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习近平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赓续中华历史文脉
2023年4月5日,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馆长王军在海南省五指山香兰黎族织锦传习有限公司拜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香兰(25)
刘香兰大师和王军馆长非遗文化交流合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不断努力,以不同形式为载体,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流布于海南中南部黎族五大方言区的传统纺织技艺。黎锦技艺自秦汉活态传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13世纪,黄道婆曾到海南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技术,并把黎族纺织技术带回到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经过革新,创制了一套脱棉、弹棉、纺纱、织布的工具。特别是发明了三锭脚踏纺车,一个人能同时纺三根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车,由此推动了中国棉纺 织业的发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代表性项目。2009年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技艺,包括用手纺锤、单锭脚踏纺车纺纱,用植物染料等天然材料对纱线或面料进行染色和整理加工,用腰机织造面料,用色线在面料上刺绣装饰图案等主要技艺类型和工艺环节。其中染、双面绣、麻纺织和腰机提花织锦等最具特色。织物上各类图案为氏族标识符号,是区别黎族哈、杞、美孚、润、赛五大方言族系的重要依据。该技艺在黎族妇女中世代相传,其龙被、贯首衣、被单、筒裙、头巾、花帽、壁挂等纺织品,被统称为“黎锦”。龙被是黎锦中的珍品,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以及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经过十余年的抢救保护,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先的濒危状况,传承发展现状可喜。
刘香兰,女,1969年生人,黎族,海南省五指山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3岁随母亲黄桂珍学习黎族织锦,15岁掌握黎族杞方言的织锦技法,后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学习完善技艺形态,提高技艺水平。把五指山地区黎族传统的“纺、染、织、绣”四大技艺熟练运用于织造服饰、床席、筒裙、头巾、壁挂等。2006年创办五指山香兰织锦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注重技艺传承,深入乡村传授技艺,受聘于多所中小学及中专院校教授黎族织锦技艺,培养了大批掌握黎族织锦技艺的学生。
200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刘香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双龙戏珠》
作品材质:棉线、麻线等
作品规格:225*47cm
收藏时间:2023年5月23日
作品收藏证书(亲笔签名)
《牵手图》
作品材质:棉线、麻线等
作品规格:244*46cm
收藏时间:2023年5月23日
作品收藏证书(亲笔签名)
《五指山之歌》
作品材质:棉线、麻线等
作品规格:218*96cm
收藏时间:2023年5月23日
作品收藏证书(亲笔签名)
刘香兰还将传统黎锦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开发文创产品。当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出现在提包、衬衫、领带,甚至是驱蚊贴、名片盒上时,黎锦的魅力也逐渐声名远扬。“世界上没有两幅同样的黎锦,黎锦应该不断地创新、发展。”刘香兰说,“黎锦的色彩,是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展现生命力。传承老技艺,绝不能拘泥守旧,要不断求新求变,让黎锦展现更强的生命力。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览馆
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龙江非遗、御膳老汤精、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7类、传统技艺10类)等,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三五百遗荟具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的十一大类,来自360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作品共5858件。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走进家庭的发展愿景,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
金都五帝园 女真满族史
金都五帝园内还有唐吉洲大师的四幅铜浮雕,将金代的开国大典、海陵迁都、拜天射柳、市井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园内的汉白玉神龙亭有38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38个龙字,寓意金上京历经四帝38年历史。35本书型石和四周墙面刻录315位共和国将军书法金源文化诗词,大金第一都作品。
满绣《金初五帝》
国家级非遗满绣代表性传承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孙艳玲作
满族史话《清十二帝》
国家级非遗满绣代表性传承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刘雅梅巨作
铜浮雕《开国大典》
哈尔滨市级非遗传承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唐吉洲巨作
铜浮雕《海陵迁都》
哈尔滨市级非遗传承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唐吉洲巨作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省级非遗林氏脱胎造像技艺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胜标作
熊元吉少将题写“金源神龙”
寿山石雕“金源神龙”,龙体长100厘米,重3500斤,底座上刻有135位共和国将军书写的“大金第一都”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