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游柳郡 伉俪探遗珍
史海求知处 余晖照暮春
3月18日,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军与夫人在广西柳州博物馆参观学习。
古稀游柳郡 伉俪探遗珍
史海求知处 余晖照暮春
3月18日,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军与夫人在广西柳州博物馆参观学习。
柳州博物馆
综合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柳州博物馆位于广西柳州市人民广场东侧,是一座拥有先进设施与现代化功能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柳州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36000多件,主要陈列有《柳州历史文化陈列》、《柳州少数民族风情展》、《古代青铜陈列》、《古代书画扇面陈列》、《古代陶瓷陈列》,向观众展示柳州的民族文化和历史。
柳州博物馆是国家AAAA级文物旅游景区,占地面积39亩,建筑面积16600平方米,展示区面积8000平方米,辖柳侯祠文物景区、东门城楼文物景区。
据2022年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馆内藏品总数9445件(套),珍贵文物数9405件(套),
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将军文化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双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路1号。2011年8月落成,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馆名由刘精松上将题写,馆内有领袖艺术、老红军与士兵、开国将帅、将帅艺术、将军艺术,伟大领袖,开国将帅堂七个展厅,共展出藏品35类15000余件,馆內还珍藏有1150位共和国将军的13500幅书画作品。2015年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创造了收藏将军书法之最。
2019年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
王军馆长
2018年荣获黑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8年荣获哈尔滨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2019年荣获黑龙江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2020年荣获黑龙江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0年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1年7月1日,作为援老抗美英模代表出席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
2024年7月,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共和国开国将帅林
开国将帅林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六十周年创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栽种1615棵云杉松,配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大师赠送的唐三彩开国将帅陶瓷肖像,代表生命之树常青,将帅精神永驻。
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将开国将帅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让后人永远铭记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开国将帅名垂青史,红军精神世代相传 。
2017年7月1日,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将帅纪念园正式开园,共有129位开国将帅后代的259位子女、现役军人、20多家新闻媒体、学生代表、企业家代表、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等千余人参加活动
自2017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来到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参加缅怀仪式的共计476位开国将帅的1302位后代。
柳州古韵,暮年求知
3 月 18 日,春风轻柔地撩动柳州的柳丝,古韵在这座城市的每一寸空气里流淌。在柳州博物馆的展厅之中,有两位特殊的参观者,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军与其夫人,他们已走过古稀之年的漫漫旅途,却依旧怀揣着孩童般对知识炽热的渴望。
王军馆长迈着沉稳的步伐,岁月在他脸上镌刻下智慧的纹路,此刻专注凝视着展柜里的件件文物。从古老的贝丘遗址文物,到精美的侗族服饰,那些穿越千百年而来的物件,似在静静诉说往昔。他微微前倾身子,目光如同探照灯,不放过一丝细节,像是要从历史的缝隙里,抠出被时光尘封的故事,融入自己的将军文化博物馆底蕴之中,让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他心中碰撞、交融,勾勒出华夏大地更为壮阔的人文版图。
