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

开国将军林前传承红色基因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 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视频】“致敬,我们的城市”http://peopleurl.cn/25qM7j庆祝建国70周年“致敬,我们的城市”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全城巡礼活动在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启动 三五观察网哈尔滨电

展馆景观

金源油画

展馆场景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荟萃 > 国家级非遗项目满绣传承人刘雅梅作品赏析:一针一线绘制锦“绣”繁华

国家级非遗项目满绣传承人刘雅梅作品赏析:一针一线绘制锦“绣”繁华

2019年08月30日 14:38:12 来源:三五非遗馆 访问量:2072


【视频】一针一线绘制锦“绣”繁华http://peopleurl.cn/BjRKGV

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是一座以“记忆、传承、欢乐、和谐”为宗旨汇聚全国各地非遗文化精粹的艺术馆。


通过人性化的非遗文化科普教育、互动性的非遗文化体验、非遗节日庆典活动等呈现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盛宴。


成为面向世界、以非遗文化为核心的开放式文化旅游文目的地。

它是黑龙江首个以“非遗”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馆


它蕴含丰富多彩的传统非遗文化,缤纷多姿的花样民间技艺


它汇集11类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38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品的非遗产品创新成果


皇家满绣、手绘脸谱、立体皮影、镂空剪纸、木板年画、手工制瓷…从这里开始,让非遗走进生活,让生活焕然一新吧!


那么喜欢传统艺术的你,准备好了吗?快快加入我们吧!

欢迎各地朋友走进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体验一场传统非遗文化艺术之旅!

指尖上的非遗“满绣”

——刘雅梅作品赏析

说到满绣,离不开近期的古装热剧《延禧攻略》了 ,《延禧攻略》女主角魏璎珞初入宫廷时是绣坊的绣女,绣工了得,技高一筹。无论是小小的定情信物荷包还是至高无上的皇后凤袍,只要经她的巧手加以绣制,件件精妙无双。用鹿尾绒线代替孔雀羽线完成皇后凤袍、用发丝为太后绣观音像…


一件件可圈可点的刺绣作品,华美的旗装上的精美刺绣让人大开眼界。在清朝,不仅皇上、皇后、各宫小主都身着锦绣华服,官员朝服上的“补子”也都有着精美的刺绣,放眼望去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


关于满族刺绣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金代的“女真刺绣。因生活及劳动的需要,在缝制衣服和钉线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手工艺术。


随着清帝国的建立,满绣走进紫禁城,摇身一变,成为宫绣,被称为“中国清朝皇族刺绣”。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满绣既保留了自身的艺术特色,又借鉴了苏、湘、蜀、粤四大名绣的独家技艺,登上了艺术的顶峰。


2008年,满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满族刺绣分为宫廷刺绣和民间刺绣,宫廷刺绣用于绣制帝王龙锦、皇后凤袍和宫廷文武官袍,象征着皇权与地位、身份和等级。


满绣绣风大气粗犷,柔中带刚,粗中有细,用气势恢宏的龙纹图案装饰龙袍,足以彰显皇家富贵尊荣、荣耀腾达的气派。

曾经的满族姑娘都要学习绣花,阿婆教给阿妈,阿妈再教给女儿,围巾、披肩、云云鞋、花围腰……满族女性用手中的针线,将满族独特的文化代代传承。

时光流转,随着人们服饰的变化,满绣敛去了曾经的辉煌,但这却并不能阻碍当代人们为满绣而坚守。

满绣第四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雅梅便是这其中一位。
刘雅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代表性活态传承人。

自幼在家族的熏陶下,刘雅梅满绣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十余载与满绣相伴,刘雅梅用一根根细针绣出了她心中的所想所愿,亦将这富丽尊贵的满绣带入寻常百姓家。
与湘绣、苏绣相比,满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针法上,如三角针绣法就是满绣所特有的,在其它绣派所见不到的。

满绣使用的绣线为丝线和十字线,丝线光泽度好,适用绣制精致的花纹图案;十字线线体柔滑,适用广泛,亦是满绣使用最多的绣线。

刘雅梅,以针为笔,指尖在薄薄的绢纱中来回穿梭,平针、抱针、别针、铺针、插针……一刺一挑间,绣出时间的厚度、文化的深度与人情的温度。

斑斓的丝线在指尖上下蹁跹,一针一线,绘制出心中的经纬


蕴含的是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记忆

针线,编织着满绣秀丽华美

而“手的温度”,绣出满绣美的永恒


百遗荟萃之刘雅梅皇满族刺绣绣品展


(作品珍藏于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

女真建国金上京  900*90cm   刘雅梅作


2017年是大金王朝在哈尔滨建都902周年的纪念之年


为更好地传承这段金源文化历史,哈尔滨三五非遗馆馆长王军先生邀请国家级满绣传承人刘雅梅运用满绣技艺绣制《大金迁都北京》《女真建国金上京》两幅巨制。

大金迁都北京  900*90cm 刘雅梅作


历时2年多时间手工绣制而成的两幅非遗力作现今珍藏于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之女真满族史话馆。


作为大金国的清明上河图,作品受到金史专家、国家级非遗传承大师极大关注,打造了金源文化饕餮盛宴。

开国大典  245*96cm  刘雅梅作

(哈尔滨三五非遗馆珍藏)

