕,各具风姿,羽毛的纹理、色泽,皆通过精妙针法完美呈现,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将自然之美、人文之韵融于绣品,让观者仿若身临其境。 

王永刚深知传承之重任,打破门户之见,广纳贤徒。在那古色古香的绣坊,他言传身教,从基础针法到创意构思,倾囊相授。他还带着作品走出家乡,亮相各大展会,让王氏刺绣这一省级非遗惊艳世人,在时代浪潮中绽放新的活力,为中华刺绣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功绩卓著,当为后世铭记。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百遗荟萃、传世老汤、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民俗文化展厅(记住乡愁、农村往事、巨源工商、乡村文化、士兵记忆、哈尔滨百年华章);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7类:木版年画、唐卡、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编织;传统技艺10类:陶类、织锦、金属、景泰蓝、漆器、雕刻、编织、瓷器、乐器、服饰),来自358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民族)的作品共8888件。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8位(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3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17位,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

铜雕: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雕像高5.5米,重3500公斤,大金名将沾罕和金元术雕像矗立二侧

景学勤中将题赠书法:黑龙江百遗荟文化有限公司

女真之魂—海东青铜雕,雕像高5.5米,重3500公斤

铜铸“金源神龙”,龙身高150厘米,重105公斤,龙身上分别采用阴、阳手法铸有100位共和国将军题写的“龙”字。

熊元吉少将题写“金源神龙”
寿山石雕“金源神龙”,龙体长100厘米,重3500斤,底座上刻有135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大金第一都”题字。

刘精松上将题赠书法:大金第一都

伟大领袖展厅

万世师表展厅

太湖石 大金第一都

百位共和国将军题赠书法“大金第一都 将军文化园”35本“书形石”


   来源:三五非遗馆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集团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观察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