夫人伴其身旁,眼中满是与馆长同样的热忱。她时而轻声与馆长交流,那话语被岁月温柔包裹,透着相濡以沫的默契。在柳州民族风情展示区,绚丽的壮锦引得她驻足良久,手指隔空描摹着图案,似想牵起传统手工艺的丝线,编织进自己对多元文化感悟的锦缎里。
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暮年对知识殿堂的虔诚叩问。这一趟柳州博物馆之行,不为走马观花的消遣,而是一场跨越年龄、地域界限的求知修行。于他们而言,生命的长度在往昔已然沉淀,此刻正用不倦的探索拓宽生命的宽度,让知识的熠熠光辉,照亮人生后半程每一个平凡又不凡的日子,也让两地文化的交流,在他们的足迹下,萌生出新的枝芽。
柳州文博行
古稀逾岁志犹雄,
伉俪同临柳郡中。
馆内奇珍凝岁月,
橱间瑰宝聚时空。
将军史韵心头绕,
百越遗风眼底融。
漫品沧桑寻旧迹,
求知未辍夕阳红。
首联点明王军馆长夫妇已过古稀之年,但仍怀着壮志,一同来到柳州。颔联描绘柳州博物馆内珍藏丰富,各类奇珍异宝凝聚着漫长岁月与浩瀚时空的痕迹。颈联写王军馆长心系将军文化,而柳州作为百越之地又有独特遗风,二者在参观过程中相互交融。尾联赞颂他们漫步其间品味历史沧桑、探寻往昔踪迹,即便步入人生夕阳阶段,依然不停止对知识的追求,尽显好学不倦的精神风貌。
暮春柳州游
古稀情未了,远旅至龙城。
博物陈千宝,珍馐聚万情。
将魂凝史卷,百越汇遗声。
携手求知处,余晖照晚程。
“古稀情未了”开篇即突出王军馆长夫妇虽年逾古稀,对知识、对文化探索的热情却丝毫未减。“远旅至龙城”点明他们不辞辛劳奔赴柳州,“龙城”是柳州别称,增添文化韵味。颔联“博物陈千宝,珍馐聚万情”,描绘柳州博物馆内宝物众多,如陈列着千般珍宝,这些文物承载着厚重情感,宛如珍馐佳肴般引人品味。颈联“将魂凝史卷,百越汇遗声”,一方面体现王军作为将军文化博物馆馆长,心中的将军之魂凝于过往史卷,同时柳州曾是百越之地,诸多古老遗迹、传说汇聚成独特遗声,二者交织碰撞。尾联“携手求知处,余晖照晚程”,描绘夫妇携手漫步求知的画面,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精神光辉,如同夕阳余晖照亮晚年旅程,升华主题,展现暮年进取之意。
柳州文博之旅
古稀伉俪赴龙城,
馆内奇珍耀眼明。
史海求知心未老,
余晖熠熠踏春行。
首句“古稀伉俪赴龙城”,直叙王军馆长夫妇已过古稀之年,仍相伴奔赴柳州,“龙城”指代柳州,增添地域文化底蕴,点明出行背景。次句“馆内奇珍耀眼明”,将视角带入柳州博物馆内,展现出各类珍稀文物光彩夺目,让人仿若身临其境,目睹那些珍贵展品。第三句“史海求知心未老”,着重刻画夫妇二人的精神状态,尽管岁月已至古稀,可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渴望、追求丝毫不减,心灵依然年轻而充满活力。尾句“余晖熠熠踏春行”,既描绘出春日里出行的美好画面,又寓意着他们在人生的暮年阶段,如同余晖般散发着光芒,仍在求知、探索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升华全诗主题,赞颂其不懈追求的精神。
暮春探馆
古稀游柳馆,伉俪觅遗光。
珍宝盈眸处,求知韵自长。
首句“古稀游柳馆”,简洁点明主角王军馆长夫妇已届古稀之年,却依然踏上旅途,前往柳州的博物馆参观,一个“游”字,带出悠然探索之态。次句“伉俪觅遗光”,描绘二人携手同行,在馆中寻觅历史遗留的光芒,“遗光”寓意着那些承载岁月、深藏故事的文物所散发的魅力,尽显其对文化的执着追寻。第三句“珍宝盈眸处”,聚焦馆内,琳琅满目的珍贵文物尽收眼底,给人以视觉冲击,让人仿佛能看到他们眼中的惊叹与欣喜。尾句“求知韵自长”,升华主旨,表明即便身处暮年,他们在求知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高雅韵味、不倦精神,会随着岁月愈发悠长,令人感佩。
临江仙·柳州文博寻幽
春至龙城添秀色,古稀贤侣同游。柳州博物馆内留。珍奇凝古韵,瑰宝聚风流。
王军馆长心怀志,半生戎马凝眸。夫人相伴意悠悠。求知从未老,夕照韵难收。
上阕开篇描绘春日里柳州(龙城)景色秀丽,为王军馆长夫妇的出行营造出美好的氛围。“古稀贤侣同游”点明主人公身份与年纪,“贤侣”一词尽显二人的高雅气质。接着“柳州博物馆内留。珍奇凝古韵,瑰宝聚风流”,将镜头带入博物馆内,展现出馆内珍藏无数,文物们凝聚着古老的韵味,汇聚了历史的风流,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
下阕着重刻画人物。“王军馆长心怀志,半生戎马凝眸”,既提及王军馆长过去的军旅生涯,又表现出他此刻参观时专注凝视、心怀壮志,想从这些文物中汲取更多滋养,丰富自己的将军文化博物馆内涵。“夫人相伴意悠悠”,描绘出夫人与他携手同行、悠然惬意的模样,夫妻间的默契与温情跃然纸上。尾句“求知从未老,夕照韵难收”,升华全词主旨,强调他们虽已至暮年,但对知识的追求从未停歇,生命在夕阳余晖下绽放出的韵味无穷无尽,令人赞叹。
柳州文博赋
维三月之既望,春风拂煦,暖意盈怀。王军贤伉俪,虽逾古稀之年,然逸兴遄飞,远赴龙城柳州,踏入历史之厚藏——柳州博物馆,开启一场求知问道之旅。
观夫馆宇轩昂,迎八方雅士;门庭肃穆,纳四海文光。步入其中,仿若穿越时空之隧,尽览岁月之沧桑。先见石器陶皿,粗粝质朴,为百越先民创世之遗痕,握之仿若触先民荜路蓝缕之艰辛;继瞻书画墨宝,笔走龙蛇,乃文人墨客才情之倾洒,赏之似闻古韵悠扬之妙音。织锦霓裳,炫彩夺目,侗族风情于此尽显;铜鼓锵锵,声震古今,骆越神韵自在其中。
王军馆长,半生戎马,心怀家国,今携夫人漫步其间,目光如炬,洞察秋毫。每观一物,思绪纷扬,欲将此地文史精魂,融于所创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以传承华夏军魂,弘扬千秋正气。夫人温婉,依伴身旁,轻声慢语,共品历史珍馐,同赏文化绮章。
嗟夫!岁月如流,容颜易改,而此二老求知之心,恰似苍松翠柏,经霜犹茂。于暮春之际,汲取知识甘霖,于文物之中,探寻人生真意。其行也,为我辈示范求知无龄之理;其志也,当激励众人奋进不息之功。愿二老常绽笑颜,知识之旅,永无穷尽,续谱暮年华章,耀我华夏文途!