伟业千秋    125*325CM    刘雅梅作

(哈尔滨三五非遗馆珍藏)

《伟业千秋》记载的是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初春》这一幅是长2.83米,宽0.83米的巨型刺绣作品,十分精美,这幅满族刺绣作品叫《初春》,表现的是建国初期,我们的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与群众在一起。


原画作者是刘宇一,画中有96个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雅梅用丝线一针一针花三年绣制完成的(哈尔滨三五非遗馆珍藏)。

天安门升国旗  108*50cm  刘雅梅作

(哈尔滨三五非遗馆珍藏)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八一颂  150*40cm 刘雅梅作
(哈尔滨三五非遗馆珍藏)
胡杨礼赞  348*138cm  刘雅梅作
(哈尔滨三五非遗馆珍藏)

旭日东升  60*160cm 刘雅梅作

(哈尔滨三五非遗馆珍藏)

百鹤图 95*230cm 刘雅梅作

(哈尔滨三五非遗馆珍藏)


鹤,鸟类的一属,大多全身白色,常将“鹤”比如白色;鹤发即是白发,鹤发松姿,形容人虽老犹健,百鹤图寓意着松鹤延年

八骏图 60*170cm 刘雅梅作

(哈尔滨三五非遗馆珍藏)


奔马,奔腾驰骋,桀骜不凡,自由奔放,欢快振奋,观之令人惊心动魄,画家不仅把骏马作为自己绘画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对自由的赞美和讴歌。

松鹤延年 70*170cm 刘雅梅作

(哈尔滨三五非遗馆珍藏)


绣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山水、花鸟、草虫、走兽皆可入画,有时也以民间传说、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为素材,绣品中“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八仙神通图 120*60cm 刘雅梅作
(哈尔滨三五非遗馆珍藏)

纹样大多表达福禄寿喜、富贵吉祥等美好祝愿,“富贵牡丹”“福寿双全”“鸳鸯戏水”“比翼双飞”“钟馗捉鬼”“骑虎娃娃”“连生贵子”“榴开百子”……一幅幅情趣盎然、寓意深刻的绣品,反映了满族民众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满族绣品的实用性很强,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中均有满绣的身影,如虎头帽、头帕、云肩、绣裙、肚兜、绣鞋、鞋垫等服饰上的绣品,荷包、香囊、幔帐、门帘、被面、枕头顶等日用品中的绣品,盖头、新娘嫁衣、寿帐、幡帐等喜庆节令绣品,个个图案精美,巧夺天工。

老虎帽

满族手绣夹包

满族刺绣是绣娘灵魂深处绽放的绚烂之花


承载着她们的喜怒哀乐和所思所想,上下翻飞的纤纤玉指


拨动着人们的心弦,为满族民间艺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绚丽瑰宝,重视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

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哈尔滨三五非遗馆馆长王军先生身兼责任和使命,致力争作非遗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宣传者,他捧一颗真心遍访国内非遗名家大家,全面了解非遗项目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意义,并收藏了大量珍品,不仅实现了文化的交流,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6月18日,哈尔滨三五非遗馆馆长王军参加第十三届哈尔滨洽谈会,与国家级满绣传承人刘雅梅进行非遗文化交流


可以说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满族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展现出了它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


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收藏作品展示

北京宫毯

满绣彭丽媛    孙秀英作

靺鞨绣五十六民族—吐鲁番族  孙艳玲作

乌鱼绣梅兰竹菊  王春艳作

手工布艺老虎枕  陈秀萍作

手工布艺大天鹅  陈秀萍作

现今,非遗有效进入市场,生活,将传统手工艺品结合现代生活特点,符合现在大众的需求,同时促进传统工艺迸发新活力


而作为黑龙江省内唯一所以展示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荟萃百位非遗大师的艺术作品:


河南洛阳唐三彩国家级传承人高水旺的唐三彩作品


厦门蔡氏漆线雕国家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蔡水况的漆艺作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漆艺的屏风和首饰盒作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白瓷省级传承人赖礼同的瓷盘作品等


在这里,你可以零距离地欣赏到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可以静下心来,品味那些世世代代口耳相传才得以保存的手工技艺


它们或许巧夺天工,或许精美绝伦,或许饱经历史的沧桑


但无论怎样,你都可以从中追寻成都数千年沉淀的历史记忆

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它是是一座以展示展演、收集收藏、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传承传播于一体的一座民营企业创办的国家级非遗博览馆。

目前,三五非遗馆汇集238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作品其中158位国家级非遗大师,有81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45位省级非遗传承人;荟萃了具有传统工艺美术特色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食品制作、器具制作等共计十一大类非遗保护项目,堪称各工艺技艺荟萃,艺术风格斗艳,瑰宝魅力争奇。

同时,博览馆园区内还设有三五百遗园、女真满族史话馆、满祖金殿、中华非遗堂、满族民俗馆、非遗产品销售厅、非遗传习所等无偿对社会全面开放。


“花径未曾缘可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领略、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

联系人:王艳敏
联系方式:147 8461 5988
地址:延川大街758号(导航三五一艺术馆)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集团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观察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