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

开国将军林前传承红色基因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 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视频】“致敬,我们的城市”http://peopleurl.cn/25qM7j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三五观察网哈尔滨电

展馆景观

金源油画

展馆场景

当前位置: 首页 > 爱我中华 > 三五观察网 | 良渚遗风昭古韵 冰城匠艺续新章

三五观察网 | 良渚遗风昭古韵 冰城匠艺续新章

2025年04月18日 19:35:30 来源:三五观察网 访问量:543 作者:百遗荟王军

4月18日下午,古稀之年已过的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在杭州市良渚博物院了解中国五千多年前的的良渚文化!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龙江非遗、御膳老汤精、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民俗文化展厅(记住乡愁、农村往事、巨源工商、乡村文化、士兵记忆、哈尔滨百年华章);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木版年画、唐卡、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编织;传统技艺:陶类、织锦、金属、景泰蓝、漆器、雕刻、编织、瓷器、乐器、服饰)等,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            

三五百遗荟萃具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的十一大类,来自380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民族)的作品共5350件。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0位(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2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28位,堪称全国工匠大师匠心独运,绝艺荟萃,在这些技艺精湛的绝美作品中,您会触摸到沧桑岁月里中华文化的历史年轮,您会感悟到劳动生活中中华民族的深邃睿智。其作品尊尊蕴含崇拜,幅幅追求美好,件件祈福吉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走进家庭的发展愿景,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

良渚,穿越时光的文明回响

在4月18日那个阳光正好的下午,我,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博物馆馆长,踏入了杭州市良渚博物院的大门。良渚,这片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以一种神秘而庄重的姿态,缓缓向我揭开它古老的面纱。

一迈进博物院,我的目光便被一件精美的玉器所吸引。那是一尊玉琮,表面雕刻着神秘的神像图案,线条流畅而细腻,虽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洗礼,却依然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它静静伫立在展柜中,仿佛在诉说着良渚先民的智慧与信仰。看着它,我不禁联想到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里那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它们同样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传承,只不过良渚玉器的历史更为久远,意义更为深远。

继续漫步在展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依次映入眼帘。有制作精良的陶器,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反映出当时高度发达的制陶工艺;还有锋利实用的石器,它们是良渚先民生产生活的有力见证。在这些文物面前,我驻足良久,细细品味着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着良渚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这些文物,良渚的水利系统也让我大为震撼。据介绍,良渚先民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建造了大型水利工程,用于灌溉、泄洪和运输。这一伟大的创举,不仅展现了他们卓越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也为良渚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不禁感叹,在那个遥远的时代,良渚先民竟能创造出如此先进的水利系统,这是何等的了不起!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良渚文化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良渚时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社会等级分化,贵族和平民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墓葬规格。而他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也体现在各种祭祀活动和玉器的制作上。这些文化内涵,让我对良渚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走出博物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良渚文化,这颗闪耀在中华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虽然已经远去,但它所留下的宝贵遗产,却永远值得我们去珍视和传承。它让我明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作为后人,有责任将这份文化的瑰宝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灿烂文化。

回到哈尔滨后,我时常会想起在良渚博物院的那一天。我希望有机会能再次前往良渚,深入探寻这片古老土地的奥秘。同时,我也想把良渚文化的故事带回三五非遗博览馆,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良渚文化,感受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我相信,每一次对历史文化的探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都能让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联:良渚玉光映五千载岁月

下联:冰城匠艺承百代匠心魂

横批:文脉相承

注:上联以良渚玉器为核心,凸显其五千年历史底蕴;下联用“冰城”指代哈尔滨,呼应王军馆长传承非遗的匠心,横批点明两地文化传承的交融与延续。

良渚博物院观展感怀

良渚遗珍映日明,

千年气韵贯杭城。

玉琮刻尽先民志,

陶罐藏来古邑情。

北望冰城传匠艺,

南瞻越地仰文明。

相逢文脉千秋处,

不负韶华踏梦行。

访良渚博物院

杭城探古踪,良渚韵无穷。

玉刻千秋印,陶藏百代工。

冰城传匠艺,越地仰遗风。

文脉今承继,初心贯始终。

良渚文博赋

岁在孟春,暮春将临,余行至杭城,览良渚文博之馆。檐角飞举,若展鲲鹏之翼;廊腰缦回,似引古今之途。馆内灯火璀璨,照见五千载岁月沉浮;展柜流光溢彩,诉说先民之智慧渊薮。

观其玉琮,方外圆中,神徽镌刻,恍见巫祝通灵之仪;察其陶罐,纹饰精美,形制古朴,犹闻灶火炊煮之声。更有水利遗存,彰显规划之精妙;墓葬规制,暗喻社会之井然。遥想当年,良渚先民于江南泽国,筑城郭、开沟渠、制礼器,以勤劳双手,绘就文明画卷。

余本冰城非遗守艺人,今临越地文明之源,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良渚之魂,如薪火相传;匠心之志,若江河不辍。愿以绵薄之力,承古续今,使文明之光,辉映千秋。

青玉案·访良渚博物院感怀

杭城四月晴光煦,探古址,临幽处。玉琮陶罐藏岁语。神徽玄秘,陶纹深趣,尽展先民绪。

冰城匠艺曾相护,今遇良渚韵如故。文脉千年赓续路。初心凝萃,匠心倾注,共筑文明赋。

良渚行

杭城春日访遗踪,

良渚文明气势雄。

玉琮刻就千秋韵,

石器磨开万古风。

北望冰城传技艺,

南寻越地仰高崇。

文明火种今犹在,

薪火相承意未穷。

岁月悠悠情不改,

匠心灼灼志难终。

遥想先民勤创造,

再看我辈续新功。

踏遍山河寻胜迹,

归来更觉意无穷。

上联:溯五千载良渚遗风,观玉琮刻徽、陶罐镌纹,水利开先河,城邦立伟制,展卷犹闻耕凿声,先民智慧辉星月

下联:承百代人冰城匠艺,念非遗传技、文博守珍,匠心融古今,文脉贯春秋,凭栏但见往来客,后世精魂耀古今

横批:文明永续

岁在乙巳孟春,余游杭城,观良渚博物院。甫入馆内,但见穹顶巍峨,展陈琳琅,恍若置身太古之境。玉琮斑驳,刻纹如诉,神面图腾暗藏天地玄机;陶罐朴拙,形制各异,泥火淬炼尽现先民巧思。步至水利展区,沙盘纵横,堤坝蜿蜒,五千年前治水宏图赫然在目,叹古人之睿智,竟能于泽国之上筑就文明基址。

余本冰城非遗守业者,素以传承匠艺为志。今观良渚瑰宝,抚今追昔,慨然兴叹。昔者良渚先民,制器作礼,开疆拓土,以金石之坚,立华夏文明之根;今吾辈守艺,承古萌新,凭匠心之恒,续千年文脉之魂。文明如长河奔涌,古今一脉相承,此行所得,非独观古之乐,更怀传薪之志也。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集团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观察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