上联:古稀侣柳州博观珍宝
下联:暮岁贤伉俪史海觅真知
横批:志在求知
上联中“古稀侣”明确指出王军馆长夫妇已过古稀之年,“柳州博”点明地点是柳州博物馆,“观珍宝”描绘出他们在馆内参观各类珍贵文物的情景,展现其退休生活仍充满对文化探索的活力。下联“暮岁贤伉俪”进一步强调年老却贤德的夫妻二人,“史海觅真知”突出他们即便暮年,依然在历史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执着追寻真理,彰显好学不倦精神。横批“志在求知”则简洁有力地概括主题,表明二人坚定的求知志向,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求知脚步不停歇。整体对仗工整,意境契合二老的柳州文博之行。
上联:逾古稀贤伉俪探瑰宝
下联:临柳郡俊耆英觅史光
横批:暮年笃学
上联“逾古稀”直接点明王军馆长夫妇年纪已迈,超越古稀之年;“贤伉俪”称赞二人品德高尚、夫妻情深,携手同行;“探瑰宝”形象地展现出他们在柳州博物馆兴致勃勃探寻文物珍宝的模样,一个“探”字,充满好奇与执着。下联“临柳郡”指明地点柳州,“俊耆英”既夸赞他们风采依旧,是老年中的杰出人物,又与上联“贤伉俪”对应,工整巧妙;“觅史光”意味着他们在当地寻觅历史光芒,期望从文物史料里挖掘往昔光辉,点亮知识之路。横批“暮年笃学”总结升华,强调即便到了暮年,他们依然笃定地坚持学习,这种精神令人钦佩,整幅对联贴合情境,对仗严谨。
上联:古稀伉俪寻遗韵
下联:柳州馆藏启慧光
横批:暮岁逸情
上联“古稀伉俪”明确主角为王军馆长夫妇,他们已过古稀之年,却仍携手相伴踏上求知旅程。“寻遗韵”三字,生动地描绘出二人在柳州探寻历史遗留韵味的情景,无论是古老文物、地域风情,都蕴含着先辈留下的独特文化气息,他们满怀热忱去寻觅、去感悟。
下联“柳州馆藏”点明地点与知识宝库,柳州博物馆内丰富的藏品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启慧光”则表明这些藏品如同智慧之光的源头,照亮了王军夫妇的认知之路,让他们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汲取智慧,开启新的知识视野。
横批“暮岁逸情”,既点出二人处于暮年阶段,又展现出他们超脱年龄束缚,在求知探索中悠然自得、高雅的情趣,升华对联主旨,让人感受到他们对生活、对知识的热爱。
柳州文博情
古稀游柳郡,伉俪探遗珍。
史海求知处,余晖照暮春。
首句“古稀游柳郡”,点明主人公王军馆长夫妇已至古稀之年,却依然踏上旅程,前往柳州,一个“游”字,带出悠然闲适又满怀期待的心境。次句“伉俪探遗珍”,描绘二人携手同行,在柳州博物馆探寻历史遗留的珍贵文物,展现出他们对文化瑰宝的执着追寻,夫妻间的默契与共同志趣尽显。第三句“史海求知处”,聚焦他们沉浸于历史知识的海洋,孜孜不倦地探索求知,突出其好学精神。尾句“余晖照暮春”,既描绘出暮春时节柳州的美好景致,又寓意着他们如同落日余晖,虽至暮年,却依然散发着光芒,为求知之旅增添一抹温暖而明亮的色彩,升华全诗意境。
《柳州博物馆记游》
时维三月,序属暮春,柳江之畔,春意正浓。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军携夫人,不顾古稀之躯,千里迢迢奔赴柳州,踏入那承载历史厚重的柳州博物馆,开启一场震撼心灵的文化探寻之旅,余有幸同游,遂作文以记之。
踏入馆门,仿若踏入历史的漩涡,岁月的长风扑面而来。先入眼帘的是史前文明展区,粗粝的石器、古朴的陶器,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百越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王军馆长夫妇驻足凝视,眼神中满是敬畏,似能穿越时空,触摸到远古先人的勤劳与智慧。
移步书画展厅,墨香四溢。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挂于壁上,笔锋游走如龙蛇,山水意境清幽深远。夫人轻声赞叹,手指在空中虚点,似在临摹那笔墨神韵;馆长则微微颔首,若有所思,想必是在考量如何将这艺术之美融入将军文化的传承之中,让铁血与柔情、戎马与书香相互交融。
至民族风情展区,更是异彩纷呈。绚丽的侗族服饰、神秘的苗族银饰、雄浑的壮族铜鼓,汇聚一堂。馆长夫妇穿梭其中,时而抚摸服饰纹理,感受手工的温度;时而轻叩铜鼓,倾听历史的回响。他们与当地讲解员热切交流,深挖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求知若渴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日的游历,于王军馆长夫妇而言,绝非走马观花。他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感悟文化,在古稀之年仍为知识奔忙。而我,亦在旁深受感染,深知文化传承之路漫漫,当以他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柳州博韵长联
上联:古稀双影,自冰城远赴龙城,心怀热忱,入馆惊瞻,看百越遗珠,石器陶纹凝古韵,铜鼓锵锵敲岁月;书画墨香盈雅室,笔锋袅袅绘春秋。织锦霓裳披异彩,银饰华光映史河。探幽溯源,欲把柳州珍宝韵,融入将军史卷,增辉华夏文澜,每念传承倾热血。
下联:暮岁贤伉俪,携挚爱同游胜境,意满虔诚,沿途细品,听骆越传说,山歌嘹嘹诉风情,故事悠悠话往昔。民俗奇景醉芳心,工艺精芒耀尘路。寻根究底,思将此地厚藏珍,汇入军旅精神,振起九州浩气,常思奋进续华章。
上联开篇点明王军馆长夫妇来自哈尔滨(冰城),已过古稀之年,却满怀热情奔赴柳州(龙城),踏入博物馆后为馆内珍宝惊叹。接着详细列举各类文物:百越先民留下的器物石器陶纹承载古老韵味,铜鼓敲响历史回声;书画室内墨香四溢展现春秋风华;织锦、银饰等民族工艺异彩纷呈映照历史长河。最后表明他们探寻柳州珍宝韵味,是为融入将军文化博物馆,为华夏文化增光添彩,一心传承,满腔热忱。
下联继续描述暮岁的贤伉俪携手同游,沿途虔诚品味。骆越传说、嘹亮山歌诉说着地域风情与往昔故事;民俗奇景令人陶醉,精湛工艺闪耀世间。他们深入探究,思考将柳州深厚底蕴的珍藏与军旅精神结合,振奋九州浩气,时刻奋进,续写辉煌篇章。全联对仗工整,既展现柳州博物馆魅力,又突出王军馆长夫妇求知、传承与奋进的精神风貌。
《观王军伉俪柳州博馆游有感》
岁在乙巳,时维季春,闻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军与其夫人,以古稀之龄,远赴柳州,游于其地之博物馆,余心甚敬,感慨系之,遂援笔以记吾怀。
王军馆长,半生戎马,功在社稷,退而未休,倾心力于文化传承之事。今携夫人,迢迢而至柳州,其志可嘉,其行可赞。入馆之际,见其伉俪,精神矍铄,目光炯炯。观诸般文物,或为先民所用之石器、陶器,粗朴而藏古韵,凝千载之智慧,启后人之遐思;或为书画佳作,墨韵淋漓,笔走龙蛇,山水人物,跃然纸上,尽显往圣之才情;又有民族服饰、器物,五彩斑斓,工艺精湛,侗族之锦、壮族之鼓,皆为百越风情之写照。
二人于馆内,步步留心,事事在意。时而低语交流,探讨文物所蕴之历史;时而驻足凝思,感悟文化传承之要义。其求知之态,仿若垂髫童子,未有半分倦怠。观之者,无不为其热忱所动。
余思之,人生在世,岁月如流,容颜易改,然心若有求,何惧迟暮?王军馆长夫妇,以古稀之年,仍孜孜不倦于知识之途,为传承文化、丰富阅历而奔走,实乃吾辈之楷模。当以其为鉴,无论身处何境,皆应保有一颗进取之心,如此,则人生之路,方可越走越宽,不负韶华,不辱使命。愿吾能常记今日之感,砥砺奋进,追踵前贤。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